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2011

聖母:天主之母

聖母為“天主之母”的稱號,在教會的歷史中曾經頗有爭論。有的人為了反對教會的信條,甚至不惜放棄信仰,改信他教。雖然教會在第一次厄佛所大公會議(431年)中正式欽定了此一信條,但是,許多基督教派一直到今天仍舊否認其正確性。 其實,教會之所以欽定“天主之母”的信條,其根本原因也是基於耶穌基督人而天主的信仰。在希腊的神話中有許多半人半神的故事。凡是宙斯和人間女子所生的孩子,都具有半人半神的本性。不過,耶穌作為人而天主的事實卻並非這種半神半人的故事。他是一個完整的人,同時又是一個完整的天主。簡而言之,歷史中耶穌的生命歷程也恰恰是天主共同走過的一段路。這樣的一種奧秘,說實話,的確並非我們可以在茶餘飯後可以談說明白的。許多神學家,哲學家曾經為此爭論不休,其結果也只有各持己見,不歡而散。許多爭論雖然到今天仍舊沒有結果,但是有一點我們十分清楚,那就是,教會之所以堅決肯定地相信此一信條,其最終原因還是為了肯定天主曾經為了救贖人類,犧牲了自己的獨生子,最終複活升天的事實。 肯定這樣的一種事實,並非只是為了哲學上的真論,而是讓人們相信一位真正愛人的天主的存在。人類的所謂文明史,其實,從某一方面來說,也是人類的暴力史,罪惡史,戰爭史等等。每一種所謂的文明背後都有著不可原諒的暴力和罪惡存在。就算今天所謂的文明發達社會,仍舊有許多遭受着非人的待遇,經歷着戰火的摧殘。 世界的大格局如此,我們生活的小圈子又何嘗不是?作為一個普通的人。我們都對憧憬著未來的幸福和美滿。可是,看一看身邊的人,數一數自己的歲月,又有幾天,幾年,我們是真正地生活在人間樂園呢?朋友之間,爾虞我詐;工作當中,嫉妒競爭;家庭,算是生命最后的避風港了,可是,家庭的暴力,虐待,離婚,墮胎,婚外情,等等都將這個看似輕而易舉可以得到的幸福吹得無影無蹤。在這樣的一個世界生活的你我,是否仍舊堅信那位愛人至死的天主呢? 這個問題的回答不是一段邏輯上的證明,而是生命的體會。教會在自己的歷史中相信了。因為耶穌在十字架上已經回答了。 正如聖誕節我們所紀念的一樣,耶穌的生命之所以能夠將我們從黑暗中領出來,就是因為這種對於愛的堅信,對於愛的執著。人們的罪過開始於人們對於愛的唾棄。當生命當中缺少了愛情的時候,這個生命就只剩下了空殼,那,就是地獄。 耶穌之所以被稱為天主之子,就是因為他“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聖母之所以被教會稱為天主之母,也

聖誕節(耶穌是光)

聖史若望是耶穌的愛徒,耶穌在世的時候曾對他愛護有加。在若望所記載的福音中有許多關於天主的堂奧。有些章節對於普通的讀者似乎比較費解。特別是今天這段福音(若1:1-18),當他論及耶穌与天主聖三之間超性奧秘的關係時,其文法顯得更加深奧。在許多讀者眼裏,這簡直就是一篇哲學大作。 論及哲學,我想到許多年前聽到的一個小寓言故事。説是一個盲人想知道太陽是什麽樣子,於是他就詢問身邊的人。有個人説:“太陽的形狀就像一個銅盤子”。於是,那個盲人拎起一個銅盤子,敲了一下,説“明白了”。 第二天,當這個盲人聽到教堂的鐘聲的時候,他以為是太陽升起來了。但是,其他人糾正他説那是教堂的鐘聲。於是,他又問其他人:“太陽是什麽樣子?”又有一些人説:“太陽就像蠟燭一樣發光”。過後,當那個盲人摸到一根笛子的時候,他以為自己觸摸到了太陽。 這篇寓言小故事著實簡單淺顯。但是,其寓意也並非夸張。在耶穌降生之前,我們對於天主所謂的“理解”就是這樣的滑稽可笑。看一下舊約中的天主形象,有的時候是一個自私的判官;有的時候是一個無情的殺手;有的時候是一個捉弄人類的神話。這些對於天主的妄自猜測和誤會都是因為我們和天主之間的距離太過遙遠,沒有一個人可以洞悉天主的堂奧。但是,這一切在耶穌誕生之後都改變了。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天主的肖像,他的生活也指給我們侍奉天主正確的道路。因為,在若望的筆下,耶穌經常被比喻為世界的“光”。他的到來恰如同光明來到世界。 既然提到“光”這個概念,那麽,我們就來看看光的作用。簡單來說,光有兩個作用:其一是為了炤明。讓我們在黑暗的地方看到道路,認清回家的路,明白身邊所發生的一切。這個作用為人們所中意。但是,光的第二個作用卻並非人人喜歡。當你面對光的時候,你會看到自己的背影。所以,光的第二個作用就是揭露出一個人的黑暗“背影”。“背影”這個詞可以喻指一個人的弱點,缺陷,罪過,兒童時的傷害等等,總之都是一些負面的迴憶和經驗。事實上,不是每一個人都喜歡面對自己的“背影”,因為背影有損他們的自我優越感。愛屋及烏。人們因為不喜歡看到自己的背影,所以,有些人也就憎恨光明,就如同若望所說的一樣,他們“光明來到了世界,世界卻不接受他”,為什麼呢?因為面對光明,他們看到了自己的背影。 其實,許多人不喜歡走近教堂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如此。到了天主面前,讓自己覺得是個“罪人”。那種“罪人”的感覺并不太討人喜歡。

