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2012

主顯節

新年轉眼即到,轉眼即逝,不知不覺我們已經走入2013年的大門。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的生活沒有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樣走到末日,美好的生活依然繼續。 新年到了,人們除了要準備節日的氣氛之外,許多人也會在新的一年開始的時候定出一份“新年計划”(New Year's resolution)。所謂的“新年計划”無非就是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中可以更多地改良自己,提高自己的生活和幸福質素。計划的內容從戒酒,戒煙,到學習,讀書,甚至關於日常的花費和出外餐飲的習慣等等,可謂是包羅萬象,花樣繁多。在這麼多的“宏偉”計划當中,哪些是比較真實的計划,哪些則只是虛有其表,誇誇其談呢?記得每次新年之後,電視臺總會做出一個簡單的調查,看看人們在幾個月之後,還有多少可以繼續保持自己的“宏圖大志”。結果可想而知,通常在不到一個月的事件之內,已經有過半的人放棄了曾經讓自己興奮,激動的“新年計划”了。三個月之後?已經是寥寥無幾。 其實,如果單純地拿出兩份“計划”來看,很難區分哪一個才是真正的“計划”,哪一個才是“吹水”。究竟是減肥的計划來得實際呢?還是戒煙的計划更加真實呢?單憑兩張白紙,我們是無法定論的。如果非要判斷那個計划才是真正的新年計划的話,我們可以説“哪個計划得到施行,哪個計划才是真實的”。換句話説,只有那個後來得以付諸實踐的計划才是所謂的真實的新年計划。一份計划書,無論說得如何具體,如何嚴謹,如果後來沒有付諸實踐,堅持施行的話,也只不過是一張白紙,毫無所用。 說到這裏,不僅讓我想起學習古代哲學的時候看到的一幅畫。畫中央有兩位偉大的哲學家: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正在辯論真理。不過,兩位在辯論的時候,一個人指天,一個人指地。看到這樣的姿態,就算是一個不熟悉哲學的人也可以領悟到他們兩人的分歧所在: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當然了,這個姿態只是簡單地刻畫出兩個人探求真理的方法和立論的不同,實際思想上的區別要複雜的多。可是,單單欣賞這幅畫,我們可以問:究竟誰的方法正確呢?指天的那個,還是指地的那位呢? 我想這個問題的答案和新年計划的問題是一樣的。許多哲學和人生的問題,單單在講檯上,或者教室的辯論中,是沒有所謂的對錯之分的,因為任何的結果都是可能的。這就好像實驗室同時生產出幾種抗癌的藥物一樣。雖然實驗的結果都很理想,但是,之後在臨床試驗之後才可以判斷出來這些藥物之間的優劣。 到此,我們不僅會回到本主日的

聖家主日

聖家主日,作為聖誕節後的第一個主日,有著一種特別的含義。耶穌的家庭乃是耶穌救恩來到世界的第一個處所,也是耶穌基督長大成人,開始他的救贖工程的準備之所。教會歷時歷代都在強調家庭的重要性,就是因為家庭不僅僅是個人成長,建構幸福之所,更加是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穩定繁榮的基礎。每一個小家庭的好壞,都會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到整個社會環境的優劣。 家庭的問題如此重要,因此,人們對於這個問題的討論也是津津樂道。記得小的時候,學校因為政治宣傳性,不停地給我們灌輸“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亦或者“為了大家(國家),犧牲小家”的思想。到了修院的時候,老神父更加要求我們要“捨家,棄家”,因為我們已經“出家”了。這些東西聽得多了,似乎也就相信了,畢竟年輕人對於許多觀念都沒有太多的分辨能力。當然了,相信這樣的宣傳教育帶給我們的並非是那種“超凡脫俗”,或者“不食人間煙火”的清高神聖,更多的倒是人際關係上的障礙,人情事理的混淆,甚或對人的冷漠無情。不過,對於出家人的“不通情理”,人們通常也是給予適當的包容和理解,畢竟,這些人似乎都是一些“無家可歸”之人。 這種宣傳的偏頗之處,我們權且不予理會。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看到聖經中所描述的“聖家”是怎樣的,由此,我們就可以引伸出基督徒家庭的基本構架。 本主日的福音中所記載的一段關於聖家的事跡似乎具有很強的戲劇性。聖家乃是一個典型的熱心家庭。對於教會的規誡,他們都恪守不二。所以,孩童耶穌到了“獻聖殿”的年齡之後,若瑟和瑪利亞就帶他去京城完成禮節。可是,回來的時候,孩童耶穌并沒有和父母一起回家,不辭而別,去了別的地方。聖經雖然沒有説為什麼耶穌不事先告訴他的父母,但是,我們也可以理解,這種做法為耶穌當時的年齡是再貼切不過的了。許多孩子似乎都會這樣做的。 當若瑟和瑪利亞發現不見了耶穌的時候,他們自然十分焦急。於是就一刻不停地去尋找他。最終還是在會堂中尋獲耶穌。接下來的對話就更加讓人費解了。聖母的問話與所有母親無異:“你為什麼這樣對待我們?我們都一直痛苦地找你”。不過,耶穌的回答似乎不像一個孩童的回答:“你們為什麼找我?難道不知道我應該在我父家裡嗎!”意思就是説:你們不應該如此焦急,你們應該知道去哪裡找我,因為我應該在我父,也就是教堂,那裏。 到這裡,我在想,如果若瑟和瑪利亞是中國人的話,他們肯定是不會放過耶穌的。按常理來看,小耶穌不僅僅沒有道歉,反而倒是給

將臨期第四主日:聖母探親

最近這些時日,人們都在聊著“世界末日”的話題。一個所謂的“瑪雅日曆”竟然讓許多人相信這個月的二十一日就是世界的末日。在中國猖獗多年的“東方閃電”教更加是鼓譟這種謠言,甚至荒謬地向人兜售“諾亞方舟”的船票。荒誕之至,令人瞠舌。最讓人不能夠相信的是,在如今這個所謂的“科學的時代”里,竟然還會出現這樣荒誕無稽的笑話。對於昨天是否“末日”的問題,電臺曾經做過一個簡單的調查,原來相信此說的人大有人在。其中,似乎中國人相信的比例更為突出。 這些人之所以相信“世界末日”的說法,就是因為人們看到了許多“記號”,和“徵兆”。戰爭,地震,饑荒,等等,這些在聖經中也都有提及的所謂的世界末日的徵兆,現在卻被用在了瑪雅文化的最後一頁上。雖然也有學者出來澂清人們對於瑪雅文化的誤解和訛傳,但是,許多人還是寧可相信這種末世預言的真實性。 當然了,如此“預言”一旦不能被事實證明的時候,也就不攻自破,即刻被人視為笑談。權且不去理會人們寧可誤信這種訛傳的原因,我們在這個事件里也可以看出許多人對於“救恩”的一種根本性的誤會。就是這種誤會使得許多知識不多的宗教狂熱份子,進而退變成為邪教狂徒。 其實,自有人類文明肇始的那一天開始,我們就一直在探尋一種自我升華,成聖得救的道路。許多智人賢士也都曾經試圖尋得此道,但是,最終的結果都是在“未知”當中淡化消逝。於是,普通大眾才開始仰賴於一種更為簡易的方法去探知未來,明白自身命運的吉凶。西方的水晶球和星象術,中國的陰陽八卦,風水相面,無不是人們探索自身命運的一種嘗試。 對於自身命運的關注和探索之所以存在於所有的古老文化中,就是因為這是一種基於人性的追求。人類,需要被救贖,需要走向一種更好的生命,走向永恆。 對於救恩問題的探索,天主教有著一種獨特的途徑和方法。這個途徑完全體現在降生成人的聖言身上。聖言就是歷史中的耶穌。耶穌的降生則又追訴到聖母的生命中。聖母在天使宣報之後,她立刻相信了天主的計划,並且知道自己在這個偉大的救恩計划,拯救全人類的計划中,也佔有一個特別的地位。可是,有一點我們應該注意到,那就是:天主雖然啓示給聖母救恩計划將要從她腹中的孩子開始,但是,天主卻沒有具體地告訴聖母:這個計划如何開始,如何進行,將來又如何完成。這就如同我們第一次去一個新的城市旅行一樣,在GPS上面我麼可以找到走向目的地的地圖。但是,如何到達那個城市,如何在那裏度過,住哪一家酒店

將臨期第三主日:悔改的準備

昨天為美國而言是一個灰暗的日子。二十個活潑可愛的孩童就這樣被殘暴地剝奪了生命。殺人犯雖然只有二十歲,可是他所犯下的罪行已經震驚了全世界。所有聽到這個噩耗的人都在詢問着同一個問題:為什麼?為什麼是這些孩子?是因為精神病?還是因為家庭問題?心理創傷?還是因為槍械管制的問題呢?......到今天為止,沒有人能夠給予一個清晰的答案。也許這個問題根本就沒有一個簡單的答案。 這個問題雖然懸而未決,但是,有件事實是明確的:這二十個孩子不幸成為了某人罪過的犧牲品,而且是無謂的犧牲品。無辜的孩子作為某人罪行的代價,未免太過殘忍了! 面對一種罪行,人們通常都有兩種選擇:預防和補救。在這個悲劇中,補救是不可能的,因為孩子們已經死了。如今人們所能作的,也不過是聚在一起悼念這些無辜的生命,或者安慰他們的家人而已。 既然補救的可能已經為時已晚,那麽,如何預防同樣的悲劇再次發生呢? 對此,美國政府沒有具體的方案。是從法律方面入手,加強槍械管制呢?還是從道德倫理方面入手,提到人們的精神素質呢?對此,人們則各持己見,毫無定論可言。 其實,說到“罪過”,無論是刑事上的罪過,還是精神道德層面的罪過,它們的性質都是一樣的。在我們教會的信仰生活中,“罪過”的問題也是人們踐行信仰,追隨基督的過程當中不可忽略的問題。罪過的問題之所以如此重要,就是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犯罪的經驗。正如聖經上所說:“每一個人都是罪人”。每一個人的生命成長中都會有這個或者那個的“毛病”和“惡習”阻撓着我們去追求嚮往的幸福和聖善。比如:嗜酒,好賭,好色,慣偷等。這些毛病,無論是哪一種,一旦上癮,成了癮君子的話,改起來則比登天還難。 我曾經和一個社會義工聊過青年戒毒的問題。當我們談到什麽地方為青年戒毒最有效的時候,他告訴我:“肯定不是戒毒所”。在他的經驗中,從戒毒所出來的青年,十有八九還是要被送回來的。 和他聊過之後,這個問題一直困惑着我。“如果有個戒毒過程中的青年來找我,我又應該如何幫他呢?”難道告訴他:“去吧!多去教堂!"就可以了嗎? 問題似乎沒有這麽幼稺,這麽簡單。 上個月的時候,電視上有一篇特別的新聞報道吸引了我。一個在西島的街頭黑幫的頭目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因為他已經悔過自新,重新做人,開始了新的生活。原來在他第五次從監獄出來之後,接觸到了一個基督教會。那個時候他才開始意識到自己的生命原本不應該如此。可是,

將臨期第二主日:若翰

如今我們的社會處於一個信息的時代,一個網絡的時代。在這樣的一種時代里,人們彼此之間的距離變得越來越近;彼此之間的隱私也變得越來越公開。信息時代的人們不僅可以及時地更新自己對於這個世界的知識,而且,更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中一夜暴富,一夜成名。靠著網絡成名的人如今數不勝數:一首動人的歌曲,一段滑稽的舞蹈,甚至是一條聳人聽聞的對話,都可以讓一個默默無名的人成為全世界的焦點。對於這樣的成名,有些人覺得不太公平。不過,也有些人覺得十分慶幸,因為,今天這個時代的“成功”,或者“成名”已經不再需要那種“頭懸樑,錐刺股”般的努力了。看一看財富排行榜的那些所謂的“天才”,幾乎有多半都是靠著網絡和信息的創造而成就的。而且,這些億萬富豪的年齡也越來越趨年輕。那些沒有讀完大學的,甚或沒有讀過大學的,在發明了一套軟件,或者革新了一項信息技術之後,就遠遠地超越了那些整日埋頭苦幹,老老實實地付出的高級教授了。不公平嗎? 不儘然。這樣的結果才是這個社會認同的結果。 我們的社會之所以給予認可,就是因為如今的社會乃是以“成敗論英雄”的社會。消費主義和網絡時代結合在一起,就是給予人們一種“即時”的觀念。即時的觀念讓人們越來越缺少耐心,從而對於過程的耐心,也就變成了對於結果的期盼。一個人成名了,他的出處也就無所謂了;一個人暴富,他賺錢的手段也就不置可否了。換句話説,只要結果好了,過程也就無所謂了。 如此一種思潮的確不利於宗教和道德的成長。所以,在一個國家經濟狂飆的同時,人們對於生活,人性,道德和倫理的觀念也在急劇地退化。退化的背後,其實隱藏着一種危險的邏輯:“只要富有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富有,固然是一種為人所公認的降福;但是,為了富有而不擇手段的過程,才是使得這種“富有”墮落的主要因素。 當然了,這樣的觀察並非是以偏概全,也並非是要憤世嫉俗地抨擊社會文明的進步和發展。社會的整體進步,在個人的範圍內也就意味着自身的轉變。生活在一個團體中,人們都是彼此影響,相輔相成的,願意也好,反對也好,轉變的進程是不會停止的。但是,一個有信仰的人之所以能夠在這些轉變中凸顯出自己基督徒的身份,就是因為他可以在這些看似不得以的轉變中找到自己的選擇,而不是隨波逐流,成為一個時代發展的單純的試驗品和犧牲品。 比如今天的福音中,當若翰出現的時候,他被成為“曠野中的呼聲”。這種呼聲之所以有空靈震撼,乃是因為若翰的生命為耶穌的到

