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樹的比喻(若15:1-8)

在耶穌的時代,種植葡萄就如同中國人種植穀麥一樣普遍。每一個男男女女都十分熟悉葡萄園的情形,都知道葡萄樹的成長過程。所以,如果借用葡萄樹來隱喻一些道理,恐怕是再合適不過得了。
舊約的時候,以色列子民經常被喻為雅威的葡萄園。在新約中,耶穌則將自己比喻為葡萄樹(而不只是葡萄樹的根而已),而我們所有信從他的人,則是葡萄樹的枝葉。一株葡萄樹包括樹根,樹枝和樹葉,是所有這些的總和。葡萄樹的存在,只有一個目的:結葡萄。因此,這個目的也是樹根,樹葉和樹枝的最終目的。可是,當一棵葡萄樹成長起來的時候,不是每一個樹枝都走向這個最終目的的。記得很多年前,我曾經幫人看管過葡萄樹。在那裏也學到一些管理葡萄樹的知識。一棵葡萄樹要想結出最多的果實的話,就一定要剪枝。因為那些不結實,只是瘋長枝葉的所謂的“野枝”,通常都長得很快,而且,枝葉繁茂,壓過那些帶有果實的樹枝。所以,如果園丁不能夠及時地剪枝的話,這些野枝不僅會吸收,浪費掉所有的營養,而且會壓過那些結實的樹枝,令其窒息萎縮。那麽,這樣下去的話,整棵葡萄樹就會成為一棵鬱鬱蔥蔥,枝葉繁茂的,不結果實的野葡萄樹了。
作為農民的耶穌自然也十分清楚這個道理,所以,他也告誡我們這些跟從他的人:“凡在我身上不結實的枝條,他便剪掉;凡結實的,他就清理,使他結更多的果實(15:2)”。
如此而言,“結果實”就成為我們所有基督徒最終的人生目的,也成為我們人生的意義所在。“結果實”這個目標,我想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接受。但是,一個枝條結果實的過程,細究起來,恐怕不是每一個人都喜歡的了。如果我們留意的話,當耶穌說到天父去“剪枝”的時候,他不只是剪掉那些野枝,而且還要修剪那些好枝條。因為就算是好的枝條,如果任其蔓延的話,最終也會成為徒有其表的野枝條。所以,結果實的過程,其實就是意味著你要犧牲掉一些看似繁茂,實則無謂的枝葉。否則,所有的營養和精力都會浪費在這些華而不實的茂盛上,最終一無所獲。
但是,一條樹枝,從中被人斬斷,這樣的過程並非是一種愉快的經驗。如果枝條可以選擇,可是說話的話,那麽,它們也許會拒絕這種疼痛的結果實的過程。如此,在這個葡萄樹和個別的枝條之間就會出現一種“目的”上的衝突:為整個葡萄樹而言,結果是就意味着要犧牲一些不必要的枝條,無論它們看起來多麽繁茂都好;可是,具體到每一個枝條,就算是那些好的枝條,每一個都想成為這棵葡萄樹上結實最多,粗壯有力的主幹。整棵葡萄樹的“目的”此時就和每一個枝條的“目的”產生了選擇上的衝突。所以,有些枝條索性鋌而走險,只顧自己瘋長枝條,最終還是要被園丁完全剪掉。
在人類的歷史中,無論是整個人類社會還是每一個忙忙碌碌的普通人,許多時候都會經驗到“天人”之間的意義上的衝突。究竟什麽是天主的旨意?究竟什麽是人自身的意義?天主的旨意一定和人的意義背道而馳嗎?或者說,人一定要放棄自己的意義,為了迎合天主的旨意嗎?對於這個問題,舊約的子民曾經掙扎過;人類的歷史中曾經宣告“神的死亡”;就算人而天主的耶穌,在山園和十字架上的時候,也曾經體會過。
其實,人存在的目的和天主造人的目的,或者換句話説:一個人生命意義的實現和天主的旨意是一致合一的。一個人如果能夠在生命中結出“果實”,那麽,他自然也就實現了天父的旨意。所以,耶穌解釋到:“我父受光榮,即在於你們多結果實”(15:8)。一根枝條,無論如何繁茂,茁壯,都不是葡萄。如果將枝條變為葡萄呢?透過犧牲那些無謂的“繁茂”枝條:那些繁茂的“我”。具體到我們每一個人,我們對自己的人生和將來都充滿了憧憬和期盼。希望自己的將來能夠完成自己偉大的理想,美好的心願,可是,許多時候,當我們一味看重“我”的理想,“我的”夢想的時候,我們已經一點一點地變為野枝條,甚至,還要以犧牲他人的幸福為代價。所以,這樣的“繁茂”必須要犧牲掉,這樣的虛偽必須要打破,如此,我們這個枝條才會集中精力實現自身存在的目的,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結果實。當枝條結出果實的時候,園丁的勞作才不致於白費。
如何結出果實呢?耶穌回答説:“那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他內的,他就結出果實”(15:5)。留在耶穌的生命內,這就是一個枝條結出果實的必要條件。留在耶穌內,其實就意味著分享他的生命,走他所走過的道路:愛人至死的道路。所以,有的人才說:生命的意義不在於你擁有多少,獲得什麽,而是在於你能夠給予什麽,分享多少。最大的給予,在於愛情。一個人可以愛人至死的時候,也就是他收穫最多的時候,也是生命最為充實的時候。因為天主是愛!凡是愛的,都留在他內,他也住在他們內!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聖神降臨節

聖伯多祿,聖保祿

复活雅依洛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