聖誕子夜

路加福音(2:1-14)生動的記載出耶穌誕生的場面。其中雖然有許多象征和預像,但是,耶穌誕生的歷史性還是不容置疑的。 歷史中每每談及偉人的誕生,總會穿插一些神話傳說一類的野史用以讓人們相信那個人的特別之處。比如,中國哲學家“老子”的誕生;佛陀的出世等等。可是,耶穌誕生的記載卻沒有那麼多驚天動地的奇跡异兆伴隨。瑪利亞因聖神受孕固然是一個奧秘,但是,耶穌的身世一直是平平無奇,無人問津。 在若瑟和瑪利亞旅行的途中,聖母的產期突然到來。也許在天主的計划中,產期並非突然,而是計划中的一部分。路加在描述耶穌誕生的場面時,特別突出了兩點:一是所有的旅店都沒有地方給他們;一是耶穌誕生時,場面十分冷清。除了幾個貧窮的牧童之外,這個世界對於這位“救世主”的到來似乎不理不睬。路加在這裏使用這樣的一種筆法自然有其更深層的寓意。他就是想要突出耶穌誕生的時候,這個世界像是對待陌生人一樣對待了他,這位救世主:沒有人歡迎他,沒有人慶祝他的到來,沒有人給他一席之地來接待他。可是,偏偏就是這位被世界視為“陌生人”的耶穌,人而天主,卻要成為這個世界的救世主。 一個陌生人怎樣成為我們的救世主呢?小的時候,父母總是教育“不要和陌生人談話”,因為陌生人多數都信不過。天主,在耶穌誕生之前,為這個世界來講一直是一個“陌生人”的形象,那麽可怕,一不小心就要被他懲罰;那麽迷信,要用牛羊的鮮血才可以祭獻等等。隨手繙閱一下舊約中的故事,我們不難發現人們對於天主的認識是何等的錯誤。可是,如今這個作為陌生人的天主想要成為拯救我們的天主。拯救人類,必須要有人類的信任。沒有信任,何談救贖?所以,天主首先像人類表明了自己對於人類的愛情,就是耶穌的誕生。只有愛情可以讓一個陌生人突然間轉變為一個朋友,一位救世主。 不過,想要很好地愛一個人,需要首先瞭解一個人。沒有瞭解,再珍貴的愛情也可能成為對方的毒藥。美國的心理學家威廉姆,史密斯曾將將理解作為人類愛情的第一個因素。因為沒有理解,什麽尊重,責任心,等都無從談起。 談起理解這個概念,我們都覺得不難理解。你瞭解一個人,就是説你知道他的所有優點和缺點,他的喜好,他的性格等。我們都希望一生能有幾個這樣的知己,在自己有需要的時候可以有所傾訴。但是,實際經驗中,有的時候我們發現一種奇怪的現象,那就是,你不一定總是把那個所謂最了解你的人視為知己。比如,這個世界上最為瞭解你性格的人,包括你的

耶穌的族譜(聖誕前夕)

記得在年幼的時候,每一次讀到今天這段關於耶穌族譜的福音(瑪1:1-25)都會跳過那些拗口的人名。一方面是因為這些名字繙譯成中文后特別難讀,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覺得這些都不是什麽重要的部分,就算是不讀也無所謂的。但是,今天看來,教會特別將這段族譜放在子夜的慶典中,想必是有其特別的用意。 耶穌的族譜是地地道道的“人”的族譜。族譜的用意無非是想要人們相信耶穌曾經是歷史中一位真真實實,有血有肉的人。可是,在這份族譜的最后,也就是耶穌的誕生,聖經的作者卻特別指出這份族譜就是想要告訴人“天主与我們同在”。明明是一份人的族譜,作者為何卻要説是“天主”与我們同在的證明呢? 其實,耶穌這個“人”的族譜,恰恰就是天主与人類同在,与人類同行的“族譜”或者説是歷史。在耶穌的誕生里,我們可以看到天主對於人類絕對開放的愛情。因為他自創世到現在時時与人類“同在”。 他在耶穌的生命中所表達的是一種最為成熟自由的愛情。 說到愛的表達,在我們的成長經驗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經驗到兩種極端的表達:一種是所謂的溺愛,或者説偽善的愛。父母對於子女的溺愛就等於是只“養”不“育”。在子女年幼的時候任其胡為,想成惡習,就算將來想改,為時晚矣!偽善的愛与溺愛相似。比如,有些慈善機構在慰問病人,探訪貧民窟的時候雖然説得天花亂墜,但實際上說完就走人,可能病人叫什麽名字都不記得了。這種“蜻蜓點水”般的“愛”根本就不是愛,而是為了某種需要的程序而已。 另外一種極端的愛的表達就是那種過於擔心,過於控制的盲目之愛。比如近日新聞中所爭論的那對因為反對女兒婚姻而將其溺死的父母就是一個典型。在這種極端控制的愛情關係中,愛的人辛苦,被愛的人則更加辛苦。而辛苦的結果只能是不歡而散,傷人害己。許多時候,我都喜歡那個“肥豬肉”的故事。你的喜好不一定需要他人認同。就算你的正確的,但是,條條大路通羅馬,世上還有其他正確的道路可以走。哲人説:“一個人的美食也許是另一個人的毒藥”其實一點都不夸張。 想到這裏,我們自然會明白“天主与我們同在”的更深層含義。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已經夠復雜的了,天人之間的關係,可想而知,就更加難處了。所以,天主對待人類的方式既非任其自便,又非過分控制。天主永遠在那裏与我們同行。 一個人孤獨,痛苦,或者生病的時候不只是需要醫生的隻言片語,或者什麽靈丹妙藥,更加需要有人在那裏陪伴他,聆聽他,開導他,与他走過最為黑暗,最為