基督君王節

"君王”這個詞在今天這個世界是一個陌生的詞彙。歷史中所謂“君王”的時代已經遠去了。如今的社會都在嚮往民主和自由的精神,每一個人的自身價值和尊嚴代替了過去對於君王的崇拜和追捧。不過,“基督君王”這個榮銜并不帶有歷史的腐朽,而是我們教會對於基督耶穌的身份的一種肯定和崇敬。 今天的社會中雖然廢除了帝王製度,可是,不同形式的“君王”依舊存在於每一個社會,每一個國家當中。歷史中所謂的“君王”通常都自稱為“天子”。在古代的文化中,這是他們將自己和普通人區分開來的一種方式。似乎是說,他們乃是具有一半神性的天之驕子。如此說法,其實也就是為了強調君王自身的權威而已。 當君王行使自己的權威的時候,他們多半借助的是手中的權力和軍隊。有些暴君是用死人的頭顱來鞏固和肯定自身的權威的。所以,在中國古代的儒家文化中,人們所夢想的理想之君,乃是一位“仁君”,也就是不借助暴力而是借助於仁義來統治人們的帝王。只可惜,這樣的帝王從來就沒有在人類的歷史中出現過。 在比拉多審訊耶穌的時候,耶穌很明確地承認自己君王的身份。只不過,他賦予這個稱呼一種新的內容:“我是為真理作證”。換句話説,耶穌作為君王,他不只是所謂的“猶太人的君王”,而是“為真理作證”的君王。這就是耶穌君王行使他君王權威的方式:不是借助於暴力和鮮血,而是透過為真理作證的生命。 當然了,這樣的回答為比拉多只不過是對牛彈琴。因為他還不明白“什麽是真理”。況且,他也不屑於去尋求“真理”的答案。所以,他就更加不明白耶穌所說的“為真理作證”的話了。 比拉多之所以不能夠明白真理,其實根本上是出自他對於真理的冷漠和輕視。“什麽是真理”,他說完了這句話,然後就走開了。對於真理這個問題,我想直到今天人們還在辯論不休。許多聰明睿智的哲學家,思想家都曾經試圖解釋真理,給予真理一個確定的定義,但是,最終人們還是在自身的侷限中彷徨不前。難道真理真得就是這麽遙不可及?亦或如同古代那樣,對於真理的追求和解釋只是屬於一些文人墨客的專利嗎?絕對不是。一種陽春白雪般的真理,不要也罷。如果真理不可以普渡眾生,讓每一個人,無論平凡還是偉大,都獲得益處的話,這樣的真理又怎可稱為絕對的真理呢?!所以,美國的實用主義才特別強調:真理應該是可以在生活中產生實際效能的。否則,就不是真正的真理。所謂的“實用”,就是可以實際應用的。一條道理固然高尚,如果好不實用的話,也是徒勞。

常年期第三十三主日:“我的話不會逝去”

“末世”的問題在教會初期的時候曾經是一個熱門的話題。宗徒們在耶穌複活升天之後,殷切期盼他的第二次來臨。有的門徒還以為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就可以看到末世的來臨。不過,歷史證明耶穌所說的時間,並非是時空中的時間,而是在“天地終窮”的時候。所以,後來的教會對於“末世來臨”的概念不斷地刷新,不斷地給予合乎時代的解釋。 教會的“末世”思想,在教會的梵二之前,其實依舊很濃。記得過去的《要理問答》當中,給人們的印象最深的只有兩個問題: 一個就是關於“罪過”,一個就是“最后的審判”。有些教友甚至以此作為傳教的主要論證:“你有罪,所以,應該信教。信了教,才不怕最后的審判。否則,只有下地獄”。 這樣的“傳教”方式,在今天看來自然顯得荒誕可笑。因此,人們也就很少在福傳的時候去強調“末世”的問題。這個問題在宗教上雖然較之前有所淡化,不過,在俗世的文藝中卻又熱門起來。這些年來,我們不時地看到有關世界末日的電影,小說。有的人甚至真地相信再有一個多月,我們的地球就要毀滅了。 權且不去評論這些人思想的對與錯,我們所要看重的應該是福音中耶穌所要啓示的訊息。在今天的福音中,我們就可以注意到福音中關於“末世”的討論和世俗中的“世界末日”的話題,有著一個本質上的區別。當耶穌向人們預言末日的情景時,他對於所要發生的災難,以及如何發生的問題,總是輕描淡寫,一帶而過。他只是告訴人們,在末日之前要有“大災難”發生。至於如何發生,在哪裡發生,後果如何,他沒有去講。可是,在幾天所有關於世界末日的文藝中,人們側重地乃是末日的災難性和戲劇性。末日,為許多人而言,似乎是一個既讓人興奮,又讓人恐懼的話題。可是,縱觀所有耶穌提及末世的語言,他都沒有刻意地渲染這個主題。他所強調的只有一點:“天地要過去,但是,我的話去不會逝去”。 這樣的一句話,在預言的所有災難之後,究竟是什麽含義呢?希望和信仰!這就是耶穌末世言論的重點。 在耶穌看來,“末世”乃是一個既定的事實。沒有人可以改變這一事實,也沒有人知道末世來臨的時間和方式。“除了父之外,沒有人知道”。創造天地的聖父之所以知道這個時間,因為地球的起始和毀滅,同屬於同一個創造的事實。還一句話説,地球的生和滅都是創造的一部分。這個就如同我們人類自己的生命一樣,一個初生的人,他的生命中就已經包括了“死亡”的部分。所謂的生命,乃是指我們人類一個有始有終的過程。所以,人出生的那一天,也就開

常年期第三十二主日:窮寡婦的獻禮

信仰,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它即不可以用自然科學的方式去實驗,也不可以用數學的方式來推算。但是,世世代代的人們都認同這種無形可見的力量,乃是因為歷史中總有些人可以用具體的生活將這種無形的力量生活出來。比如,德蕾撒姆姆,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等。這些人不是虛構的,更加不是抽象的,他們都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類中的一份子。所以,我們教會一貫稱他們是“信仰的見證”,抑或“聖人”。 聖人們之所以受到人們的敬仰和尊重,乃是因為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才是世界上第一位的“聖人”。他全部的生活都是在表達天主對於人類那種至善至美,但是卻無形可見的愛情。因此,歷時歷代,那些保護,解釋和傳達這種訊息的人,自然而然地被人放在一種很高的地位。比如,耶穌時代的經師和祭司的職務。 經師,顧名思義,乃是保護聖經,解釋經文的人。這些人因為是侍奉“聖言”的人,所以,他們的身份和地位与常人不同。他們的生活自然而然地也和常人區分開來。人類社會中,身份的區別,第一個就是靠著穿衣打扮。你穿什麽樣的衣服,就是代表你什麽樣的身份:和尚要穿僧袍;警察要穿製服。當時的經師,他們的服裝就是“長袍”。所謂的長袍,乃是一種華而不實的著裝。窮人是不會穿長袍的,因為做工的時候根本就不方便。經師們經常穿長袍過街,乃是特意為了引起人們的注意。如此,人們才會向他們“請安”。請安的作法,無論在任何文化中,都是一種尊重的表達。只有那些具有特殊身份的人,比如,皇室貴族,才可以享受如此殊榮。當然了,在那種神權統治的時代,經師的身份更加高於貴族。所以,他們無論走到哪裡,都會享受人們的尊重和問候。這個,也算是他們身份的一種象征。 另外一種區分身份的方式就是在聚會的場合中。“坐首位”,其實就是我們今天説的VIP 的座位。記得每一次我們中心聚餐的時候,經常會聽到有些人因為想要坐在VIP的位置而鬧得不可開交,原來是有淵源的。我們中國古時的座次有主賓的區別,其實也是區分身份的一種方式而已。 按說“穿長袍,受人請安,坐首位”這些也只不過是經師們身份的象征,應該不算的什麽。可是,為什麼耶穌那麽討厭這些經師呢?因為他們“侵吞寡婦的財產”。所謂的“寡婦的財產”,乃是社會中那些弱勢群體的財產,比如,鰥寡孤獨,乞丐,兒童等。欺壓這樣的人,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社會,都是卑鄙無恥,流氓惡棍的行徑,為人們所不齒。可是,人們如何也不會想到,侵吞這些寡婦財產的人,竟然是他們經

常年期第三十一主日:最大的誡命

每一次談及法律和誡命的章節,我都會想到一位當代女作家所說的話:“一個律師與正義和智慧之間的關係就如同一個鋼琴調音師與一場音樂會之間的關係一樣:他既不作曲,也不演奏,他只是保持機器能夠正常運轉而已”。這句話聽起來好像是一句玩笑,可是,現實當中的真相許多時候卻的確如此。一個國家,無論是進步的,民主的,還是保守的,獨裁的,都不可能將法律和真理放在第一要位。當正義和真理遭到踐踏的時候,大多數還是權勢和金錢決定其成敗。在這個問題上,一個民主的國家和一個獨裁的國家,他們之間的區別只不過是踐踏法律的方式不同而已:前者作得要含蓄一些,虛偽一些;而後者則較為直接和露骨。好人請律師,壞人也可以請律師,誰勝誰負,並不在於法律的條文多少,而多數在於律師的功力如何。正因為如此,哲學家笛卡爾曾經説:“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太多的法律,而人們又能夠謹守這些法律的時候,這個國家才會得以更好地治理”。中國古代的秦朝,法家思想得以重用,律法可謂繁冗,但仍舊不能扭轉改朝換代的命運;如今的歐美,法律不可謂不健全成熟,但是,其社會中的犯罪率并不沒有低於亞非。 耶穌生活的時代乃是一個神權統治的時代,也就是説,許多世俗的法律和宗教性的法律是混為一談的。新約中,一些仇恨耶穌的經師曾經藉著所謂“神聖”律法的藉口,想要處死他:“師傅,給凱撒納稅,應該不應該?”,“師傅,這個女人在犯罪的時候被捉住了,按照梅瑟的法律應該她應該被亂石砸死,你覺得怎樣呢?”...... 可見,無論是世俗的法律也好,還是“神聖”的宗教法律也好,其實都可以被人當作一種致命的殺人工具。 所以,耶穌在世界上的時候,從來沒有試圖通過增加法律條文,改善法律體系還實現他的天國。他説的很清楚:“我來不是為了廢除法律,而是為了成全法律”。成全的方式,一是身體力行,親身實踐法律;一是廢除不必要的繁文縟節,讓人們在自由當中侍奉上主。 今日的福音,就可以説是耶穌成全法律的一個佐證。當有人試探他,問及最大的誡命的問題時,耶穌的回答簡潔而又明瞭:“全心愛你的天主,並且愛人如己”。這樣一句看似輕描談寫的總結卻能夠讓在場所有的經師啞口無言,其原因絕非偶然。因為耶穌的這一句話道出了所有法律的精神和完美境界。 廣義的法律問題,我們權且不談。就拿所謂的“家教”問題而言,也可以驗證這句真言。傳統的中國家庭,沒有一戶不著重對於孩子的家教問題的。每一位父母在養育教育孩子的時候,也都

常年期第三十主日:你的信德救了你!

在研讀聖經的時候,我們都會注意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在聖經裏面有許多對比的思想和例子。比如,富人和窮人的對比;聰明人和愚鈍人的比較;經師和稅吏的反照等等。在這些對比的個案中,似乎永遠都是那些所謂的窮人,愚人和罪人得到天主的眷顧,而那些所謂的聰明人和富有的人似乎總是天主打壓的對象。這是不是説,聖經的思想也含有一種類似平民革命的因素呢?其實不然。聖經的智慧遠非是某個政治派別或者思考可以代表的。 首先,讓我們來設身處地地體會一下本日福音中的情景。當耶穌醫治好了那個盲人,也就是巴爾提買的時候,耶穌隨即對他説:“是你的信德救了你!” 在整部福音書中,信德的作用特別明顯:它是人們能夠賴以得救的唯一力量。這麽寶貴的一種力量,也就是決定人們永生永死的力量,為什麽這個瞎眼的乞丐卻可以找得到,而那些研究經書,健康富有的人卻常常不得正道呢?難道這是一種諷刺還是作者在誇大其詞? 其實,我們中國的一句成語可以解釋,那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福音中所提到的那個瞎眼乞丐可以看到,並且尋獲信德,也就是跟隨耶穌,這個與他自己切身的生活處境是息息相關的。試想我們用今天的話來定位這種人的話,我們如何稱呼?這樣的人,乃是所謂的“邊緣人士”中的一種而已。所謂的“邊緣”,乃是因為他們的生活處在社會的底層,他們雖然活在這個社會當中,但卻並不屬於人類群體的一部分,更不要説成為人們關心的焦點。一個首相去世,全球皆知;而每天餓死,或者凍死的乞丐死了,卻是無人問津。雖然每天上下班的路上,我們都會看到這些窮人乞丐,但是,這些人的生生死死似乎為我們的生活是沒有絲毫的影響和關聯的。所以,如今的社會才為其美其名曰:“邊緣人士”。 當然了,站在茫茫人海的邊緣,如果不是自己選擇的結果的話,自然會感到孤獨和落寞。許多人在這種邊緣上,一日日消沉下去,然後無聲無息地離開人世。比如,那些被家人遺棄,或者捨棄在老人院,大街上的孤寡老人們。 可是,有的時候,活在社會的邊緣,也會有助於人們看清楚眼下的這個花花世界,漫漫紅塵。所以,在任何正當的宗教傳統中,都曾有“退省,隱修”的方法。如今我們的教會也鼓勵平信徒也應該有年度的退省,就是因為在幾天的退省之後,可以讓我們更加清晰地看清楚自己的生活,重新為自己將來的生活定位,從而更好,更幸福地去生活和完成天父的旨意。歷史中,我們的主耶穌曾經在曠野中四十天齋戒;初期教會也曾五十天祈禱,靜心,

