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臨期第二主日:若翰

如今我們的社會處於一個信息的時代,一個網絡的時代。在這樣的一種時代里,人們彼此之間的距離變得越來越近;彼此之間的隱私也變得越來越公開。信息時代的人們不僅可以及時地更新自己對於這個世界的知識,而且,更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中一夜暴富,一夜成名。靠著網絡成名的人如今數不勝數:一首動人的歌曲,一段滑稽的舞蹈,甚至是一條聳人聽聞的對話,都可以讓一個默默無名的人成為全世界的焦點。對於這樣的成名,有些人覺得不太公平。不過,也有些人覺得十分慶幸,因為,今天這個時代的“成功”,或者“成名”已經不再需要那種“頭懸樑,錐刺股”般的努力了。看一看財富排行榜的那些所謂的“天才”,幾乎有多半都是靠著網絡和信息的創造而成就的。而且,這些億萬富豪的年齡也越來越趨年輕。那些沒有讀完大學的,甚或沒有讀過大學的,在發明了一套軟件,或者革新了一項信息技術之後,就遠遠地超越了那些整日埋頭苦幹,老老實實地付出的高級教授了。不公平嗎? 不儘然。這樣的結果才是這個社會認同的結果。
我們的社會之所以給予認可,就是因為如今的社會乃是以“成敗論英雄”的社會。消費主義和網絡時代結合在一起,就是給予人們一種“即時”的觀念。即時的觀念讓人們越來越缺少耐心,從而對於過程的耐心,也就變成了對於結果的期盼。一個人成名了,他的出處也就無所謂了;一個人暴富,他賺錢的手段也就不置可否了。換句話説,只要結果好了,過程也就無所謂了。
如此一種思潮的確不利於宗教和道德的成長。所以,在一個國家經濟狂飆的同時,人們對於生活,人性,道德和倫理的觀念也在急劇地退化。退化的背後,其實隱藏着一種危險的邏輯:“只要富有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富有,固然是一種為人所公認的降福;但是,為了富有而不擇手段的過程,才是使得這種“富有”墮落的主要因素。
當然了,這樣的觀察並非是以偏概全,也並非是要憤世嫉俗地抨擊社會文明的進步和發展。社會的整體進步,在個人的範圍內也就意味着自身的轉變。生活在一個團體中,人們都是彼此影響,相輔相成的,願意也好,反對也好,轉變的進程是不會停止的。但是,一個有信仰的人之所以能夠在這些轉變中凸顯出自己基督徒的身份,就是因為他可以在這些看似不得以的轉變中找到自己的選擇,而不是隨波逐流,成為一個時代發展的單純的試驗品和犧牲品。
比如今天的福音中,當若翰出現的時候,他被成為“曠野中的呼聲”。這種呼聲之所以有空靈震撼,乃是因為若翰的生命為耶穌的到來準備了一條真實的道路,一條救恩的道路。“救恩”這個詞,為信徒而言,就如同“財富”為生意人一樣,都是彼此全力追求的最終目標。但是,救恩的獲得卻沒有人們去賺錢的那種捷徑。在得救的道路上,更沒有所謂的“一夜得救”的可能。所以,在天主向人類頒示救恩之前,還需要若翰這樣一位大先知來準備道路,“修直途徑”。若翰的準備並非只是走走過場,手續的需要而已,他為了準備耶穌的到來而最終犧牲了自己的性命。由此可見,他的這種準備,在耶穌的救恩史上並非是一種可有可無的過程,而是所有“有血肉的得到救恩”的必經之路。
將臨期最大的主題就是“準備”。準備也就意味着一種過程。這種過程之所以被教會特別強調,就是因為在信仰和救恩的道路上,救恩的準備過程和救恩的結果乃是等同的。也就是説,在得救這件事情上,沒有人會白忙一場,也沒有人會不勞而穫。
這樣的一種關係,就如同家庭,婚姻的幸福是一樣的。家庭的幸福,婚姻的美滿,乃是所有人追求的目標,期盼的結果。但是,這個結果并沒有一個可以確定的時限或者絕對的分界線。就算一個人為了這個目標付出了很多,犧牲和很多,也並不能保證明天的結果就是美滿。人們希望這個美好的結果,希望家庭幸福,唯一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好當下的“過程”。一個丈夫如果在此時此刻看不慣自己的太太,他怎麽會幼稚地奢望明天的恩愛呢!一位太太,無論她對於自己的小家庭有過多少美好的憧憬,有過多少美麗的夢想,如果眼下她不守婦道,四處沾花惹草的話,她又怎會實現她夢寐以求的結果呢!所有的老人都希望兒女孝順,可是有多少老人為了得到這種“孝順”而做一些值得兒女尊重的事情呢!所有的基督徒都希望得救,升天堂,可是,究竟有多少基督徒每天每日都在為這個結果而寬恕他人,愛人如己呢!......
救恩和信仰,其實就是我們作為基督徒的道理。人們説,基督徒不是一種稱呼或者頭銜,而是每天的生活態度,每日的生活方式。“得救”也不只是所有人自然而言可以得到的一種結果,它更是每一個人為了這個結果而選擇的過程。
新移民剛到加拿大的時候,都會做出許多準備的工作:學習語言,瞭解社會,建立自己的關係網,熟悉自己生活的社區等。這些準備工作有些是短期性的,有些則是長期性的,有些則是有益終身的。有的人不圖將來的結果,隨便找份體力工,或者索性申請政府的救濟過活,這樣的生活固然也可以維持,但是,幾十年後他才會發現原來自己的現狀和自己曾經追求的夢想和結果有著天壤之別。而且更可悲的是,當自己意識到這種結局的時候,為時已晚,一切都不可能重新開始了。有些人則不然,無論是學語言還是找工作,每一件事都做到扎扎實實,穩穩妥妥,多少年後自然他會找到一份穩定優越的工作,組建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就算移民,也成為一種尋找幸福的過程。同樣都是移民,同樣都是生活在異國他鄉,有的人則一輩子怨天尤人,悔不當初;而有些人則可以隨遇而安,白手起家。分別之大,不外乎準備工作的多寡。
財富的累積,靠得是數字的增加;生活質量的提高,看得是衣食住行。道德呢?信仰呢?這些結果又是如何顯示出來的呢?其實,標示信仰的記號何止一個,人品的問題,誠信的問題,良心的問題,這些都是信仰結果的最好標誌。將來的結果,永生或者永死,沒有人能夠臆測。但是,生和死的過程卻是容易區分的。耶穌説:“好樹結出好果子,壞樹結出壞果子”。一個基督徒今天的誠信,今天的愛德,今天的寬恕,其實也就是他走向永生的最好保證。反之,如果表面道貌岸然,內心男盜女娼的話,就算他日日生活在教堂,天天掛著唸珠,恐怕也不能得到救恩的果實。一個人“生”時如果不是基督徒,“死”了怎可能變成基督徒呢!
由此而言,救恩的準備過程,其實也是我們人生的一種準備過程。今世的成敗,乃是以“結果論英雄”;永生的成敗卻是以“過程”論英雄。聖人的一生可以是默默無聞的,但絕對不是華而不實的;他可以為世人所反對,但絕對不是言不由衷的。信仰的過程也許不會改變我們作為普通人的命運,但是卻會給予我們生活的真實;它雖然不會讓我們“脫免誘惑”但是卻可以讓我們“免於凶惡”;它不能讓我們事事順遂,但卻可以令我們隨遇而安,幸福安樂。這,就是信仰的過程,這就是信仰的結果。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聖神降臨節

聖伯多祿,聖保祿

复活雅依洛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