信任與否

本主日是將臨期最后一個主日,聖經的主題也蘊藏了最后的一個準備的問題。關於“聖母領報”這段福音(路1:26-38),我們幾乎是耳熟能詳。聖母和天使之間的對話顯示出來她對於天主的絕對的信任。就是這種信任讓她成為我們所有基督徒信仰上的模範。因為她之所以獲得“天主之母”的稱號,不僅僅是因為天主特別揀選了她,更是因為她也無條件地選擇了天主。 提到“信任”的話題,我們都不會感到陌生。在如今這個複雜的社會中,信任的問題是一個与每一個人切身攸關的問題。“信任究竟是一種美德還是一種缺陷?”這種態度上的矛盾時常混亂視聽,影響我們与他人之間的關係。對於所接觸的人,我對於他們的信任度應該有多少呢?太多的話,恐怕會上當受騙;但是,如果誰都不信的話,又很難交到朋友,組成家庭。任何時代里,沒有了一些值得信任的朋友,一個人無論多麽聰明也是不能成事的。 記得小時候,父母經常提醒我們“不要相信陌生人,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為什麼呢?因為陌生人可能是個騙子,可能會傷害我們。那麽,我們應該相信誰呢?當然是自己的父母家人。為什麼呢?因為他們不會有傷害我們的心。 在兒童的世界里,這條標準還可以行得通。但是,隨著我們一天天長大,人生的閱歷也越來越丰富。直到有一天我們突然發現,原來這個決定信任與否的標準已經過時了。有的時候,我們發現原來不是所有的陌生人都對我們有危險;原來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家人也可以傷害我們;原來一個陌生人可以漸漸地變成朋友;而一個朋友也可以突然之間成為一個陌生人。所以,許多受到傷害的心靈寧願選擇不去相信任何人,也不願意因為輕信而受到傷害了。 記得有這麽一個笑話,説是我們是否應該相信醫生的話。許多時候,我們知道醫生也會為了寬慰病人而説一些沒有惡意的謊言。說是有這麽一個病人久病不愈。終於有一天,他的身體徹底垮了,眼看就要去世了。這時,負責他的醫生覺得應該告訴他真相,以便讓他準備後事。所以,他對那個病人説:“你的病情已經很嚴重,我想你的時間所剩不多了。最后,你還有什麼人想見嗎?”那個病人聽到此,用微弱的聲音回答説:“我想見另外一個醫生”。 其實,在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都會遵循這樣一個“潛規則”,那就是,是否信任另外一個人,那要看這個人是否對我們好,是否會對我們有利,如果不是的話,那麽最好離他遠一些。無論是陌生人還是家人,如果對方對我們有利的話,我們就容易去相信。只不過相信朋友比相信陌生人要

悔改是一種喜訊

聖史若望所記載的福音是一部卓著的神學著作。在他的福音中,許多微小的事件也常帶有很深刻的神學象征意義。先知若翰,這位“舊約中最大的”先知,被比喻為“曠野中的呼聲”。這句話雖然我已經看了上百遍,但是,總是不能找到具體的信仰經驗與其匹配。直到有一天在準備慕道班的課程時,才發現了其最佳的生活解釋。設想一下,如果一個人在森林中吶喊,其效果是怎樣的呢?如果你是站在林邊上的話,你就會聽到一個清晰但是特別微弱的聲音。“清晰而微弱”,這樣的聲音不恰恰是我們內心中良心的聲音嗎?在每一次的抉擇當中,我們的心中有一個清晰的“是”或者“不是”,“做”或者“不做”。這個聲音沒有你愛人的聲音親密,沒有你老闆的聲音震撼也沒有你父母的聲音響亮,但是無論如何,我們卻可以始終聽得到它。至於聽到之後的選擇,那就是區分善惡的所在了。 其實,良心的聲音之所以清晰,乃是因為它是真理的聲音,是天主的聲音;它之所以微弱,乃是因為有的時候,我們並不太喜歡這種聲音,故意忽略它。忠言逆耳,不聽也罷! 所以説,許多時候人的本性似乎很矛盾的。每個人都有行善的慾望,但是,行善的感覺如登山;每個人都鄙視作惡的行徑,可是,偏偏作惡如流水。這樣的一個人性造就了許多聖人,可是也暴露出了許多惡人。面對這樣一個好壞參半的人性,天主的態度應該是怎樣的呢? 如果天主要求每一人都“如同天父一樣完美”才可以成為他的信徒,那麽,我想教堂里面應該沒有一個人是夠資格的。天堂也應該是空空如也吧!所謂“水至清則無魚”。但是,如果天主的要求是善惡不分,有心就行的話,那麽,信仰和不信還會有任何區別嗎?這個問題就如同一個教育的問題:當你的孩子不時犯錯,時好時壞的時候,你作為父母應該如何面對呢?如果對孩子的錯誤太過嚴厲,懲罰過重的話,反而激起他們的逆反心裡,適得其反;可是,另一方面,你又不可以任其放任自流,聽之任之。難道就沒有一條不偏不倚的教育方法去幫助犯錯的孩子嗎? 方法是有,但是需要我們從聖經中體會。天主是創造我們的天主,所以,對於人性,他最為瞭解。所以,在耶穌傳教之初,對於人類,這一群可以犯錯的好人,所提出的第一個要求,也是唯一的要求就是:你們悔改,信從福音吧!這句話裏面,實在是包括了天主對於人類的良苦用心。“悔改”,這就是天主對於人類的要求,他沒有要求我們每一個人都冰清無罪,毫無瑕疵,他只是要求我們去“努力”。“人無完人”一個人的生活不可能至善至美

