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三十三主日:“我的話不會逝去”

“末世”的問題在教會初期的時候曾經是一個熱門的話題。宗徒們在耶穌複活升天之後,殷切期盼他的第二次來臨。有的門徒還以為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就可以看到末世的來臨。不過,歷史證明耶穌所說的時間,並非是時空中的時間,而是在“天地終窮”的時候。所以,後來的教會對於“末世來臨”的概念不斷地刷新,不斷地給予合乎時代的解釋。
教會的“末世”思想,在教會的梵二之前,其實依舊很濃。記得過去的《要理問答》當中,給人們的印象最深的只有兩個問題: 一個就是關於“罪過”,一個就是“最后的審判”。有些教友甚至以此作為傳教的主要論證:“你有罪,所以,應該信教。信了教,才不怕最后的審判。否則,只有下地獄”。
這樣的“傳教”方式,在今天看來自然顯得荒誕可笑。因此,人們也就很少在福傳的時候去強調“末世”的問題。這個問題在宗教上雖然較之前有所淡化,不過,在俗世的文藝中卻又熱門起來。這些年來,我們不時地看到有關世界末日的電影,小說。有的人甚至真地相信再有一個多月,我們的地球就要毀滅了。
權且不去評論這些人思想的對與錯,我們所要看重的應該是福音中耶穌所要啓示的訊息。在今天的福音中,我們就可以注意到福音中關於“末世”的討論和世俗中的“世界末日”的話題,有著一個本質上的區別。當耶穌向人們預言末日的情景時,他對於所要發生的災難,以及如何發生的問題,總是輕描淡寫,一帶而過。他只是告訴人們,在末日之前要有“大災難”發生。至於如何發生,在哪裡發生,後果如何,他沒有去講。可是,在幾天所有關於世界末日的文藝中,人們側重地乃是末日的災難性和戲劇性。末日,為許多人而言,似乎是一個既讓人興奮,又讓人恐懼的話題。可是,縱觀所有耶穌提及末世的語言,他都沒有刻意地渲染這個主題。他所強調的只有一點:“天地要過去,但是,我的話去不會逝去”。
這樣的一句話,在預言的所有災難之後,究竟是什麽含義呢?希望和信仰!這就是耶穌末世言論的重點。
在耶穌看來,“末世”乃是一個既定的事實。沒有人可以改變這一事實,也沒有人知道末世來臨的時間和方式。“除了父之外,沒有人知道”。創造天地的聖父之所以知道這個時間,因為地球的起始和毀滅,同屬於同一個創造的事實。還一句話説,地球的生和滅都是創造的一部分。這個就如同我們人類自己的生命一樣,一個初生的人,他的生命中就已經包括了“死亡”的部分。所謂的生命,乃是指我們人類一個有始有終的過程。所以,人出生的那一天,也就開始了走向死亡的路程。
這樣來看,無論是世界末日還是個人的死亡,都是一種讓人沮喪的話題。這樣的話題又如何可以成為“信仰寶庫”中的一部分呢?
其實,這就是耶穌的末世言論所要強調的答案了。就用我們人的生命來說,出生的那一天,我們就知道自己遲早會走向死亡的墳墓。這一天的到來,我們不得而知。可是,也不是絕對不知。比如,老年,疾病,戰爭,災難等,這些都是讓人接近死亡的因素。就如同耶穌所用的無花果樹的比喻是一樣的。人們固然不知道末日什麽時候來臨,但是,根據一些徵兆和記號,人們可以判斷末日是否已經臨近了。“你們看到無花果樹的枝條發出,生出葉子,你們就知道夏天已經近了”。同樣,當一個人生了癌症,或者深處災區的時候,他也可以感受到死亡的腳步越來越偪近了。
可是,這個問題在現實中沒有那麽簡單。人類的本性是不願意接受死亡的。這個世界的本性,也是抗拒末日的。所以,就算一個人身患絕症,幾乎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仍舊不願意接受死亡的到來,仍舊從死神的手中爭取分秒。在這個時候,其他人也許都已經看到了,可是,那個病人是沒有辦法,也不願意接受死亡的到來的。所謂的“徵兆”,他也都看到了。但是,求生的慾望讓他抗拒這些徵兆,拒絕解釋這些記號。
在福音的另外一處,耶穌對於末世的情景也有過類似的描述。就是,人們在末日來臨的時候,生活依然如故,“婚喪嫁娶”,照樣進行。為什麼呢?難道是因為福音的訊息不夠清楚?還是因為先知的話不夠明白呢?都不是。是人們不願意承認和接受“末日”的事實。
人們之所以拒絕相信這一事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末日”代表了絕望和毀滅。生命的本性就是生存。生存的慾望可以讓人排除一切。然而,在人們都為了自己的生存而奮鬥的時候,自己身邊的人卻一個有一個地被死亡所吞噬。這,乃是困惑人們終生的事實。
因此,耶穌在預言末世的時候,他沒有太過仔細地渲染末世的毀滅性。他願意人們在這個預言中看到另外一種希望,那就是:“我的話永遠不會逝去”。耶穌的話是什麽呢?就是天主之愛。這個愛的許諾和事實,無論人們是生是死,都會伴隨左右。這個就像一個苦口婆心勸誡一個浪子的慈父一樣。在浪子自作自受,走向絕路之前,他的父親曾經多次地勸勉他,警戒他,可是,浪子始終沒有聽從。直到有一天,他在生命的低谷中覺悟的時候。他才意識到原來父親過去的勸勉都是至真之言。在這個時候,父親以往的話都變成這個浪子走出陰影的生命之言。因為他知道,自己父親的許諾仍舊有效,父親對於自己的愛仍舊存在。就算有過無數次的背叛,無數次的欺騙,慈父對於浪子的許諾沒有任何改變。
當耶穌強調“我的話永遠不會逝去”的時候,他也是希望我們明白他的一番良苦用心。天主的愛,在我們豐衣足食,衣食無憂的時候,也許不算的什麽。可是,在我們走過人生低谷,甚至走過死亡的陰影的時候,他的話才顯示出無比的生命力。
耶穌對我們如此的許諾,愛的許諾,其實可以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於末日和死亡的看法和態度。如果一個人知道,自己或生或死,都是生死於“愛”當中的話,我想死亡再也不會摧毀他對於美好生命的嚮往了。因為他在愛中,永遠都不會絕望。同樣,一個人的生命旅程,既可以被視為走向死亡之旅,也可以被視為享受生命之旅。許多人在活著的時候已經死了,因為他們喪失了對於生活的信任;但也有些人在去世之後仍舊生活,就是因為他們的生命不會因為死亡而銷聲匿跡,他們的影響依然鼓勵着在世的許多生命。這些人都要面臨同一個死亡,但是,死亡的性質卻是截然不同。為什麼呢?因為是生命決定了死亡,而不是死亡決定了生命。
信仰,應該是關於生命的智慧和行動。選擇信仰,其實就是間接地選擇了生命。生命中有許多“未知”的因素,死亡只不過是其中之一,也是最后一個“未知”。人們如何面對這些“未知”的情形,也就是反應了他信仰的態度如何。但有一點是所有基督徒都所堅信的:那就是,“亞巴郎曾經在他的絕望中相信了上主”。這就是信仰帶給我們最大的禮物。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聖神降臨節

聖伯多祿,聖保祿

复活雅依洛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