常年期第二十九主日:人子來,是為服侍人

信仰是一種生活。任何的生活都是有起伏高低,成長變化的。記得小的時候,每一次看到那些聖人們,特別是宗徒們的相片的時候,都會特別注意他們頭上的那些“光環”。父母説,那些光環乃是他們聖潔的象征。所以,之後每一次談論聖人的時候,都會覺得他們全部是一些不同凡響的超凡之人:不會犯罪,不會犯錯,不會令人失望,不會讓人生氣...總之,在兒時的理解中,所謂的聖賢都是一些不食人間煙火的偉人。 不過,在後來的成長過程中,特別是開始接觸聖經之後,才發現:原來那些所謂的“聖人”並非就是“生而成聖”的。每一個聖人的背後都有自己一段成長和掙扎的艱難歷程。比如,本主日的福音就生動地記述下來宗徒生活中一段真實的片段。宗徒們,乃是耶穌生平當中最為親近的一群。也是最先領受耶穌祝福的一群。可是,作為耶穌基督將來的繼承人和教會的基石,這些人並非像我們想象的那樣,似乎在起初就是一般聖德高尚,舉止不凡的“賢人”。因為他們也可以像我們平常人一樣去嫉妒,去爭寵:“那十個人聽了,就惱怒雅各伯和若望”(10:41)。不過,雅各伯和若望也並非良民,他們居然當著其他門徒的面,要求耶穌應許給他們將來的尊位。 由此可見,人性的弱點在門徒身上並沒有消除。儘管有耶穌每日的教導和祝福,他們仍舊需要腳踏實地地,謙虛地去面對和剋服這些弱點。畢竟,信仰是需要成長的。 看到若望和雅各伯的要求,不僅讓我想起一個小笑話。說是一個人每餐要吃四個饅頭才可以吃飽。可是,吃四個饅頭覺得很麻煩。所以,他就想:“既然我吃到第四個饅頭才會吃飽,那麽,如果我直接吃第四個饅頭,不就即刻飽腹了么?”這個人的想法,當然幼稚可笑。不過,若望和雅各伯的要求也沒有什麽區別。因為他們向耶穌要求的只是“結果”:“賜我們在你的光榮中,一個坐在你的左邊,一個坐在你的右邊”(37)。可是,耶穌的話卻是在提醒他們,不要只是盲目地妄求“結果”,而是應該低下頭來,看到走向結果的準備和“過程”,那就是“你們能飲我的爵嗎?”耶穌的話很是明白:如果你們看不到“當飲之爵”的話,那麽,“你們不知道你們所求的是什麽!” 論及“結果”和“過程”的問題,其實,時下的許多思潮都可以反映出人們對於這個問題的反思。很多年前,電臺上的一個主持人在“熱線服務”上回答一個青年的提問。當論及人生和信仰的時候她説:“這就如同一個人出門旅行。你不要因為想著目的地而忽略了沿途的風景”。這個主持人的觀點特別清楚,就是

第二十七主日:休妻的问题

今天的这段福音在有些人看來似乎特別難以接受。 特別是耶穌說到:“誰若休自己的妻子而另娶,就是犯奸淫”(谷10:11)。當然了,“妻子如果離棄自己的丈夫而另嫁,也是犯奸淫”(12)。 許多人不願意認同耶穌的這句話,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我們這個“自由”時代的影響。離婚的問題在今天已經不是什麽避忌的話題了。有的人甚至認為離婚就如同是換工作一樣,平凡無奇。 在這樣的一種背景下來分享耶穌的真言,是不是説他的話有些已經過時落伍了呢?其實不然。如果我們明白了耶穌這句話的真正含義,那麽,自然就不會覺得聖經是一部關於明日黃花的真理之書了。 耶穌生活的那個時代,就如同我們中國的古代是一樣的。許多的地方都還保留着一夫多妻的製度。舊約中那些聖祖們,許多也都不只有一個妻子,比如,亞巴郎,雅各伯等。當時代的人們接受這樣的生活方式,也許是出於人口稀少,多加生育的原因。所以,就算是到了耶穌的那個時代,新約中也都沒有明確地批評或者拒絕這樣的製度。宗徒的書信中也只不過強調只有那些作教會領導的才需要是“一個妻子的丈夫”(鐸1:6)。所以,由此推論,在耶穌的時代仍舊存有一夫多妻的殘餘製度。 不過,在實際的生活中,這樣的一種製度並非只是一種文化,或者習俗的問題,它更加關於男女之間平等與否的問題。許多女性在這樣的製度下被“合法”地剝奪了追求幸福的權利。她們似乎變成了男性可以擁有的財物而已。 在我們中國的古代就有“七出”(或者‘七去’)的製度。所謂的“七出”,就是一個人可以休妻的七種合法的理由。當時所謂的“合法理由”,在如今看來,有些似乎太過夸張。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這七種理由就是:不聽從父母,沒有子嗣,淫亂,妒忌,有惡疾,口多言,和盜竊。一個女人如果觸犯了其中任何一項,那麽,丈夫就可以理直氣壯的給她一紙休書,將她掃地出門。 在這樣的一種文化習俗中,踐踏女性權利和濫用法律的情況應當絕非少數。許多男人因為沾花惹草,不守本分而遷怒於自己的妻子,反而利用社會的環境來掩飾自己的罪過。況且,在那個時代里,一個被休的妻子為她自己和她的家人而言,都是一種莫大的恥辱。其悲慘境遇,可想而知。 正是因此原因,也就是為了避免更大的罪過,梅瑟才容忍當時的男人們,可以因為重大的理由,用正當的方式來休妻。其實,梅瑟這樣容忍,也是消極地保護女性不受到更大的傷害而已。可是,梅瑟沒有想到的是:已有先例,人們競相仿效。許多男人為了滿足自

生命之糧

現在是暑假,一段繙譯的文章和大家分享: “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我要如何利用這最后,最寶貴的一天呢?首先,我要把這一天的時間珍藏好,不讓一分一秒的時間無端浪費。我不為昨天的不幸嘆息,過去的不幸已經足夠,不要再賠上今日的時光。 時光可以倒流嗎?太陽會西升東落嗎?我可以糾正昨天的錯誤嗎?我能撫平昨日的創傷嗎?我能夠比昨天更年輕嗎?一句出口的惡言,一記揮出的拳頭,一切造成的傷痛,都還可以收回嗎? 不能!過去的永遠過去了,我不再去想它。 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我該怎麽辦?忘記昨天,也不要癡想明天。想著明天的種種,今天的時光也將白白流逝了。 明天是一個未知數,為什麼要把今天的精力浪費在未知的事情上? 期盼今早的太陽再次升起,可是太陽已經落山。走在今天的路上,能做明天的事情嗎?我能把明天的金幣放進今天的錢袋里嗎? 明日瓜熟,今日能夠蒂落嗎?明天的死亡能夠將今天的歡樂蒙上陰影嗎?我何必擔心未知的事物呢?明天和昨天一樣被我埋葬。我不再想它們,因為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這是我僅有的一天,是現實的永恆。我像是被赦免死刑的囚犯,用喜樂的淚水擁抱新生的太陽。我舉起雙手,感謝這無與倫比的一天。 當我想到,昨天和我一起迎接日出的朋友今天已經不復存在時,我為自己今天的倖存而感激上蒼。我是無比幸運的人,今天的時光是額外的獎賞。 許多強者都先我而去,為什麼我卻得到這額外的一天?是不是因為他們已經大功告成,而我尚在途中跋涉?如果這樣,這是不是成就自我的一次機會,讓我可以功德圓滿?天主的安排是否別具匠心?今天是不是我超越他人的時機? 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生命只有一次,而人生也不過是時間的累積。我若讓今天的時光白白流逝,就等於毀掉了人生的最后一頁。因此,我珍惜今天的一分一秒,因為他們將一去不復返。我無法把今天的時間存入銀行,明天再來取用。時間像風一樣不可捕捉。每一分秒,我要用雙手捧住,用愛心撫摸,因為它們如此寶貴。垂死的人用畢生的錢財都無法換多一口生氣。時間的價值無法計算,它們乃是無價之寶! 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我憎恨那些浪費時間的行為。我要摧毀拖延的壞習慣。我要以真理埋葬懷疑,用信心驅趕恐懼。我不聽閑話,不遊手好閑,不與不務正業的人來往。我終於醒悟到,若是懶惰,無異於從我所愛的人手中竊取食物和衣服。我不是賊,我有愛心,今

生命之糧(若6:35)

世界上所有的基督徒都承認耶穌基督就是天主子,耶穌基督也是我們的“生命之糧”。不過,對於耶穌是“生命之糧”的解釋,在實際當中卻有著許多顯著的區別。天主教相信,當耶穌説:“我就是生命的食糧”(6:35)的時候,他所揭示的是一種事實;但是,有些所謂的基督教派則認為,耶穌的這句話只是一種比喻:他乃是將自己比喻為一種精神上的食糧。 說到精神上的食糧,自然就會讓我們想起另外一種“肉身上的食糧”。精神和肉身的對立,這是哲學上的“兩元”思想的遺產。所謂的“肉身食糧”,就是人們平日的飲食:麵包,燒賣,紅酒...而所謂的“精神的食糧”,通常是指那些健康的,有益於人類精神生活的活動,像各種宗教活動,偉人的傳記等。在許多的文化中,精神食糧是高於肉身食糧的。所以,那些賺取精神食糧的職業或者人,也就自然而然地高等於那些賺取肉身食糧的人。耶穌的時代就是如此,那些經師的地位要遠遠高於一個木匠或者鐵匠的。其間可謂天壤之別。 然而,在我們今天這個時代中,這種區別似乎已經沒有過去那樣明顯了。比如,一個藥劑師和一個牧師,在專業領域方面,許多人認為前者的話的可信度遠遠超過後者。換句話説,如今所謂的“專業性”已經替代了過去人們對於肉身食糧的貶低和排斥。 其實,這種精神食糧和肉身食糧之間的對立,完全是多餘的。在最根本的層面,我們的世界實際上只有一種所謂的“食糧”。為什麼呢?因為在人的存在中,這兩種食糧的界限是根本不存在的。我們中國的祖先很早就知道:如果人們吃不飽,根本不理會什麽“禮儀”的問題。俗語説:為了三斗米折腰,就是這個意思。精神生活,在沒有肉身食糧的前提之下,似乎是一輛沒有油的汽車,看著好看,其實毫無用途。也許是因為這個原因,人們在各種靈修講座,信仰分享前後,都會習慣性地準備一些可以“果腹”的東西來吃。呵呵,看來再好的講座也沒有辦法當東西來吃的。 事實上,所謂的肉身食糧,其作用不僅僅只是給人的精神世界準備一個運轉的身體而已。它在許多方面還可以左右人們的精神世界。俗話説:吃什麽,是什麽!廣東話也說:以形補形。就是指的這個方面。一個人喜歡烈酒,喜歡辛辣的,還是喜歡恬淡的,簡單的食物,這個問題不只是那個人選擇的問題,也是他飲食習慣來決定的問題。毒品和狂飲暴食,這兩種情況是最好的例子。選擇是否吸毒,固然是一個人精神的決定。不過,一旦毒品入口,那個人的精神就要受制於“入口的食物”也就是毒品了。所以,無論在哪

五餅二魚(若6:1-15)

“五餅二魚”的奇跡,在聖經中也是極具爭議性的問題之一。如今,有些激進的基督教派為了迎合人們對於理性的崇拜,而否認了聖經中所有奇跡的超越性,可能性。不過,讓人感到可惜的是,這樣的思想曾經在中國的一些小修院裏面被視為“權威性的”解釋,甚至被人放在課堂上來講授。現在想起來,簡直是荒謬至極,誤人子弟。 比如,對於今天耶穌所施行的“五餅二魚”的奇跡,他們是這樣解釋的:耶穌其實根本沒有施行什麽奇跡,只不過是說了一番鼓舞人心的講詞。然後,使得在場的人都感動不已,慷慨解囊,將自己袋子中的食物拿出來和他人一起分享。所以,才會出現聖經上所謂的“五餅二魚”的奇跡一說。 這樣的解釋看起來似乎合情合理,也容易被人所接受。但是,這種所謂的“合情合理”的背後,卻是引向一個最大的不合理,不合情的事實,那就是:否認耶穌的天主性,否認信仰的超越性,否認世界上精神力量的事實。“只有合情合理的東西,才可以被接受”這樣的邏輯,其實,是來自於人性中自大和無知的那一部分。一個人無論信不信天主,信不信永生,都應該會同意:人世間的許多事情,並非都是人的理性和知識可以理解的。像所謂的“愛情”,“意義”,“價值”等這些高尚的,真實的價值觀都不是依人情為判斷標準的。否認了這些超性的存在,也就是將人性降低為低級動物的邊緣。這種思想其實是對於人性的一種侮辱。 其實,聖經所記載的這個奇跡,“五餅二魚”的奇跡,嚴格來講,並非是一種廣義上的“增餅”的奇跡。通常人們對於這個奇跡的解釋就是:耶穌看到人們沒有吃的,所以,就將五餅二魚變成了幾千張餅,幾千條魚,所以,最后每一個人都吃飽了,還有剩餘。可是,聖經當中並沒有這麽説。從頭到尾,聖經上只是強調,耶穌僅僅用“五餅二魚”餵飽了幾千人。而且,在最后,若望還特別説:“他們就把人吃後所剩下的五個大麥餅的碎塊,收集起來,裝滿了十二筐”(6:13)。這裏是“五個大麥餅”的碎塊,而不是幾千張餅的碎塊。所以,這個奇跡的真相就是:耶穌用五餅二魚款待了幾千人,而且,每個人都吃飽了,滿足了。換句話説就是,耶穌沒有改變五餅二魚的“量”,而是轉化了五餅二魚的“質”。他讓這幾塊普通的餅發生了內在的變化,奇跡般的變化,以致於讓一個人吃飽的食物去餵飽了幾千個人的肚腹。這就是奇跡的本質所在。至於這様的奇跡如何發生,那就不是我們這些普通人可以做得到的了。 在此,我們也可以看到天主行事和人行事的一大區別所在。天主的