若翰的洗禮:悔改

在將臨期的第二主日上,教會選擇了若翰施洗這段福音,其意義十分深遠。若翰的生命被比喻為“曠野中的聲音”。他的洗禮是水洗,悔改的洗禮。然而,他的洗禮並非只是象征,無關緊要,而是對於聖神的洗禮的最佳準備。所謂的“聖神的洗禮”,也就是我們如今所領受的洗禮,乃是因為耶穌是這個洗禮的施行者。透過洗禮,人在救恩的道路上不再是孤身一人,而是借助聖神的力量,与聖神合二為一,更穩健地走向圓滿。可是,這個如此圓滿,神聖的洗禮不是那麽輕易完成的,如果想要得到聖神的真實效果,人們必須要首先接受水的洗禮,也就是悔改的洗禮。 記得曾經有這樣一個童言無忌的問題。有一個小孩子問他的媽媽:如果一個人吃三塊麵包就吃飽了的話,那麽,他直接吃第三塊不是同樣就飽了嗎?小孩子的問題當然天真可愛。畢竟沒有第一塊就沒有第三塊。人在許多時候都想一步登天,可是,事實還是需要人一步一步地來。 生活如此,聖神的效果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如今的我們在聖事內与早期教會分享着同一個生命。彌撒中領受的聖體,受洗時領受的聖神也就時門徒那個時代同一個聖神,同一個聖體。可是,在我們平凡的生活中,我們問什麼看不到一點一滴所謂的“聖神的效果”呢?領洗多年后的我,依然故我!幾十年前的毛病,現在依舊盛行。 其實,原因並非難懂。我們在信仰中許多時候只想吃“第三塊”,而不願意從頭開始。我們相信聖體的神性,但是忘記了耶穌的人性;我們追求超性的完美,可是卻不願意低頭看看自己的人性。如果沒了耶穌這個人,又怎會有基督的救贖呢!換句話説,做人,特別是做基督徒的第一步就是要:活得真實。教堂中的我,就是家裡的我。喝茶時的笑容,就是我每天帶給家人的笑容;領受聖體時的虔誠,就是我身居暗室時候的虔誠。 如今的心理學有“雙重人格”一說。一個人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這幾個角色之間似乎毫無關係,但是卻息息相關。那個“堅強”的你可以幫助那個“軟弱”的你。那個平靜的“你”可以讓你悔罪,而那個瘋狂的“你”卻可以讓自己找回自尊。這樣雙重甚或多重人格發展到最后只有一個結果,就是人格的徹底崩潰。心理上的雙重人格如此,我想信仰上的“雙重人格”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如果那個教堂中的我不是家中的我,如果公司中的我不是太太瞭解的我的話,那麽,遲早有一天其中一個會自動消失的。這就是為什麼有些教友“突然”不再去教堂的原因;這也是許多模範夫妻“突然”離婚的原因。因為其中一個“我”是假的,虛構的,是註定

如何醒悟

將臨期是教會禮儀年中一段特別的時期,因為在這段時間裏面,我們要重溫初期教會的“末世”態度,和整個教會來準備基督的將來。在真實的世界中,這樣的準備也就象征着對於耶穌第二次來臨的準備。所以,耶穌在本日的福音中提醒所有的人應該保持“醒悟”,不要昏昏沉沉的睡覺,不要玩世不恭,渾噩度日。 每一次談到“醒悟”這個詞語,都會有些人追問“究竟怎麽做才是真正的醒悟呢?”是不是要如同比喻中所說的那樣,永不睡覺呢?比喻中的“睡覺”當然是指的一個人不妥當的準備,或者沒有準備,就是我們的罪過。那麽,一個人可能一輩子都不犯罪么?當然不可能。可是,如果一個好人,一輩子都是循規蹈矩,到了最后的時候,犯了一個大罪,結果,就是這個時候死掉了,那麽,他的靈魂究竟是算善算惡呢?又比如聖經當中經常論及的“右盜”的問題,他的情形是不是太過輕鬆了呢?如果每一個人都可以像右盜那樣,那麽,我們整日祈禱唸經,齋戒行善,又有什麽用途呢? 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在拉匝録的比喻(路十八19-31)中得以解答。當那個富翁乞求亞巴郎派遣拉匝録回到世界上去提醒他的弟兄的時候,亞巴郎拒絕了他,因為如果他們“不聽從梅瑟和先知的話,就算有人從死者中複活,他們也不會相信”。許多的時候,我們都曾經幻想:如果我知道自己的大限是何時的話,那麽,我的生活一定會安排的井井有條,絕對不會虛度人生。可是,事事可能會是這樣嗎?也許許多人因為知道了自己的死期,反而會更加肆無忌憚地享樂人生,縱情享樂了吧!正因為如此,耶穌就算來到了這個世界上,為了讓人得救,他竟然沒有告訴人們這個世界什麽時候走到盡頭。或者告訴每一個人什麽時候將要離開這個世界。其用意也就是因為看到了人性懶惰和投機取巧的一面。 所以,從這一面來看,真正的準備絕對不是費力去搞明白自己大限,或者死亡的日期,然後,才去做相應的準備。就如同一個真正勤奮的學生,絕對是不需要考試前才秉燭達旦,最后磨刀一樣。 這裏,我也想起在一部電影中聽到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是故事中的故事。說的是一個小和尚從小就很淘氣。況且,因為他是孤兒,所以,在寺廟的時候,老方丈特別地疼他,偏愛他。每一次他犯了錯誤之後,只要低頭説一聲“對不起”就什麽事情也沒有了。正因為這樣,他也就越來越淘氣,膽子也越來越大。犯下的錯誤也就越來越嚴重。終於有一次,他玩火不甚,將寺廟燒著了。小和尚也嚇得逃了出去,不敢再回來。可是,逃亡的日子畢竟不好過。所

