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請教給我們如何祈禱(路11:1)
幾年前,有一位牧師到菲律賓主持一次祈禱會。會議進行到一半的時候,突然天降大雨。瓢潑大雨。雨水打在帳篷上的聲音幾乎遮蓋了他講話的聲音。所以,這位年輕的牧師開始祈禱“雨過天晴”:“主,因著耶穌基督的名,讓雨水停止吧!” 剛說完第一次,雨水變得更大了。於是,他又一次祈禱:“主,讓雨水停止吧!”這次聲音未了,雷雨閃電一起響起來了。當他還要繼續祈禱的時候,身邊的一位助理悄悄地上來,在耳邊告訴他説:“今年這裏大旱,人們已經求雨求了幾個月了”。聽完這話,那位牧師的最后一個禱詞即刻變為:“主阿,因你的名,讓雨下得更大些吧!!” 這位牧師朋友的分享,主要是想要告訴他的聽眾:“當時,我有祈禱的勇氣,但是,卻沒有祈禱的智慧”。換言之,他雖然知道時時刻刻向天主祈禱,但是,他卻不清楚如何祈禱,什麽様的祈禱才是最好的祈禱。 祈禱,這個問題,是任何宗教,特別是我們天主教最為主要的一種信仰操行。一個人祈禱的場景有很多:快樂中感恩的祈禱;節日上贊美的祈禱;聚會中宣信的祈禱等等。然而,生活中遇到最多的,也是最為普遍的,還是求恩的祈禱,也就是,向天主祈求的禱詞。人在痛苦,無助,孤獨,困難的時候,最容易向天主作出求恩的祈禱。 “求恩的祈禱真得有效嗎?”對於這個問題,瀏覽了一些有關的文章。可是,對於這個問題神學和哲學上的解釋,至今仍舊不能夠盡如人意。類似的問題,比如:“如果天主是全知的,那麽,我的要求是否多餘呢?天主是全善的,如果有好的,就算我不要求,他也會給我,那我還祈禱什麽呢?如果天主是全能的,為什麼我祈禱親人死而復生,卻永遠沒有實現過一次呢?...” 這些問題之所以到今天還沒有一個圓滿的答案,就是因為牽涉到天主的本性本體。神學和哲學上的討論,一旦涉及天主的本性,就永遠沒有休止的時候。 其實,有的時候,我在想:就算我們對於天主的本性,祈禱的秘密,瞭解得一清二楚了,又會怎樣呢?難道那些不信天主的人,因為明白了天主,就會即刻轉身向他頌禱嗎?或者説,人類像推銷員一樣,明白了天主的喜好,進而用一些“實用的”花言巧語來向天主套取我們想要的東西呢? 畢竟來說,祈禱這個問題,主要還是一個信仰上的問題,是一個信仰實踐的問題。對於祈禱理性的分析,只能夠作為一種人文科學的話題,而不是我們應該藉以行動的標準。 德蕾撒姆姆曾經説:“祈禱不是索要。祈禱乃是一個人將自身交付在天主手中,任憑他的安排,進而在我們的心底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