“到荒野休息一會儿吧”(谷6:31)

記得小時候學習成語故事,老師講到“廢寢忘食”一詞,説是一個人工作或者學習很努力,以致於吃飯和睡覺的時間都沒有。作為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我有些不明白:為什麼不吃飯,不睡覺,就代表一個人學習努力呢?努力工作就一定不要記得吃飯嗎?當然了,這些問題并不敢去問老師,恐怕老師會批評自己。 後來自己長大了,听到的也和老師曾經教過的沒有什麽區別。在中國,所有的所謂的“道德模範”都必須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廢寢忘食。甚至有的時候還要加上一點:三過家門而不入。當時聽到這些所謂的“偉人”的故事,心裡很珮服:這些人不簡單,不同凡人!  等到入了修院,聽到老神父講解教會靈修,發現卻是無獨有偶:原來教會的靈修也提倡人們去“廢寢忘食”地工作,去學習,去犧牲自己。按照過去靈修的觀點,當一個人的聖德到達一定水平的時候,這個人幾乎就是“不食人間煙火”了。換句話説,人性中的一些基本的問題,什麽饥饿,慾望等都再也不會困惑他。這樣的道理的確能夠鼓舞年輕人的心;並且這樣的道理聽得多了,人們就將“廢寢忘食”和“工作認真”等同來看了。比如每一年在復活節之前,有的神父不停地聽告解,做彌撒,吃飯的時間似乎都沒有,那麽,所有的教友都會評論説這個人簡直就是“活聖人”。但是,如果到了午飯的時間,有人提醒他人離開教堂進餐的時候,立刻就會有人批評:“你這個人,就記得吃飯!” 這樣的情景看多了,聽多了,耳濡目染,漸漸自己也學會了。直到有一天自己也開始工作的時候,這樣的思想自然就成為習慣了。而身邊的人呢,多數也都認同這種思想。可是,沒有多久,胃潰瘍,胃酸,胃痛......所有的不舒服幾乎都來了。不過,這樣的痛也是有迴報的,所有知道你生病的教友都會説:好様的!工作很努力!把痛苦獻給天主吧! 難道天主喜歡人們把胃病當作禮物獻給他嗎? 聖經裏面似乎并沒有這樣的說法。特別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説得更是明白。當門徒們牛刀小試,在外面傳教講道,施行奇跡之後,興奮地回到耶穌,他們的師傅跟前,不停地向他講述他們是如何治好病人,如何打敗魔鬼的時候,耶穌卻並沒有慫恿門徒這種興奮的心情,而是立刻督促他們:“私下到荒野的地方休息去吧!” 耶穌這樣做,并不是向門徒潑冷水,而是為了保持門徒們的信仰熱忱。為什麼呢?因為耶穌明白:人是什麽!人性又是什麽!無論一個人作得事業是多麽的高尚:傳播福音;無論一個人的能力是如何偉大:驅魔救人;他仍舊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耶穌派遣宗徒(谷6:7-13)

耶穌的一生乃是傳教的一生。自出生,隱居,一直到出外傳教,他畢生都在致力於發掘和執行天父交給他的使命。那些追隨耶穌的人,特別是十二宗徒們,學習耶穌做人的第一件事,就是學習他去如何傳教,如何發掘自己的使命,並且去致力完成這個使命。所以,在經過幾年的準備之後,耶穌也開始派遣宗徒們去嘗試這種傳教的工作。 照常理説,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準備的。 比如説,夏天旅行之前,我們都會準備一些路上要吃的食物,衣物和用品等。以免到時候有需要反而找不到。小時候説,“窮家富路”,就是這個意思。寧可準備的用不上,也不要用得著的時候卻沒有準備了。不過,第一次旅行的人,通常都會犯下一些很可笑的錯誤,就是,他們經常準備一些根本不需要的東西。例如説:夏天回香港看朋友,如果你帶了許多春秋季節穿的衣服的話,那麽,到了香港肯定會被人談笑。再如,像遊船的時候忘了泳衣,看風景時忘了相機等時有發生。 如何避免這種旅途上的尷尬呢?其實問題很簡單:首先要清楚我們要去哪裡?是南是北?是城市還是鄉村?是山區還是海灘?一個人如果不考慮這個問題的話,他的行李肯定不會準備完備的。 到這裡,我們不僅對於今天聖經上的情節產生疑問:耶穌在派遣宗徒的時候,為什麼讓他們幾乎什麽都不帶?為什麼只是讓他們輕裝上路呢?難道帶上一點盤纏路費,帶上一雙鞋,也都不需要嗎?難道耶穌不明白“窮家富路”的道理嗎?難道長途跋涉的傳教之旅不需要準本些什麽東西嗎?其實,這些問題可以由另外一個問題解答:耶穌派遣宗徒出去是為了做什麼? 這個問題顯而易見:為了傳教,傳播福音,拯救人靈。傳播福音靠得是什麽呢?當然不是銅錢,不是衣服和外表,更加不是什麽明星效應...總之不是靠得這些外在的東西。傳教,不是一種口號而已,更加不是某些人謀生的工具。所謂的傳教,其實就是一個人透過自己的生命,讓人認識並且感受到天主的生命,天主的愛。這些乃是一個人內在的東西。就是這種內在的恩寵和品質,使得宗徒們可以驅逐魔鬼,治病救人。所以,當有人向伯多祿乞討的時候,他們沒有給他們錢財,因为“金子和银子,我没有。我把我所有的给你。因纳匝肋人耶稣的名字,你起来行走吧”(宗3:6) 許多時候,我們在傳統的思想之下,很容易神化那些神職人員,一個神父或者主教好像是萬能的一樣:移民的問題可以找他;做生意,投資的問題可以問他;工作,生活的矛盾讓神父做主;甚至結婚離婚的決定也要讓他來決定。而有些神職人員呢

先知在本鄉不受尊重(谷6:4)

最近剛剛看完了武志紅所寫的《七個心理寓言》一書。書中說到一個“為誰而玩”的問題。說是有一群小孩子經常在一個老人的門前玩耍,讓這位老人很是煩心。可是,面對這樣的問題,這位老人解決問題的方法卻與眾不同。他沒有去找那些孩子的家長去投訴,也沒有去斥責那些孩子們。反而,他卻給了每一位孩子25分硬幣。並且,他還告訴他們:“多謝你們在這裏玩耍,使得我這個老人也覺得自己年輕了許多”。第二天,孩子們又來到門前嬉戲。於是,老人最后又給了他們一點錢,只不過比昨天少了些:一人15分。第三天的時候,等到孩子們玩累了,老人説:“我現在老了,沒有什麽錢,今天就每人5分錢吧”。這個時候,孩子們都生氣了:“我們玩得這麽辛苦,你就給我們5分錢打發我們嗎!不給你玩了!” 從此之後,孩子們再也不到這位老人的門前來玩了。 其實,老人的方法很是簡單。孩子們最初到他門前遊戲,乃是處於淘氣,自娛自樂。換句話説是“為自己而玩”的。可是,老人就利用25分錢,把這種“為自己而玩”的心態,轉變為“為錢而玩”的心態。所以,最后,這些孩子覺得得到的錢太少,不值得去玩的時候。老人的目的就達到了。 現實中這種故事屢見不鮮。人固然不是為了這25分,可是,工資,獎金,他人的贊賞等,也是許多人“玩”的原因和動機。也因此,當外部的這些動機改變的時候,我們的心情也會隨之波動,出現抱怨,不滿,甚至自暴自棄的心理。許多孩子最初喜歡學習,只是因為簡單的好學心,好奇心,可是,家長為了能夠控制孩子的分數,用獎勵和金錢來督促孩子的時候,孩子內在的動機就會消逝,將來所做的一切也都是為了迎合那些外在的動機,獎勵,贊賞等。所以,父母和師長的贊賞和批評就成為這些孩子開心和痛苦的主要因素。 作人如此,當然很是辛苦。不過,許多人還是如此作人。所謂的“面子”,他人的評論,肯定,為許多人而言,仍舊春風得意的主要因由。 耶穌基督,作為人類當中的一份子,一定深諳作人的道理。相比之下,他作人的風格就顯得特別灑脫,特別成熟。人世間的這些世俗哲學并不能累及到他。當他説:“先知除了在本鄉,沒有不受尊重的時候”。他所要表達的乃是一種惋惜。 惋惜自己的同鄉人与天主的救恩失之交臂。雖然説,講經解道乃是一種權威的表現,但是,耶穌在家鄉講道并沒有“衣錦還鄉”,光宗耀祖的意思。人們拒絕他,並不是因為他的道理不中聽,而是因為他只不過是一個苦力的兒子。換句話説,人們對他的反應就是:“

复活雅依洛的女兒

在本主日的福音中,聖史馬爾谷給我們記載了兩件事情:一個是耶穌治癒患病的婦人,另外一個則是複活了雅依洛的女兒。毋庸置疑,這兩件事情都不是普通的事件,而是兩個奇跡。 奇跡,在四福音以及初期教會的生活中佔據了很大一部分,特別是耶穌自己複活的奇跡,更是構成了我們信仰的基礎。每一次我們宣認自己的信仰,亦或是向他人傳播福音的時候,我們都會面臨一個很大的難題:如何向今天的人們解釋所謂的“奇跡”呢?今天的社會是一個崇尚理性的社會,任何超乎自然的事情,都被視為迷信或者幻覺。有些比較激進的基督教派甚至否認了聖經中所有的奇跡。在他們的眼中,這些都是當時人們用來迷惑人們的伎倆,建構宗教派別的手段。 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我們的教會在過去對於奇跡也有一種辯護性的解釋: “奇跡是可能的嗎?”“是可能的”。 “但是,為什麼我向天主要求奇跡的時候,什麽也沒有發生呢?” “奧!那可能是因為你求的心不夠真切!” “不會的。我祈求的心很純,很真,我從來沒有這樣認真祈求過!” “奧!那也可能是因為你求的不當...你求的,不是天主所要給的” “可是,天主的究竟要給我什麽呢?我有怎麽知道呢?..." "... ..." 我記得過去在小修院的時候,每一次我們問道奇跡的問題,我們的老神師都會這樣回答。這樣的回答是一種護教性的答案。因為無論你怎麽追問,都是沒有一個具體的答案出現。 可是,這樣的回答在幾天恐怕已經不再能夠滿足人們的需要。人們也不再接受如此的答案。慶幸的是,我們的聖經乃是一種生活的天主之言,在其中,我們總是可以聆聽到天主在此次此地對於我們的啓示和言語。如果我們仔細反省本主日的福音的話,我們就可以發現這個問題的答案。 首先,我們來看看這兩個奇跡是如何發生的:那個患病的婦人之所以得到治癒,就是因為她想:“我只要一摸他的衣服,必然會好”(5:28),這,就是信的效果;而雅依洛呢? 他一看到耶穌,便跪在他面前,懇求他:“我的女兒快要死了,求你給她覆手”。這,就是愛的效果,因為他沒有為自己要求什麽奇跡,而是處於對於女兒的愛情,向耶穌當街下跪。 其實,翻邊聖經,所有奇跡的發生都莫過於這兩種原因:信和愛。 既然如此,我們可以走到問題的下一個層面:信和愛,這兩個創造奇跡的原因,究竟在多少人的身上存在呢?我們知道,信,不是一個人一時衝動,也不是一種短暫的情緒而已

若翰誕辰

洗者若翰,這位“曠野中的呼聲”曾經被耶穌稱為“最大”的先知。他的偉大不僅僅是因為他自己為耶穌而致命,更是因為他用自己整個的生命來為基督鋪平道路,成功地完成了他作為先知和耶穌前驅的身份。 所謂的“前驅”,其實就是“拋磚引玉”中的那塊磚石,亦或者造就千里駒的那位“伯樂”先生。在人們找到寶玉的剎那,或者發現千里良駒的時刻,誰還會在意那塊引玉的石頭?!或者惦記著那位發掘良馬的“伯樂”呢? !人類的歷史其實就是這樣,記載下來的只有偉人,而偉人背後的“偉人”多數都已經被人淡忘殆盡。有些偉人固然說自己是“站在偉人肩上”的人,可是,現實中,人們個個都爭著踏在彼此的肩膀之上,而不甘成為他人的墊腳之石。 記得我們很久只看分享過一個關於富翁的故事:説是一個富翁不慎落水。河水太深,太急。眼看他就要被沖到不遠的瀑布低下。恰好這個時候有個年輕人划船經過。於是,富翁大呼救命。那個青年趕緊划船過來。可是,富翁覺得他划得太慢,於是説:“你快過來,我給你一千元”。但是,過了幾分鐘,那只船似乎還是離他很遠,而且速度并沒有快起來。因此,富翁將價錢加倍:“二千元”。船似乎更加慢了。眼看自己快要被衝下去了,富翁急呼:“快來救我!我給你一百萬!”奇怪的是,那個青年似乎并沒有他提高價錢而加快速度。不一刻,那個富翁就被衝入懸崖。而那個青年也開始抱頭痛哭。 見到的人們以為他在哭那個富翁。可是,青年自己明白,自己在哭自己的那“一百萬”。原來那個青年發現自己每一次慢下來的時候,那個富翁給的價錢就會翻倍。所以,他就故意划得很慢,以便得到更多的迴報。等他聽到“一百萬”,急著要救那個人的時候,為時已晚。那個“一百萬”就這樣隨著那個富人被水沖走了。但是,青年最后還是埋怨那個富人説:“當我開始全心準備救他的時候,一腔仁義的時候,他為什麼説要給我錢呢!” 是富翁錯了?還是那個年輕人錯了? 也許兩個人都錯了。富翁之所以錯了,就是因為他只知道“有錢能使鬼推磨”,而忘記了,原來有錢也可以引鬼上身。一個年輕人的好意,被他那種生意場的“精明”染成了卑鄙的貪慾。那個青年人的錯更加清楚:見利忘義。而最終呢,所有見利忘義之徒多數都會最終“人財兩空”,憤憤而終。 人性中的這種弱點或者陰暗,在我們的生活中不乏其例。透過此,其實讓我們更加明白若翰的偉大之所在。 舊約中,在若翰之前,就已經有許多先知論及默西亞,基督的到來。有些甚至為這種預言和信