基督君王節

基督君王節標誌着常年期的結束,降臨期的開始。在本日的福音中,我們看到天主對於人類終結的許諾。世界的盡頭之日,也就是基督受到光榮的日子。這種“末世”的希望曾經是支撐初期教會的基本信仰。 基督的權威變現在他的審判。所謂的審判就是善惡的區分。其實,善惡的問題追根泝源又會走到愛與不愛的問題。任何的惡裏面,都是缺少愛的存在。任何善的因素裏面,也都有着愛的包含。 可是,在我們現實的生活中,善与惡的問題似乎涇渭不甚分明。你我每天的選擇中有的時候善多一些,有的時候惡多一點。一個罪犯可能懷著善的動機;一個道貌岸然的君子有時卻心懷叵測,偽善驕慢。這就好像愛的問題一樣:作為基督徒的我們似乎都懂得去愛人,但是,我們的愛有時真實,有時虛偽;有時真,有時假;真真假假,更有時則是真假難辨。比如,一個單身母親為了她的孩子嘔心瀝血,辛苦掙錢,所有的心血都花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不讓他們受一點苦,不讓他們做一點工,受一點气。這種“愛”的保護,為孩子整個的人生而言,究竟是母愛還是毒害呢? 這樣的思考在我們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如果説“愛”是基督徒信仰的核心和根基的話,那麽,“何謂真愛”的問題就是實踐此信仰最為關鍵的問題了。 怎樣的愛才是真愛呢?是母愛的形式?夫妻之愛的方式?超性的愛?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蘊藏在今天的福音裏面。耶穌基督既然是區分善惡,審判世人的主宰,那麽,真愛的問題自然也是他第一個要解答的問題了。 面對這樣一個深奧抽象的問題,耶穌卻用一個比喻輕描淡寫地解釋明白了。在這個比喻中存在兩種人:第一種人實際地愛過耶穌,但是,自己卻不知道;另外一種人也不是不想愛耶穌,但是,卻抱怨此生并無機會。當然了,基督的審判不只是看你”想“做什麽,更加是要看你“做過”了什麽。所以,第二種人被天主捨棄了,可是,似乎這些人沒有被懲罰的心服口服,“主啊!我們什麽時候看到你沒有吃的,沒有衣著...而沒有炤顧你呢?”換言之,“如果我們知道是您的話,我們絕對會炤顧您的!” 問題的關鍵就在於此!這裏也是區別真愛的標準。第一種人的愛之所以被耶穌稱贊,被認為真愛,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只是“找著耶穌去愛”,而是誰有需要,就去幫誰,就算那個有需要的人和自己沒有任何來往,是一個陌生人。所以,他們幫助他人的別人沒有在自身的喜好或者“宗教”,而是在於眼前那個人:他是否有痛苦,是否有需要?他沒有吃喝,沒有衣服?所以,我要幫他。至於他是

塔冷通的比喻

每一次讀到耶穌講的這篇塔冷通的比喻,我都會想起小時候遇到的一位老藝人。老人家經常街頭和集市上義賣字畫。有人要給錢的時候,他總是説:“你把欠我的錢施捨給那些乞丐吧!”所以,在他的每一幅字畫下面,他都會署上一句話:若待有餘濟人,則永無濟人之時。這句話一語道破了慷慨之道。這世界上,沒有一個人窮得沒有什麽可以施捨;也沒有一個人富足得什麽也不需要。無論人擁有的財富多少,就像耶穌的比喻中所説的一樣,有的人有五個銀幣,有的有三個,有的只有一個。但是,無論多少,我們都有義務去善用上天所賜的財富,成就自己,造福社會;能力多的,應該多做;能力少的,可以少做。 就是因為如此,那個擁有一個銀幣的懶惰僕人才受到主人的懲罰。在他身上,讓人厭惡的不僅僅是懶惰,更加是那種不願意善用財富,分享財富的自私。 說到自私,我們都清楚指的是什麽。一個人只想獲得,而不願意分施,是謂自私。沒有人願意別人說道自己是個自私的人。可是,為什麼在我們的生活中,仍舊看到那麼多“自私”的人呢?其實,有一個實際的例子可以說明。比如,許多獨生子女,如果沒有接受到父母正常的教育的話,很容易在他們的溺愛中成長為一個自私自利的人。為什麼呢?許多獨生子女都是家庭裏的小皇帝,小皇后。他們自小就是在父母和親慼的縱容和寵愛中認識這個社會的。他們喜歡的,就一定要得到;他們得到的,永遠是超過需要的。所以,在這樣的小孩子世界中,他們接受到的任何東西,無論是物質上的財富還是情感上的關心,他們都覺得是別人應該給予他們的。“你是我父母呢,你養我是天經地義!” 如果他們覺得自己擁有的一切都是自己應得的話,那麽,突然有一天你讓他分施一些給別人,他們就覺得很不合理。“為什麼要施捨?”“我的東西,我沒有責任給別人的!” 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原因很清楚。一個人不懂得如何“接受”的話,他永遠不會明白如何“給予”的。 這些孩子之所以自私,就是因為他們忘記了最重要的一點: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其實,都是父母白白施與的,並非是自己掙得的,或者父母虧欠自己的。所以,他們應該在接受的時候懂得感恩。沒了感恩的心,人是不會懂得慷慨的。 這樣的一種給予和接受的關係也是踐行愛德的重要一環。耶穌希望我們都可以成為一個有愛心的人。愛心就是一種給予,一種施與。但是,這種愛的給予是建立在被愛的經驗上的。當一個人覺得他人對於他的炤顧和愛都是必須的話,這個註定是不會愛人的。所以,聖經上

十童女的比喻

看到這篇比喻,讓我想起中國古代的一個傳說故事。在周朝的時候,曾經有一位十分出色的軍事家,他的名字叫“姜子牙”。這個人的才略十分了得。特別是在軍事上,他更加是一位深居謀略的人才。他的朋友都曾經勸他去政府謀個一官半職,否則,他的大才豈不白費了。可是,姜子牙這個人並非池中之物,他所要等待的是一個可以讓他大展宏圖的機遇。 終於有一天,周天子聽到他的名望,所以,慕名而拜訪。當皇帝在江邊看到他的時候,他正在釣魚,不過,他的魚鈎與普通的不同,是一條直線。周王不解,問他這是在幹什麼。所以,自此中國的俗語中有多了一個典故“姜子牙釣魚,願者上鈎”。 雖然説這篇野史映射了古代文人許多懷才不遇的心理。可是,間接地也包含了一個能力和機遇的反思。我們的社會中,無論古今,都常有一些人抱怨自己生不逢時,或者懷才不遇。自己是塊寶玉,卻被他人當作廢石。要麽憤世嫉俗,要麽怨天尤人。比如,許多人抱怨在這裏找不到工作,沒有發展的機會,於是,就轉到其他城市,或者乾脆回到香港,大陸。期待着在別的地方,也許會有更多的機會。 可是,如果我們再想多一層的話,這些問題究竟是真的沒有機會呢,抑或是一個人的能力問題呢?讓一個人感到沮喪的不是機會不夠的問題,而是機會來了,他卻沒有能力去抓住。這才是比沒有機會更加掃興的事。 其實,現實的這些反思更能夠讓我們結合到聖經的訊息。耶穌今天將的這個十童女的比喻,我覺得也是一個能力和機遇的反省。小的時候學習道理,當老師談到死亡的問題的時候,他曾經説:如果一個人能夠知道自己什麽時候死亡的話,他一定會好好準備自己的靈魂的。當時覺得很透徹。可是,隨著對生活的體會不斷加深,這句話聽起來就越不合理。現實中,如果每一個人都知道自己的死期的話,那麽,這個世界就沒有惡人了嗎?絕對不是!如果一個人本性惡劣,又不俢德行的話,知道自己的死期,反而會成為他無忌放縱的理由。換句話説,天國就如同是一次絕妙的機遇,所謂機遇,就一定不是受人控制的,否則,就不成機遇了。這個機遇到的時候,一個人是否有能力(油)接受呢?那就要看一個人平時的修為了。一個人的死亡只有一次,所以,得救的機會也只有一次。這個機會是平等的。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要死亡,世界上的每一個人也都有一次得救的機會。可是,區別好人和壞人的不是這個機遇,而是一個人的能力,或者説德行,修為。平日不俢德的人,就算機會砸到頭頂也是枉然。 生死的機遇,也許聽起來比

如何成為最大的

本主日的福音,耶穌的言辭顯得特別尖銳和嚴厲。他直接痛斥當時那些所謂的“宗教權威”的虛偽和謬誤。記得每一次和教友分享到這裏的時候,總會有教友有感而發:“神父啊,我覺得這篇聖經就是説的我的婆婆,她就是這樣的一種人,她......”,“我覺得耶穌説得太對了,這不就是説得李先生嗎!......"後面的分享我們可想而知,一定是一些是非和誹謗之言。但是,耶穌這篇道理並非是給我們罵人的材料,或者説是非的根據。他批評法利賽人的虛偽是為了讓我們更清楚明白做人的道理。他們的惡性和虛偽只是我們的前車之鑒而已。 其實,本篇聖經的重點還是在於最后的那句總結的話:你們當中誰想成為最大的,就應該做你們的僕人。説到“做大的”,做老大,做老闆,又有誰不願意呢?耶穌是否特別反對人成為“最大的”呢?絕非如此。耶穌只是反對有些人為了成為“最大的”而採取的不正當的手段而已。偽君子的方法絕非耶穌的推許。在耶穌的世界里,只有一種方法才可以讓人真正成為最大的,那就是,服務(僕人)。真正的服務一定是愛的表現。沒有真愛是沒有真誠的服務的。 現實中,我們可以看到,不是每一個人都會採取耶穌的方法。有的人覺得“有錢能使鬼推磨”,積累錢財才是成為人上人,最大的最有效方法,比如,那些殲商們;有的人覺得讀書多,知人所不知就可以“人前顯聖”,比如那些清高的知識分子;有的人覺得資歷和輩分就可以贏得他人的尊敬,比如那些迂腐的幕後權威。人們之所以採取其他的方法成為“最大的”,就是因為那些方法比較“服務”這個方法,顯得更加容易些。可是,在我們每一個人自我的成長過程中,我們都清晰記得,那些真正贏得我們尊重,或者説,在我們眼中是“大人物”的人,並非那些博學多才,權高位重,或者有權有勢者,而是那些曾經真心愛過我們的人。生,養我們的父母;聆聽炤顧我們的好友;體貼呵護的夫妻等等,這些人才是我們心底裡認為“最大的”人物。一對男女生兒育女并不能令他們成為最大的父母,他們為子女付出了多少,才是標準;一個宗教領袖,神父也好,修女也好,單單穿上神職服并不能讓他們成為教會中最大的,而是他們對自己的羊群的關心決定了他們的身份。隨便繙閱一些聖人的傳記,我們都可以發現此項真理。教會中沒有一位聖人是靠自己的財富,身份,知識,經驗甚或長相成聖的。他們之所以可以得到教會的認可,世人的尊重,就是因為他們曾經付出的愛。當你愛一個人的時候,你自然會服務那個人。你的