種子自長的比喻(谷26-34)

“天國”乃是耶穌基督宣講的核心,也是我們基督徒信仰的基礎。對於這樣一個如此重要的概念,耶穌曾經引用許多比喻來向他的聽眾描述天國的特征。可是,天國的內涵和生命力太過丰富,所以,耶穌也只好借用普通大眾都可以明白的比喻,來一點一滴地闡釋天國的奧秘。馬爾谷説:“如果不用比喻,他就不給他們講什麼”(34)。耶穌所講的比喻雖然有許多,可是,每一個比喻也只可以描述天國的一個方面而已,至於天國的全部奧秘,仍舊是一個永生的話題。 一個人皈依天主,相信了耶穌,不代表他已經明白了所有的信仰奧秘。所以,更不可以不懂裝懂,試圖向他人妄加解釋天國的奧秘。聖經裏面所記載的這些真理,儘管不是全部的真理,但是“為了我們信而得救”已經是足夠得了。也因此,如果有人説:“除非我將所有的信仰奧秘想明白了,我絕不會冒然接受信仰!”,那麽,恐怕這個人永遠都等不到皈依天主的時刻了。因為,天國的奧秘和真理,我們世人看到的只不過是一斑而已。 在今天的比喻中,耶穌借用種子的比喻來解釋天國的一個方面:那就是,她的生命力!什麽是天國的生命力呢?在耶穌看來,天國的生命力如同一粒種子的生命力一樣,它有自己生長的規律。一個農民可以決定播種什麽種子,是蘋果?是小麥?還是大豆?但是,種子的生長卻不是農民決定的。大豆的種子,只能生出大豆;蘋果的種子,只能結出蘋果。因此,在耶穌的眼裏,追求天國,其實就如同一個人培育種子,呵護生命是一樣的道理: 首先,播種的人應該關心所播下的種子。種子固然能夠自然生長,但是,土壤的質量,施肥和澆水,這卻是人們應該要做的。否則,種子再好,也只會在地下腐爛發臭。耶穌所宣講的天國固然是一件很美好,賞報很豐富的奧秘,可是,就算這樣的一個奧秘,也只有在人的關心之下才可以結出果實。當人們看不到宣講的果實的時候,就會抱怨信仰“太過保守,太過乏味”,也許應該更改一下,以便適合當代人的口味。不過,真實的原因也許並非因為信仰的內容,也就是天國的種子,已經過時,而是因為我們內心里根本沒有真正在意天國的生命力。信仰為某些人,也許只是謀生的工具;為有些人,也許只是地位的象征;為另外一些人,也許只不過是消遣的理由......儘管人們領受的聖洗聖事是有效的,但是,聖事的效果卻被遏制了。因為我們根本沒有像關懷生命那樣來關注自己的信仰。種子固然種在了我們的心田,可是,這個種子卻被放置在一個遺忘的角落。 其次,就算是培育生命,也需要

基督聖體聖血節

Image
 這個月的17日是父親節。想必唐人街的中餐館里一定是人滿為患,熙熙攘攘。子女們都希望在這一天可以對自己的父親表示一點孝心,同時,在這個繁忙的 社會中,也不失是一個家庭團聚的好機會。當然了,表達孝心的方式不僅僅只是“喝茶”而已,買條皮帶,送套衣服,亦或買一塊手錶,這些都可以讓一位父親在 “父親節”的那天笑口常開。 如果父母已經過世了呢,人們還有“清明節”來表達這份孝心。“上墳掃墓”,這是對於亡者表達尊重和懷念的最為普遍的做法。作為教友的呢,也更可以在那一天為故去的父母奉獻彌撒和祈禱。但是,我的一個朋友祭奠清明的方式卻讓我耳目一新。 在 每一年清明的這天,他和別人不同,不是去墓地獻花,燒香,而是去探望他那年近古稀的外婆。自他母親去世一直到今天,風雨無阻,在清明這一天,他一定是在外 婆家。有的朋友不太明白,所以就詢問他這麽做的原因是什麽。原來,他的母親在家裡是長女。外婆又是寡婦。所以,他母親自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操持家務,炤 顧整個家庭了。不幸的是,他的母親可能因為操勞過度而患了癌症,才五十多歲就離開了人世。母親去世之前最后的擔心,就是他那年邁多病的外婆。所以,我的那 位朋友覺得,在每一年的清明節讓自己的母親開心的不是放在墳前的那些花朵,而是外婆的笑容。雖然平日也有機會看望外婆,但是,清明這一天,他一定是要探望 外婆的。因為他覺得這才是自己對母親最大的孝心:完成她的心願! 分享到這裏,我們自然就會聯想到本主日的福音:最后晚餐。在最后晚餐中,耶 穌建立了聖體聖事。而關於這個聖體聖事,天主教和許多基督教派有著很大的分歧。我們教會相信,當耶穌説:“這就是我的身體”,“這就是我的血”的時候,麵 餅和葡萄酒就真正地成為了他的體和血。至於麵餅和酒如何成為他的體血,我們在領受的時候,如何与他的聖體聖血結合,那就是很難參透的奧跡了。不過,教會因 為耶穌的話,而堅信不疑。可是,許多基督教派則強調説,這只不過是一種象征性的行為而已。我們領受的仍舊是麵餅和葡萄酒,并不是基督的身體,所以,他們不 承認聖體聖事的真實性,也沒有感恩祭。他們稱之為“聚餐”。 在教會的神學和哲學的論辯中,聖體聖事也是一個難解的話題。 比如,我們在領受基督體血的時候,究竟是像吃東西一樣,消化吸收基督的生命呢?亦或是基督的生命從而代替我們的生命,操控着我們呢?因為如果領聖體代表基 督從此覆蓋我們的生命的話,為

天主聖三主日

天主聖三的道理是我們教會信仰的一個基石,同時,也是最難理解的一端奧跡。天主乃是三位,但是,這三位卻是一位真天主。這樣的奧跡遠遠是超越我們人性理智和經驗的。不過,教會之所以宣認這段信道,並非只是邏輯或者神哲學上的結論,而是因為耶穌的啓示和人類救恩史當中的佐證。 耶穌在啓示這段信道的時候,還告訴我們這“三位”的名字。就是:父,子和聖神。名字的存在,通常都是指向存在物的特性,用以和其他的存在區別開來。天主本來是沒有名字的,祂是“自有者”。不過,耶穌給予我們一個名字,就是為了讓我們加深對於天主的理解。加深對於天主的瞭解,其實,也就是加深對於自己信仰的認識和體會。 首先,我們看到,造成人類和玩物的那“位”天主,乃是“父”。如果人類的出現,就如同父母生育子女那樣的情形的話,那麽,我們人類的尊嚴就得到了肯定。人類,並非天主在實驗室中的一種試驗品,或者一種錯誤的實驗品,一種巧合甚或錯誤。祂創造我們的過程就如同是父母生育子女的過程。因為祂是我們的“父”。 看一看那些初為人父,初為人母的人,我們就可以明白天主為“父”的更深層含義。身為父母的人,在孩子誕生之前,可以説是充滿了期盼和希望。將要誕生的孩子,將會是他們夫妻生命的延續,也是他們生命的結晶。他們可以為了孩子的將來,可以放棄工作,遷徙到遠方;他們可以為了孩子戒掉一些畢生的習慣,戒酒,戒煙,戒毒...當孩子誕生之後,雖然孩子還不能夠和父母溝通,更不能理解父母的愛心,苦心,但是,每一位父母都是這樣無怨無悔地繼續付出。在父母的眼中,這個新誕生的生命不只是人世間的隨便一個小生命而已,其實,這就是父母自己的生命。 如果人世間的父母尚且如此珍惜自己的子女,那麽,當“天父”創造人類,給予我們生命的時候,是不是更加富於愛情和關愛呢?在舊約中,特別是在先知書中,天主經常用父母之愛來形容祂對於人類的愛情:就算母親忘記自己的嬰兒,我也不會忘記自己的子民!這,就是那位創造我們的天主,我們的神!祂絕對不是宇宙中的一種模糊的力量,我們也不是生物進化的結果,亦或分子偶然的組合,我們是祂的子女,而天主就是我們的父母。這樣一種關係,也就是每一個人人性尊嚴的最深的基礎。 其次,當人類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開始變得一天一天的獨立,我們開始用自己的眼光和觀點來認識,理解這個世界。所以,所謂的“罪惡”就成為人類生活的一部分,因為任何嘗試都是要付出代價,並且帶有一定的危

聖神降臨節

Image
聖神降臨節乃是教會成立的日子。教會的成立有賴於耶穌基督賦予的權威和神恩。所以,宗徒以及門徒們領受聖神,其實就是領受耶穌所托付的權威和能力。“你們領受聖神吧!你們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得赦免;你們存留誰的罪,誰的罪就得存留”(若 20 : 23 )。 赦罪與否的問題,代表着一種權威。在這裏,耶穌授予門徒們一種來自於天上的權威。這個權威包括兩方面:赦免或者寬恕罪過和存留或者判定人的罪過。赦罪和定罪的權威不可獨立存在。這兩方面乃是相輔相成,彼此不可缺少的。可是,許多時候,人們在這句話中看重的多數是“存留”誰的罪過,而忽略了如何“赦免”罪過的問題。 在我們的經驗世界中,設想一下,究竟是赦免一個人的罪過容易呢?還是存留,或者説定一個人的罪過容易呢?答案很清楚。定罪遠遠容易過赦罪。因為定一個人的罪過,只要外在的證據充分,結果就可以出來;但是,赦免一個人的罪過,卻要訴諸一個人的內心和意向的問題。或許因為如此,人們在生活中都喜歡替人“定罪”而不喜歡赦免他人的過錯或者罪過。 當然了,這裏的“赦罪”并不是刑事上的赦罪概念,而是一種關乎永生,訴諸靈魂的行為。罪過的赦免並不能簡單地藉著權威和權力實現,而是一個人真心的懺悔和聖神的果實。比如,教會中的告解聖事,也是透過聖神賦予神父的權力和懺悔人的悔改行為完成的。沒有真心的悔改,就算是教宗也不可機械式地赦免一個人的罪過。 既然真心的懺悔是人們得到罪赦的關鍵,那麽,一個人如何才能夠幫助另外一個人做到真心懺悔呢?這就是門徒們在聖神降臨日所領受的“語言之恩”。 所謂的“語言之恩”在我們傳統的道理中經常被簡單地解釋為一種可以操萬國方言的能力。可是,今天再仔細地,更深入地思考一下這個問題,似乎沒有那麽簡單。宗徒們當日的宣講帶來幾千人的皈依。也就是説他們的話打動了幾千人的心靈深處。一個人想要打動另外一個人的心靈,難道只是“嘴皮”上的功夫嗎?是不是説,你學了英文就懂得如何說服一個英國人了呢?還有,在父母和子女產生誤會,夫妻之間造成不合的時候,有多少次是因為語言不同造成的呢?所以,真正的“語言之恩”絕對不僅僅是一個“多說幾門外語”的問題,而是一種可以打動人們心靈,感化人的能力和恩寵。在生活經驗中,我們特別清楚,那些曾經讓我們流淚悔改的話,通常不是什麽漂亮的哲理或者高調,而是出自真誠的關心和愛的語言。所以,在我們的內心因為困惑而感到抑鬱

耶穌升天節

在我們中國的文化中,“升天”一詞為我們並不陌生。許多佛教和本土的神話故事中,經常會提到一些聖賢成仙升天的神話傳說。在成語中,還有“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的說法。當然了,我們今天所慶祝的耶穌升天節並非只是一個遠古的傳說而已,它的確是一件歷史中的事實。 說到耶穌升天的歷史性,其實又會關聯到耶穌複活的歷史性。耶穌的奧跡都是彼此相聯的,否認了其中一個,其他的也就沒有辦法成立了。其實,教會的所有信條也都是息息相關的。如果一個基督徒只是接受部分的道理,或者只是相信部分的信條的話,那麽,他就不可以稱為一個真正的基督徒。在過去的時候,也就是所謂的異端。 關於耶穌升天的歷史性,聖經中沒有花費太多的筆墨去描述。所有的證據就是耶穌的宗徒們和他們的傳人。這些人生活的見證就是對於耶穌升天,以及所有奧跡最為有力的佐證。既然如此,今天的我們也不必將精力浪費到這些無謂的“護教”辯論之上,因為信仰和靈魂的拯救并不是靠著證明和邏輯來實現的。 不過,在耶穌升天的這個事件上,我們可以看到基督徒信仰的整體圖像。“升天”事件,無論是在當時的文化背景中,還是在我們中國的文化中,都是代表着一種功德的圓滿。當然,耶穌所做的一切不可以用“功德”來描述,可是,升天也恰恰是標誌着他救贖工程的完滿成功。在人性的常識中,當一個人功德圓滿的時候,也就是他要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了。人類的世界是一個魚龍混雜的世界。有好人,也有壞人。有喜樂,也有悲哀。有真情,也有假意。有美德,也有邪惡。這樣一個充滿了變化無常,喜怒哀樂的世界,通常都是人們愛恨交錯,甚至曾經傷心的地方。所以説,對於一個修行到達圓滿,或者使命徹底完成的人,天主給予他最大的賞報,就是令其升天,離開這個無常的塵世。因此,在教會很大的一段歷史中,人們都特別推崇“出世”的思想。出世思想的果實就是隱修士的誕生。隱修士之所以“不食人間煙火”,就是為了脫離俗世的荒誕和虛無。那麽,拯救這個世界的方式,也就要靠著一種神性的,相反俗世的生活態度去警醒人們,令其悔改。 可是,如今的社會似乎不能認同這種完全“出世”的生活態度和價值。一個人與世無爭,與世隔絕,真的就絕對優越過千千萬萬在俗世中備播勞碌的俗人百姓嗎! 幸運的是,耶穌並非鼓勵人們去度一種絕對的“出世”的生活。所以,他在自己離開世界的時候,同時交付給門徒們一項“入世”的使命:你們要向一切受造物宣講福音(16:15)。既然是要宣講福