最大誡命的問題

童年是每一個人生命中最為單純,但也是最為懵懂的階段。童年的天真,有的時候能夠表現出一些人性最自然的一面。第一次撒謊的時候;第一次逃學的時候;第一次違反紀律的時候......這些往事和如今我們的為人處事最明顯的區別之處在於:成人做的更加自然。中國有句俗話:樹不琢不成材;人不琢不成器。孩童的本性雖然天真,但是,天真的另外一邊卻是無知和散漫。十個孩子裏面,幾乎有多半是不喜歡“規矩”的。所以説,如果沒有自律,就算是神童也很難成材。 孩子這樣的天性使得每一位做父母的都傷透腦筋。許多為人父母的都搞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親生的孩子總是不聽自己的話,反而聽從那些“狐朋狗友”的話?為什麼這些孩子就是不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呢?其實,在孩子天真的世界里,雖然不夠理性和成熟,他們接受和拒絕一個人的標準很是簡單:誰對我好,我就聽誰的。誰相信我,支持我,我就和誰是朋友。父母不是對他們不好,而是許多時候,父母沒有時間還耐心去聆聽和理解孩子們內心的世界。在孩子們開口之前,父母的經驗已經把他們拒之門外了。“不要和我爭論,我說是對的,就是對的。我吃的鹽比你吃得飯還要多”。“你這混小子,還敢和我頂嘴!” 所以說,在孩童得世界里,如果你想讓他們遵守某些規矩,你要首先讓他們明白和感受到,這樣做是為了愛他們,是為了他們好。“不要撒謊!”不只是因為有損你作父母的臉面,更要讓孩子明白,誠實是讓他成為一個可貴的人,可愛的人的主要因素;“不要偷東西”不只是因為“偷東西就是不好”,而是更要讓孩子明白,自己靠努力掙得想要的東西遠遠珍貴過不勞而穫的贓物。 其實,不僅孩子如此,我們成人又何嘗不是呢!如果一個人當街訓斥你,就算他説的再對,再有理,我想沒有人是會聽從他的批評的。可是,如果一個特別關心自己的好朋友有什麽意見,就算有些地方不甚同意,最后也會不拂好意,聽其勸勉的。 所以説,耶穌在今天的福音中,就特別將愛情和法律聯係在一起來說。世上最大的法律就是:愛主愛人。再沒有比這更大的了。 但是,如果從自然的生活看待這個問題,我們就會發現其中似乎有一點不太近乎人情。“愛”是一種自由的選擇。是兩廂情願的事情。所以,今日的社會摒棄了指腹為婚,媒妁之言的傳統,因為那些陋習不合人性。但是,法律,任何法律一旦成為法律,就不是一件可以選擇的事情了。是義務,是我們不得不去做的事情。比如説:納稅,不傷人,遵守公共秩序等。既然如此,耶穌為什麼將一

凱撒的歸凱撒

耶穌經典之言“天主的歸天主,凱撒的歸凱撒” (瑪22:21)一直被用以區分宗教和政治的標準。這句話之所以出名,就是因為他輕而易舉地解開了一個複雜的兩難問題:作為一個被殖民的猶太人,應不應該給羅馬皇帝納稅呢?納稅,作為一種宗教行為,為猶太人並不陌生。他們向聖殿納稅,向自己的宗教納稅。可是,在當時的羅馬文化背景中,皇帝總是被神話為“神的兒子”。所以,在許多古代的文明中,包括羅馬文化,本國的皇帝和本國的神其實是分不開的。因此,作為一個只侍奉雅威的猶太人而言,給凱撒納稅不僅僅是一種羞辱,也是一種類似叛教的行為。為眾人所不齒。 但是,耶穌的思維,或者説是智慧,与常人是截然不同的。在他的眼裏,那個銀幣就是一個銀幣,并沒有什麽兩難的問題存在。那些詰難他的經師之所以覺得納稅的問題是一個兩難問題,就是因為他們把凱撒和天主同時放在了那個銀幣裏面。可是,在耶穌的世界觀中,天主永遠是一個獨一的天主,沒有任何事情或者人物是可以和他同日而語的。所以,耶穌才把這個銀幣的兩個層面劃分開來:天主的屬於天主,凱撒的屬於凱撒。你們不要混為一談! 那麽,在耶穌這樣的解答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怎樣的問題呢?其實,是一個優先權,或者説優先次序的問題(Priority)。天主和皇帝,究竟哪一個是你最后的歸宿呢? 這樣的質疑不會不讓我們聯想到生活中那些所謂的“兩難問題”: 比如說:作為一個學生,我是否在明天的攷試中作弊呢?作弊當然不應該,但是,不作弊,我媽媽會生氣,而且,我媽媽因為生病就不能生氣。怎麽辦? 作為丈夫,我有太太,子女,有一個家庭需要炤顧。但是,如今的客戶都很難纏,為了討好他們,你有時候需要陪他們一起跳舞,喝酒甚至召妓。就算是逢場作戲,可以嗎? 主日彌撒,是每一位基督徒不可忽略的責任,可是,我的老爸已經癱瘓在床多年,他很喜歡我星期天陪他到公園去,我是不是就不去彌撒了呢? 你的女兒很快長大成人了,她突然問你:“媽,如果兩個男孩子都喜歡我,一個有錢,一個比較普通,我應該嫁給誰呢?或者説,一個是我喜歡的人,一個是喜歡我的人,我因該選擇誰呢?”你作為女兒最后的指導,你該讓她選擇哪一個呢? ...... 其實,所謂的如如此類的“兩難問題”,我們還有很多。不得不承認,生活中的確有一些兩難的問題。但是,許多時候,這樣的問題並非兩難,而是一個優先權的問題,換句話説,你把哪一邊看得更高,更重要?兩個人都