是我選擇了你們(若15:16)

最近經常聽到一些朋友在談論買賣房屋的事情。什麽價格了,風景了,管理費了等等。說得是津津樂道。有的時候真的會以為身邊的人全部都變成地產商了。也難怪,如今加拿大的地產市場格外火熱,利息也沒有狂升,人們似乎都想從中得利,唯恐錯過機會。雖然許多時候,都是聽到一些“喜遷新居”的好消息,但是,偶爾也會露出一些不盡人意的壞消息。新房出現了問題,爛尾樓,房屋詐騙等等,很是煩人。 房地產市場熱了,市場大了,也就意味着人們的選擇更加多了。在我們的經驗中,“選擇”越多,那麽,結果似乎就越好,因為你可以挑揀,比較的東西多了!許多情況中,的確如此。可是,這條規律在一些重要的人生問題上,似乎並非如此。比如,買房,結婚,找工作等。如果只有一間房可買,只有一個人可嫁,只有一份工可作,那麽,這就不是選擇。因為選擇至少是在兩件事情之間的比較和決定。許多房子可買,許多人可嫁,許多工作都可以做,這種“任君選擇”的情況聽起來的確很是吸引人,不過,事實上許多人在這些亂人眼目的多重選擇中,最終選擇的往往不是最好的,而是最差的一個。為什麼么?因為選擇不僅僅帶給我們更多可走的路,也同時帶給我們一定的阻力和矛盾。例如,一個小孩子牙牙學語,剛剛學會說話的時候,你問他們什麽,他們就會説什麽。因為小孩子的本性是誠實的,他們的本性是單純的,沒有第二種選擇。可是,當父母因為他們説:“我攷試不及格”而懲罰他們的時候;當朋友因為他們説出真相而排擠他們的時候,他們的本性中就被人載入另外一種選擇:撒謊。什麽時候應該撒謊?什麽時候應該説真話?開始的時候,孩子們還有的選擇,可是,時間久了,他們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該說真話,什麽時候不應該撒謊了。其實到最后,小孩子那種誠實的本性就被徹底壓抑,淹沒了。 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也用“選擇”一詞來定義門徒和他之間的關係。“是我選擇了你們”...我們知道,耶穌對於我們的選擇,意味着對於我們的愛。選擇,就意味着在兩者之間做出的取捨和比較。耶穌説“選擇”我們,究竟是在我們和什麽之間的比較呢? 我想這個問題,耶穌已經回答了。“人如果為自己的朋友捨掉性命,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了”(13)。為什麽這個愛情如此偉大?就是因為這個人可以在自我和朋友之間,選擇朋友,而放棄了自己。人性的選擇之所以困難,就是因為許多時候涉及到“自我”的問題。當人時時事事選擇“自我”的時候,許多高尚,美好的東西都會化為烏有了。見義勇為?

葡萄樹的比喻(若15:1-8)

Image
在耶穌的時代,種植葡萄就如同中國人種植穀麥一樣普遍。每一個男男女女都十分熟悉葡萄園的情形,都知道葡萄樹的成長過程。所以,如果借用葡萄樹來隱喻一些道理,恐怕是再合適不過得了。 舊約的時候,以色列子民經常被喻為雅威的葡萄園。在新約中,耶穌則將自己比喻為葡萄樹(而不只是葡萄樹的根而已),而我們所有信從他的人,則是葡萄樹的枝葉。一株葡萄樹包括樹根,樹枝和樹葉,是所有這些的總和。葡萄樹的存在,只有一個目的:結葡萄。因此,這個目的也是樹根,樹葉和樹枝的最終目的。可是,當一棵葡萄樹成長起來的時候,不是每一個樹枝都走向這個最終目的的。記得很多年前,我曾經幫人看管過葡萄樹。在那裏也學到一些管理葡萄樹的知識。一棵葡萄樹要想結出最多的果實的話,就一定要剪枝。因為那些不結實,只是瘋長枝葉的所謂的“野枝”,通常都長得很快,而且,枝葉繁茂,壓過那些帶有果實的樹枝。所以,如果園丁不能夠及時地剪枝的話,這些野枝不僅會吸收,浪費掉所有的營養,而且會壓過那些結實的樹枝,令其窒息萎縮。那麽,這樣下去的話,整棵葡萄樹就會成為一棵鬱鬱蔥蔥,枝葉繁茂的,不結果實的野葡萄樹了。 作為農民的耶穌自然也十分清楚這個道理,所以,他也告誡我們這些跟從他的人:“ 凡在我身上不結實的枝條,他便剪掉;凡結實的,他就清理,使他結更多的果實(15:2)”。 如此而言,“結果實”就成為我們所有基督徒最終的人生目的,也成為我們人生的意義所在。“結果實”這個目標,我想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接受。但是,一個枝條結果實的過程,細究起來,恐怕不是每一個人都喜歡的了。如果我們留意的話,當耶穌說到天父去“剪枝”的時候,他不只是剪掉那些野枝,而且還要修剪那些好枝條。因為就算是好的枝條,如果任其蔓延的話,最終也會成為徒有其表的野枝條。所以,結果實的過程,其實就是意味著你要犧牲掉一些看似繁茂,實則無謂的枝葉。否則,所有的營養和精力都會浪費在這些華而不實的茂盛上,最終一無所獲。 但是,一條樹枝,從中被人斬斷,這樣的過程並非是一種愉快的經驗。如果枝條可以選擇,可是說話的話,那麽,它們也許會拒絕這種疼痛的結果實的過程。如此,在這個葡萄樹和個別的枝條之間就會出現一種“目的”上的衝突:為整個葡萄樹而言,結果是就意味着要犧牲一些不必要的枝條,無論它們看起來多麽繁茂都好;可是,具體到每一個枝條,就算是那些好的枝條,每一個都想成為這棵葡萄樹上結實最多,粗壯有

耶穌善牧

Image
“善牧”這個稱呼,在我們的教會內一直都是保留給主耶穌基督自己。雖然説教會內的許多牧職人員也可以稱為“牧人”,但是,真正能夠稱得上“善”字的,確實是鳳毛麟角。為什麼成為一個牧人比較容易,但是,成為一個“善牧”卻是如此困難呢?其原因就是在於“善牧”的標準不是隨便任何一個牧人都可以達到的。 耶穌在今日的福音(若10:11-18)中,以自己為牓樣,為我們解釋了作為善牧的標準。概括來說,有三個標準:第一就是,善牧應該具備,擁有為自己的羊群犧牲的決心,甚或犧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辭。“善牧為羊捨棄自己的生命”(10:11)。記得在《創世紀》一書中曾經有這樣一件事。原祖父母在犯罪之後,罪惡就進入了人類的世界。所以,手足相殘就成為人類的第一宗罪過:加音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弟弟亞伯耳。當天主詢問他,他的弟弟在哪裡的時候,加音就說出一句話:“我不知道,難道我是看守我弟弟的人嗎?”(創4:9b)。這句話,其實就是對於因為罪惡而被破壞的人際關係的經典表達,換句話説,就是:關我麼也事?他是死是活,我怎麽知道? 在今天這個社會里,對於類似這樣的回答,我們并不感到陌生。人們的良心也是因為這句話而找到自己的安慰:我有不認識他,關我什麽事情?如果有人讓我們為非洲的饑民感到內疚,為環境的破壞感到負責,為社會的風氣感到不安的話,我們肯定會覺得他有些聳人聽聞,誇大其詞。可是,如果你身邊的朋友需要你的時候,你卻沒有時間;如果你的孩子孤獨,迷惑的時候,你卻沒有開導陪伴他們,那麽,這個時候是不是也可以用這句話來搪塞呢? 其實,當加音説這句話的時候,他並非是要陳明兄弟之間的關係如何,而是在掩飾自己的罪行。我們時常引用類似的話來開脫自己,只不過是為了掩飾我們內心的虛偽和冷漠而已。那些聖人之所以不同於常人,就是因為他們具有一顆悲天憫人的愛心。他們去關愛別人,不僅僅是為了工資,為了迴報,或者義務,而是因為別人需要他們的愛。一個放羊的牧人要為羊群捨棄自己的生命,在有些人眼裏看起來莫名其妙:哇!值不值得為幾隻羊去死啊?不就是幾隻羊么!所以,問題的關鍵就在這裏:如果你只是當他們是一群羊,一群讓你賺取工資的動物的話,的確,為這麽一群低級動物而死,不值得。但是,在天主眼裏,我們並非只是“一群”受造的高級動物而已。他把我們視為朋友,視為他的子女。所以,他才要為我們而死。他才能夠為我們而死。如果你的家人只不過是你養兒防老的養老金

複活的顯現:關於希望

Image
根據聖經記載,耶穌在複活之後,並沒有即刻離開人世,而是不斷地顯現給他的門徒們,堅強他們的信仰,托付給他們不同的使命。本主日的福音中(路24:35-48),耶穌再一次顯現給他們。只不過,開始的時候,他們並沒有認出來耶穌就是他們的主,所以就感到特別的驚訝,以為是看到了鬼神。宗徒們的這種想法,並非是什麽褻瀆的表現,而是人之常情。人們對於那些不可以理解的力量,通常都會關於“鬼神”的稱呼。 耶穌似乎已經習慣了門徒們這種經驗,不知所措的反應。所以,為了證實自己的身份,就伸出自己的手和腳讓門徒們看,並且還和他們一起吃了些食物。我們知道,耶穌每一次顯示自己的釘痕和傷口的時候,也就是勾起了門徒們對於一段愛情故事的迴憶。這樣一段美好的迴憶足以證實眼前的這個人,就是為他們出生入死的主,基督。 其實,耶穌每一次的顯現,都是在有目的地培養門徒的信心,並且讓他們可以重拾希望,振作精神。因為將來的人類救贖工程,恰恰就是藉著這些人傳播出去的。然而,眼下的這些門徒,個個都是喪失了鬥志,失望灰心。面對這麽一群軟弱平凡的門徒,耶穌用他充滿仁慈的愛心,循循善誘,一點一點地準備他們去接受聖神,也就是天主的全部能力。 耶穌的做法特別符合人性。可以想象,門徒們在失望的時候,就是感到迷茫,不知所措的時候。一個人迷路了,有什麽辦法可以讓他走出迷茫,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嚮呢?有經驗的人告訴我們:一個人迷路的時候,找到方嚮最好,最快的方法,就是順著原路回到起點。這個道理聽起來似乎十分簡單,可是,許多時候人們卻不太相信這個方法。人們寧可相信自己的直覺和感覺,也不願意很“沒有面子”地回到起點,重新開始。可是,就是因為如此,一個人的路是越走越錯,越走越遠。 門徒們迷失了,所以,耶穌才“開啓他們的明悟,讓他們明白經書”,重新解釋給他們,為什麼自己要受苦,死亡而後複活。這些事情雖然都已經過去了,可是,就是因為門徒們不明白,也不願意接受這樣的一個過去,這樣的一種現實,所以,他們對於將來也感到迷茫和失落。當一個人無法完全接受自己的出身,自己的過去,自己的現實的時候,他也很容易對將來感到迷茫,失落生活的方嚮。所以,找到希望的地方不僅僅是在將來,也是在接納過去的過程中。 這個方法,在今日的心理學中似乎十分的流行。所謂的“舊時的陰影”不能夠抹去的話,將來也會變得模糊不清。所以,許多心理醫生在醫治病人的時候,首先就是走近他的過去,讓他

救主慈悲主日

Image
如今每一年復活節後第二主日都被稱為“救主慈悲主日”。這個特別的日子乃是前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為了推廣“慈悲敬禮”而指定的節日。教宗本人曾經特別地熱心敬禮救主慈悲。為此,他還特別頒布了《丰富的慈悲》通諭來闡釋天主的仁慈和悲憫在人類救恩史當中的作用。 教宗之所以可以這樣做,並非是空穴來風,或者標新立異。自從傅天娜,這位“慈悲的宗徒”接受到天主的啓示之後,她就畢生宣揚天主的慈悲。在她的日記中,她講述到人應該如何去獲得,祈求天主的慈悲,然後,如何去堅信這樣的慈悲,最后,又應該如何去藉著血肉之軀宣揚這種慈悲。 天主的慈悲在今天得到教會特別的重視和宣揚,乃是因為教會意識到“慈悲”在宣傳福音,拯救人靈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天主的聖言是生活的聖言,教會也是一個生活的教會,因此,在不同的時代里,教會的福傳都有不同的側重點和特征。有的時候,教會特別宣揚苦修的精神,有的時代則是著重貞德,而如今這個時代里,教會要讓人看到天主是如何慈愛和悲憫的一個神。 其實,“慈悲”這一個中文繙譯,乃是借用了佛教的一個術語,但是,也可謂恰如其分。所謂的慈悲就是指帶給人快樂,將人從苦難中拯救出來。這樣,“慈悲”一詞就包括了“慈愛和悲憫”兩層含義。慈愛的心,人皆有之。但是,一顆悲憫,悲天憫人的心,卻是要靠修行得來的。 耶穌,作為教會的“頭”,和宗徒們的師傅,他自己就首先做到了慈悲二字。這樣的例子在新約中不勝枚舉。今日的福音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耶穌在複活之後曾經不斷地顯現給宗徒們。不過,其中有一個門徒,就是多默,在第一次顯現的時候沒有在場。所以,情理當中的事,就是抱以懷疑的態度。可是,多默這個人似乎還帶有些頑固的性格:“除非我看到他手上的釘空,用我的指頭探入釘空,用我的手探入他的肋旁,我絕不相信”(若20:25)。多默這樣説,道出了“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的人之常情。他要“看”到,“摸”到耶穌,才會相信。否則,無論多少人看到了,他都不會屈服的。 過去的時候,多默總是在一些神父的講道中成為反面例子的典型,成為“不信”的首犯。其實,多默的這種做法,在一個正常的人性角度下來看,沒有什麽不對的,無可厚非。但是,多默的這種驗證的方法,或者説“不見不信”的態度,在人生的一些大的問題上,是不太實用的。耶穌的顯現,乃是肯定天主對於人類的愛情和許諾。而這樣的愛情,是“看”不到,也“摸”不到的。生活中,我們無論是平凡人,還是叱

Easter Sunday

Image
Today, the whole world is celebrating the resurrection of Jesus Christ, Easter. Even those non-believers could also tell something about the story of Easter. And, we Catholics are celebrating this once a year for centuries from the early church. The week before Easter, we call it Holy Week, because it commemorates the passion of Christ. In the Holy Week, we say that we die with Jesus in a mysterious way, and come to new life with him on Easter, that is, today. But, my question is, my dear friends, do you really feel the Newness of your life? Do you really come into a new life with Jesus Christ? Most of time, we have to confess, there is not much of feelings. If that is the case, it means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in our belief then. What is the reason or the cause then? I could share with your a real story of mine. My cousin almost lost his life in an accident two years ago. He was sent to the hospital and the doctors acclaimed his death. But, on the half way home, he come back to co

聖枝主日

Image
每一年的聖枝主日就是標誌着聖周的開始,也是我們再一次反省生命和信仰的機會。教會的禮儀,雖然每一年都是一樣地循環着,但是,每一年的內容卻是不同的。因為,每一年慶祝同一個禮儀的人,就是我們,已經變得不同了。這就如同是聖經對於我們的啓示一樣,雖然是同一個內容,同一篇章節,但是,十幾年前和今天看起來,其感想絕對不會相通的。不是聖經變了,而是,我們自己變了。 耶穌也曾經是我們當中的一位。是一位有血有肉的人,歷史中的人,可以感到生老病死的人。既然是人,那麽,他對於世界的認識,對於自我的認識,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歲月的變遷而變化的。 所謂的聖枝主日,如今也稱為主的苦難主日。因為,今天我們紀念耶穌進入他苦難的日子,也是他踰越奧跡的開始。聖經中關於聖枝主日的福音,無論是榮進耶路撒冷的篇章,還是耶穌山園祈禱的部分,都顯示出來一個共同點:在面對這種救世使命的時候,耶穌曾經經歷了一種抉擇的痛苦。換句話說,也是他做出選擇,做出決定的時刻。 信仰告訴我們,在耶穌之內,既有神性,也有人性。人性的部分,讓耶穌踟躕不前,讓他在山園祈禱的時候戰栗流血;而神性的部分,卻讓他堅持自己的使命,有勇氣對父説:“不要按我的意思,而是要按照你的意思成就”(谷14:36)。這樣來描述耶穌的抉擇,似乎有一點輕描淡寫的味道。可是,事實當中,耶穌的這個決定並非這麽清晰,也並非這麽容易的。 如果用一個現實的比喻來描述的話,這就好像一個父親突然知道自己身患絕症。醫生給他的建議只有兩個:一是接受所有的痛苦的治療過程,化療,電療等,但是,仍然不能夠保證在所有的療程之後,他的病可以完全痊癒。不過,至少有一半的希望。另外一個選擇就是,不要再去理會,放鬆自己,開心地走完剩下的時間。在這樣的情形下,許多病人都會質疑第一種選擇的可行性:如果我在經歷了那麼多的痛苦之後,仍然還是要死去的話,我又何必讓自己走的那麽辛苦呢?第二種選擇聽起來沒有那麽嚇人,因為,至少在病發之前似乎不需要受太多痛苦。也許,就像許多病人希望的那樣,中間會有什麽奇跡發生,自己的癌症會突然好起來呢!當然了,這樣的奇跡畢竟是少而又少啊! 但是,現實中的選擇沒有完全,絕對自由的。也沒有完全孤立的選擇。那位生病的父親,也像其他人一樣有這樣的思想鬥爭,但是,他必須要選擇接受治療,就算是受盡痛苦,只能獲得一半的希望也好。為什麼呢?因為他還有三個需要他的孩子,和一個懷

聖母領報

Image
聖母領報的節日是教會中一個重要的慶節。這個節日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它和耶穌基督的奧秘是息息相關的。在聖經裏面,所有關於聖母的奧秘都是在耶穌基督的奧秘基礎之上成立的。每一個聖母的事跡其實也是在間接地肯定我們對於耶穌的信仰。 關於歷史中這個節日的歷史背景,我們不必多說。已經有許多資源可以隨處看到這個節日的演變過程。不過,由一個常人的角度,我們可以再一次重新發掘這段奧秘的意義。 首先,聖母領報就是為了說明耶穌在世生活的開始。那麽,耶穌作為天主子,為什麼一定要經歷九月懷胎,體驗人世間所有的一切呢?其實,聖保祿宗徒的話似乎就可以解釋“為猶太人,我成為猶太人;為希腊人,我成為希腊人”。人,是一種複雜的存在。他有自己的個性,靈魂和自由;有喜怒哀樂,有七情六慾。人不像一台機器或者電腦那樣,可以被寫好的程序所控制。他的行為充滿了變數和未知。先不要説如何控制他人,就算我們自己,自己的性情,情緒和感覺,也都是一生所掙扎的問題。那麽,拯救這樣的一種人類,天主的方法最為實際,也是最為真實誠懇的。他“屈尊就卑,降生成人”。人的生命始於受孕的時刻,耶穌基督的救恩也就自這一刻開始。人的標記,就是為生死所限,那麽,耶穌的救恩也就自生命的開始而啓動。 聖子“降生成人”,這樣的救恩方式為人而言是極為方便的得救道路。因為,人和天主之間的界限從此消失殆盡了。天主已經不再是“不知人間煙火”的神,而是一位可以感受人生的天主。換句話説,就是“理解”。理解,乃是一個人交朋友,組織家庭,愛一個人和幫助他人的必要條件。有了理解,天涯可以“若比鄰”;沒有理解,一家人可以“形同陌路”。不過,許多時候,人生諷刺的事實就是,我們對於外在的朋友,“面子上”的朋友都特別注意,理解他們的習性癖好;但是,對於身邊的人,家人,子女,父母,配偶,許多時候反而連什麽時候生日,喜歡什麽口味都不記得。如此,家庭中時有一些不情願的爭吵,不體面的傷害也就不足為奇了。因為不是生活在一起就自然理解對方了,理解並非只是靠得時間積累,更加靠得是關心的多少。有心之人,一天就可以讀出內心;無心的人,就算綁在一起一生一世也是枉然。“我是看著他長大的,他想什麽,我會不知道?!”“我們一起生活了30年了,你不說我也知道”...許多時候,話是這樣説出來的,可是,事實呢,卻是大相徑庭。 其次,聖子降生,為什麼要選擇瑪利亞,這位童貞女作為他的母親呢?當然了,這最

审判亦或拯救?

今天的福音,其內容特別丰富。我們只能捕捉一點來分享福音的奧秘。這一點就是關於耶穌將生成人的目的的問題。耶穌之所以將生成人,目的很清楚,就如同他所說的一樣“不是為審判世界,而是讓世界藉著他而得救”(3:17)。耶穌為何要特別強調和區分他降世的目的呢?就是因為不同的目的就會帶來不同的後果。審判世界,不需要愛情;而拯救人類,則是非愛情不可。審判的結果,就是為了區分善惡,變出黑白。而拯救的結果呢?是讓人由黑變白,棄惡從善。審判這個世界,耶穌就不需要來到世上,費盡周折,因為他在天上也可以看清楚人的是非黑白。他之所以還要費事來到人世間,就是為了把人領出罪惡的黑暗。 在經驗中,其實我們也體會到:審判一個人遠比拯救一個人或者幫助一個人容易得多。比如,鄰居的兒子嗜賭成性。許多人的反應就是“真沒有出息!敗家子一個!”其實,這句話就連傻瓜也知道怎樣說出口。但是,如果那個嗜賭成性的男孩子是自己的兒子的話,恐怕反應就截然不同了。真正愛他的父母絕對不會袖手旁觀,只是在那裡評頭論足的。他們絕對會不惜一切代價幫兒子戒掉這個毛病。為什麼呢?因為他是你的兒子,你愛他。指出一個人的錯誤,人人皆可做到;但是,在指出錯誤之後,還能夠幫其糾正,那就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得到的了。 耶穌降生的目的既然是為了拯救人類,那麽,作為基督徒的我們,我們作人的目的也就清晰可見了:不是為了批評他人,而是為了幫助他人。 人無完人。是人就會犯錯誤。所以,錯誤也是我們生活的一大部分,作人的一大部分。因此,如何對待他人的錯誤,這就決定了我們和他人的關係如何。有的時候,不是説你心裡愛人就夠了,你的愛在沒有成為現實,沒有表達出來之前,是毫無意義的。只有付諸實行的愛,才是真愛。因此,正確地對待他人的錯誤,也是我們實際愛人的表達。 比如説,你的兒子或者孫子説粗口,你的反應是什麽呢?人之常情,沒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粗俗放蕩,因此,自然的反應就是反感。“收聲!你這個縗仔!從哪裡學來的!”可是,這句話聽起來就是一句單純的批評和判斷。孩子聽到這句話之後,絕對不會立刻改過的。但是,如果用另外一種方式:“孩子,如果有人對你説粗口,你覺得舒服嗎?你不希望他人這樣對你吧!” 這樣的“批評”就是一種幫助,因為孩子感受到了你的愛心和理解。 另外一個例子,比如,撒謊。小孩子,幾乎個個都撒謊。呵呵!成年人似乎也不例外。上小學的兒子回到家,告訴他父母,自己期

耶稣清潔聖殿

聖殿或者教堂乃是一種信仰和宗教的標誌。穆斯林的教堂,佛堂,基督教的教堂和天主教的聖堂,從其外表就很容易區分出來。但是,一個聖殿雖然代表了信仰,但并不能等同一個信仰,也並非信仰的全部。 在今天的聖經裏面,我們看到有兩種聖殿的存在。一種是舊約時代的聖殿。到耶穌那個時代的時候,舊約的聖殿已經失去了其開始時候的純潔。聖殿裏面雖然人來人往,熙熙攘攘,但是,卻是一群生意人和商販。換句話説,那個所謂的聖殿裏面的人,他們雖然來到聖殿,並非是為了朝拜天主,而是因為他們可以從中獲利。為他們來講,聖殿就是做生意的地方,就是賺錢的地方。這樣的一群人聚到了一起,但是不可以被稱為“天主的子民”因為他們聚在一起不是為了光榮天主,而是為了共同的利益:金錢。耶穌曾經說過,“人不可同時侍奉天主,而又侍奉財帛”。地方固然是天主的,但是,人心卻是屬於金錢的。這樣的團聚怎麽能稱為“天主子民”,最多是一群烏合之眾而已。 因此,耶穌才憤怒地將這幫人,像驅趕牛羊一樣,用鞭子把?,他們趕了出去。當人們質問他“憑什麼這麽做”的時候,耶穌説“我能在三天之內,重建聖殿”。這就是另外一種聖殿。耶穌的意思就是説,你們拆毀這個像賊窩一樣的聖殿,這樣的一種信仰外殼,那麽,我會在自己的踰越奧跡中(三天)重新建起。耶穌所建立起來的是一種真正的聖殿,因為藉著他的複活,人們不再癡迷於過去所謂“聖殿”的信仰,而是找到了真正的信仰。我們的心,就是“聖神的宮殿”。人侍奉天主的地方,不是在哪座山上,而是用“心靈和真理”來朝拜天主。 如果耶穌所建立起來的聖殿,也就是信仰是一種訴諸心靈的信仰,那麽,我們應該以怎樣的態度去進入這個聖殿呢?許多青年人不喜歡去教堂,除了如今的社會環境影響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無法在教堂中感受到一種“生活”的東西。大家雖然坐在一起,可是,並非就組成了一個有靈魂的團體。你我素不相識,也漠不關心的話,這樣的一個團體是死氣沉沉的。教堂的建筑,無論如何宏偉和壯觀,都不能給予人心所需要的東西。人心所需要的東西,還是需要從人心中去尋找答案的。 但是,說起人心,又怎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呢?人心裏面,簡直就是包羅萬象。對於乞丐的憐憫,出自人心;對於妯娌的寬恕,出於人心;對於丈夫的諒解,也是出於人心;但是,背後說人壞話,誹謗嫉妒人的,何嘗不是來自人心;見死不救,落井下石的,不是照樣來自人心;偽善欺人,惡語傷人的事情也不就是來自於人心

四旬期第二主日:耶穌顯聖容

四旬期的第一個主日是關於悔改的要求。一個人接受信仰的第一步就是先要悔改。但是,悔改的路,並非一條容易,舒服的路。許多人都不願意再接受“悔改”的呼籲。特別是在今天,對和錯的問題幾乎都被簡化成了“生活方式”的問題。沒了對和錯的區分,當然也就沒有罪過的說法了。沒了罪過,自然悔改也就無從談起了。 其實,耶穌的門徒在初期跟隨他的時候,比我們現在也沒有輕鬆多少。許多門徒,包括十二位宗徒在內,雖然日日跟隨着耶穌,但是,各懷心意,瞻前顧後。耶穌看到門徒的軟弱,并沒有像常人那樣大加斥責,輕視看低他們。他是一位良師,也是一位益友。他懂得如何循循善誘,讓自己得門徒一天一天,一點一點地成長起來。所以,在走向耶穌撒冷的途中,他在山上顯示出自己光榮的一面。耶穌這麽做,就是為了一個目的:堅固門徒的心,給他們一最后的希望。 “希望”在我們的教會中被視為一種德行。与信和愛併列。但是,我們日常的信仰生活中多數論及信德和愛德,而很少有機會論及“希望”之德。 記得有一次和一些朋友到一間寺廟參觀,在園子中看到有一個所為的許願池。池中丟了許多硬幣。這些都是拜佛的香客們許願的時候丟下去的。朋友中有幾個人也順手丟下了幾個硬幣。由於好奇,我就問那幾個朋友求的是什麽?幾個人的說法幾乎沒有多少區別,“求財”,“去病免災”。雖然他們都是信佛的,奇怪的是,沒有一個人求的是“成佛”,或者“升天”的願望。 這個正讓我想起我們教會的道理。教會之所以將人人都有的希望視為一種“德行”,就是因為基督徒最大的希望就是相信和渴望耶穌所許諾的一切,也就是天主之國。然而,我們對於世間萬物有諸多的希望,例如,希望健康,希望美貌,希望無病,希望生財等等。可是,對於自己整個的人生,甚至永生,是否也有同樣的希望呢?也許許多人並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耶穌説:“你們求,就得以得到”。這句話不是比喻,而是一種承諾。但是,如果“永生”,“意義”和“價值”從來不在我們的希望之列的話,這些又怎會憑空實現呢! 希望之所以不同於信德,就是因為除了相信天主的許諾之外,還要有情感和願望,也就是情緒上,感覺上的認同。人是一種有感官動物。如果一件事,我們只是理智理解,是不會產生任何行動的。支配行動的,除了人的理解之外,更加需要情緒和感情。當我們看到一個人憤怒的樣子時,我們就可以從反面知道情緒的作用了。如何做基督徒的道理,也許人人皆知,但是,如果沒有一種希望,喜歡,

四旬期第一主日:悔改,信從福音

悔改和信從福音的主題,在常年期的主題中也曾經論及過,不過,我們今天由一個新的角度來看此主題。 教會的四旬期是讓信徒特別準備自己的時期。耶穌的複活帶給我們一個新生,但是,新生命的開始不會憑空發生。那是需要有心地準備才可以做到的。說到準備,那麽今日的福音主題就涵蓋了兩種最好的準備方式:悔改和信從福音。這兩種準備的方式是否具有關聯呢?我們個別看一下就可明白。 首先,什麽是悔改?悔改不只是簡簡單單地一句“對不起”而已。它包括更多的內容。比如,隨便設想一下我們日常最為喜歡的一件東西。應該是你最愛的,例如,玩具,衣服,化妝品,汽車,電腦等。可是,突然有一天,你的朋友將它弄壞了。在你大發脾氣的時候,他肯定會説句“對不起”。可是,這個時候的對不起好像沒有什麽補償作用,因為你所喜歡的東西還是壞了。除非他後來又給你補償一件一模一樣的,也許,你最終才可以釋懷。 再比如更加嚴重一點的。一個人醉酒駕車,撞死一人。然後,他對死者的家屬説對不起。這個時候,也許更加會激怒家屬:“我的兒子死了,難道你一句對不起就完了嗎?” 這些情況下,“對不起”三個字之所以顯得微不足道,乃是因為“對不起”并不能補救你帶給別人的傷害。有些東西是沒有辦法補救的。 其實,許多時候,東西壞了,可以換新的。人“壞”了,該如何補救呢?天主不可能重新再造一個人和他一模一樣。所以,“壞”人的唯一補救方法,就是將來變好,或者改良。沒有這種將來的改良,道歉是沒有用的。正因為如此,那些酒鬼,賭徒的道歉一文不值就是這個原因。他給你道歉完了,立刻又恢複舊貌了。久而久之,他的道歉在我們的耳朵聽來象是一種“糊弄”和諷刺。 既然如此,真正的悔改也不應該只是道歉而已。而是包括更改的行為。沒有更改的道歉,為天主近似一種侮辱。就如同一個人左手打人,右手道歉一樣。 分享了悔改的含義,在看一下“信從福音”是什麽意思。天主的福音,其實,就是愛。因為天主是愛。那麽,信從福音,就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勸人去愛。沒有愛德行為的信仰,如同雅各伯所說的一樣“是死的”,因為就連魔鬼也有這樣的信仰。 可是,人應該如何去愛呢?生活中,我們發現:愛人的最大困難不在於愛得多少的問題,而是,在於許多時候,我們的愛反而成了他人的“毒藥”。這一點,我想許多身為父母的都有些許同感。在你為子女含辛茹苦的時候,你得到的回應不一定是感恩和欣賞,有的時候卻是逃避或者怨恨。出現這種情

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

本主日的福音中,聖史馬爾谷又給我們記載下來耶穌所行的一個奇跡,就是醫好了一個哥法翁的癱子。這個癱子應該算是幸運,因為他雖然不能擠過熙攘的人群去見耶穌,但是,他的朋友卻從房頂上把他卸到耶穌面前,得以被治癒。在治癒了他之後,耶穌打發他走,説“孩子,你的罪赦免了”(谷2:5)。可是,這句話卻遭來了他人,特別是那些權威人士的非議。他們認為耶穌說了褻瀆之言,因為他自居為天主。這裏,我們應該補充一點聖經的文化背景知識。在耶穌那個時代,人們通常將苦難和罪過當作一回事。換句話説,就是如果一個人在世界受苦,比如,生病,車禍,失業,夭折等,肯定就是因為他曾經犯了什麽罪過導致的。如果一個人沒有罪過,或者罪過比較少的話,那麽,他在世界上應該是諸事順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的。這樣的想法在我們今天顯得十分幼稺可笑,可是,在當時卻是人們來解釋世間苦難的一個方法。人間為何有疾病災殃呢?是因為天主不夠仁慈嗎?當然不是。那麽,就是因為人類的罪惡所致了。你受罪,因為你因為罪過而受到處罰的緣故。 明知人們有這樣的觀念,耶穌仍舊告訴他們他自己可以赦罪,就是想讓他們明白到自己真正的身份。他,其實就是天主。所以,他才說:“哪一個比較容易呢?是説,你的罪赦了。還是説,起來!拿起你的床走呢?”(谷2:9)。不過,後來的歷史,我們也知道。那些人最終沒有承認和接受耶穌就是天主子,是天主。為什麼呢? 如今我們之所以接受耶穌為天主子,一方面是因為教會的教導,聖經的見證,另一方面也是許多殉道者的鮮血證明了他就是天主。那麽,當時的人呢?按常理來說,當時的人們應該更容易相信耶穌:他們有所有的經書和預言,他們可以和耶穌交談,親眼看到耶穌的所作所為,為人處事。可是,究竟是什麽原因阻礙了這些人看清楚耶穌的身份呢? 其實,縱觀福音,我們不難發現。這些人之所以沒有接受耶穌天主子的身份,不是因為證據不足,信息不夠,而是因為他們“不願意”接受這個“納匝肋人”作為他們的救世主。簡言之,偏見所為。是偏見遮掩了他們的雙眼,是偏見讓他們釘死了自己的主。 說到“偏見”一詞。廣義來講,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沒有惡意,或者傷害性的“成見”;另外一種則是惡意的詆毀和傷害。 所為的成見,比如,不同文化之間存在的成見:許多人認為美國人比較自由,個人主義;英國人則比較實際,冷漠;法國人比較有教養,可是散漫;而德國人比較喜歡音樂,有紀律性,可是尚武等等。這些

耶穌治癒癩病人

中國古時有一句話説:“水至清則無魚,人至查則無友”。意思是告誡人們做人處世不可太過執著,否則,沒有人可以跟你處得來。這樣一句話表面看起來似乎很合乎所謂的“中庸之道”,又似“打太極”的道理。過去的時候,許多老華僑教育下一代為人處事不要太多執著,應該學會圓滑處事,這樣你才會廣結善緣,不至於處處樹敵。所以,在這樣的一種社會環境,或者團體環境下,“法製”是不可能的,因為人人都不想去做那一個黑臉的包公。人人都想處處逢源,朋友遍天下。有什麽得罪人的事情,還是讓那些所謂的“傻瓜”去做吧。 其實,所謂的“水至清則無魚”這句話,其真正的意義並非在鼓勵人們做人處世放棄原則,怎麽討好人怎麽做,而是提醒人們在堅持作人正直的前提下也應該學會靈活掌握,以免成為毫無人情味的偽君子。換句話説,就是讓我們在律法和人情之間掌握好一個平衡的尺度。人情不夠,所謂的律法就沒有說服力;律法不多,人情就淪為私情,失去其價值。在這個律法和人情的問題上,我們可以在耶穌的生活中找到一個具體的行事標準。比如,在本日的福音中,耶穌就留給我們一個經典的例子。他來到世界上的主要使命就是為了宣告天主之愛的來臨,所以無論走到哪裡,他都及時地幫助和治癒那些有需要和病痛的人。就算是安息日也不例外。因此,那些反對他的人就汙蔑他是一個“犯法者”,“不遵守梅瑟法律的人”。可是,今天我們看到,耶穌並非不守法律。在他治癒了那個癩病人之後,他即刻命令他去見大司祭,並且“奉獻梅瑟所規定的(祭品)”(谷1:44)。我們知道,在那個時代,如果一個人得了癩病,就需要被團體隔離起來。並且被視為“不潔”。就算他的病痊癒了,他也不可以自己走回團體,應首先讓司祭檢驗之後,確定沒事了,才可以重回團體。耶穌如此叮囑那個病人,就是因為耶穌來“並非為廢除法律,而是為了成全法律”。 有一篇小故事可以作為註腳。説是有一個荷蘭的商人在非洲發現了一種特別高貴的花種,所以,他就花重金買來培育。當花開的時候,果然不同凡響。花開之艶,無處能比。許多朋友看到他院子裡這麽多漂亮的花朵,都想從他那裏買些迴去。但是都被他一一拒絕了。雖然這個人平時都算慷慨,但是,一想到將來自己可以壟斷整個花市,他的那點慷慨早已經無影無蹤了。 於是,那個商人種植的花一年比一年多,在上市之前,他想種植上萬株,然後一次性賣到市場,賺上一大筆。可是,雖然他的花一年比一年多,不過,花朵卻一年比一年小,而且,顔色

耶穌的宣講

教會的拓展有賴於歷代的傳教士的工作。自羅馬初期教會到今天,我們的教會之所以成為一個普世性的大公教會,就是因為那些為了傳布福音,不辭辛苦,四處奔波的信徒。說到傳教工作,在今天的福音中,我們看到了第一位傳教士,耶穌,的所作所為。在耶穌的生命中,我們看到了一位傳教士應有的精神和態度。 總體來看耶穌的傳教生活,我們可以簡單地總結出兩點:第一點就是,他的福傳工作就是他的生活。“宣講福音”為耶穌來說,並不僅僅限於一種口頭上的宣講,更是一種待人接物的生活態度。耶穌每到一處,在向人們宣告“天國來臨”之前,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救人於疾苦當中。患病的,他去醫治;附魔的,他去驅除;絕望的,他去安慰;迷失的,他去勸慰。伯多祿的岳母病了,他治好了她;村莊上其他的病人來了,他也同樣醫好了他們。 每一次看到耶穌治病救人的事跡,都會讓我想起一句經常聽到的話:“我們對聖經瞭解不多,不知道如何向其他人去宣講福音,介紹信仰”。言下之意,如果一個人沒有學習神學,如果對聖經不夠熟悉的話,那麽,不去宣講福音也就有情可原了。難道我們的福音就是靠得一個人嘴皮子上的功夫嗎?絕對不是!因為我們應給如何宣講,完全取決於我們宣講的內容是什麽。“天國來臨了”這句話之所以是一個好消息,就是因為掌管天國的“天主是愛”。一個人如何說服另外一個人去相信“天主是愛”這句話呢?愛的語言,當然必不可少。但是,甜言蜜語並非愛的全部。真愛是需要付出你的關心,你的時間,你的責任,你的犧牲,甚或你的生命。父母含辛茹苦,養育愛護自己的子女,單單靠著嘴皮子是養不活他們的。 所以說,許多時候,讓一個人皈依信仰,並非是口才好的緣故。而是,一個人愛心的工作所致。病人的福音,不只是藥物,更加是炤顧和陪伴;乞丐的福音,並非幾塊零錢,而是施捨時的尊重和同情;失足青年的福音,更加不是陌生人的探訪和教導,而是一個人在他最需要的時候的聆聽和陪伴。好的口才固然讓人啞口無言,無言以對,但是只有愛心才可以讓人打開心靈,接受一種完全不同的信仰和生命。 第二點,耶穌在傳教的時候從來沒有當作是自己的事業和成就。門徒看到耶穌的奇跡產生了效果,許多人開始跟隨他,擁護他,所以對他説:“眾人都在找你呢!”想必那個時候,作為耶穌的門徒也是一件樂事,似乎跟上這樣一位師傅也可以揚眉吐氣了。可是,耶穌並沒有迎合他們的心意,而是堅決地告訴他們:“讓我們也到別的村鎮去吧,好也在那裏宣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