分辨生命的訊息

幾年前聽到一個朋友説起現代版的“塞翁失馬”的故事。説是一個人生在一個富有的家庭里,當他誕生的時候,鄰人都説是天主對他家的降福,因為他長得十分乖巧可愛。可是,他誕生不久,他父親的生意就宣告破產,私底下還欠了一大堆的債。因此,別人都覺得這個孩子不很吉利,説他是把掃帚星。等他長大了,因為家庭的情況,他很早就輟學了。很早的時候就跟別人做起了餐館生意。出人意料的是,他的生意越做越大,由一家小小的餐廳的老闆轉眼變成了幾十家連鎖店的大股東。此時,就連同鄉的人也都十分看好他,認為他就是地方上的財神,老天賜下的福星。結果他也不負眾望,生意後來擴展到方方面面,房市,股市,汽車行,什麽的,沒有他不投資的地方。 自小受窮的他,一旦春風得意,就有些飄飄然了。不知不覺中他就染上了賭博的惡習,而且是那種一擲千金的“豪賭”。惡習既染,再多的錢也顯得不夠。所以,他後來開始四處坑矇拐騙。最后東窗事發,政府沒收了他所有的財產。他本人因為及早得知了消息,所以自香港潛逃到了意大利,開始了流浪的難民生活。此時的他突然覺得自己迷失了方嚮,不知道自己生存的意義何在。一次機緣巧合,他結識了本地的一位神父,後來領洗成了一位虔誠的基督徒。在那裏娶妻生子,開始了一段幸福安定的生活。 他的生活還在繼續。他現在的幸福生活究竟為將來是福是禍,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有一點我們可以看得清楚:他生命中的這麽多起伏轉摺究竟是機會還是災禍,端看他是如何對待的。這就如同耶穌在本日福音的比喻中所説的一樣:天主向每一個人發出了“婚宴”的邀請,可是,有些人因為對於世界的執著和貪戀而忽略了這個訊息。有些人因為內心的仇恨和罪惡,踐踏了這個邀請。而還有些人雖然領洗入教,但是因為虛偽狡詐,有其名無其實,最終也被淘汰出局,拋到了黑暗切齒之地。這些人的結局之所以是毀滅,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善用天主所給予的每一次機會。忽視和濫用都不能讓人得到永恆的幸福和賞報。 其實,基督徒的生活与常人無異,都有起伏高低的時候。生病了?這是天主的訊息嗎?是怨天尤人還是順天知命呢?失業了?是另謀高就的機會還是滅頂之災的意外呢?移民加拿大?是福氣還是晦氣?在這些日常的瑣碎抉擇中,我們就一點一滴的塑造了自己的生命。通向天國的道路有許多條,但不是每一條道路都引向基督。基督徒的選擇態度永遠是一種信仰的態度。所謂信仰就是堅信在任何境況中,這位天主是一位愛人的天主。在這樣的信仰之下所付出的

基石

“匠人棄而不用的廢石,反而成了屋角的基石”這句話是來自聖詠118:22。耶穌引用這句聖詠是為了總結他所講的比喻。其用意也顯而易見,就是在天主的葡萄園里,真正的善僕是那些“結果實”的人。結果實的外邦人,其實是天主的子民;不結果實的所謂的“天主子民”,實質上就是外邦人。天主的救恩計划在我們看來神奇莫測,有的時候甚或有些不可思議。但是,追隨天主的道路卻並非撲朔迷離,晦暗不明,因為耶穌已經將這條道路炤亮,炤明了。 基石和廢石的問題,其實就是一個生活標準的問題。我們基督徒是所謂的追隨基督的人。追隨,就是要分辨是非,抑惡揚善。而是非的分辨,離開一個正確的標準是完全不可能做到的。這個標準就是“基石”。在一棟房子中,基石決定了房子的結構和風格;在一個人的生命中,他的取捨標準就註定了怎樣的結局。至於生命中哪些是基石,哪些是廢石,這個問題就是我們信仰所要探討和追求的問題了。 很明顯,耶穌在這個比喻中將自己,以及他的道比喻成為生命的基石。這塊基石在當初是不被官方認可的,也就是被“匠人”所拋棄的。在生命的道路上,你會遇到許多所謂的“匠人”:醫生,律師,法官,和尚,教授,專家,心理醫生,神父等等。這些人在某一個專業稱為“匠人”,可是,這些匠人卻未必能夠決定你自己生命的基石。一個人無論有無信仰,他對於生命和幸福的追求卻是相同的。基督徒之所以選擇追隨基督,就是因為這條道路是帶來永生和幸福的道路。 那麽,如何追求生命的價值和幸福呢?這個問題就不是那些“匠人”所能夠解答的了。生命何去何從的問題,只有在耶穌的生命中,一個人才可以頓悟明白。其實,耶穌的道路再明顯不過:愛主,愛人。這條誡命就應該成為生命的基石。如今這個時代,人們對於“愛“的定義已經大不相同了。很少人相信愛的真實,更少的人去實踐真實的愛。“愛”在今天已經被披上了許多奇奇怪怪的色彩。“愛”似乎又成了一塊“棄而不用的廢石”。 但是,當一個人走回到內心深處,走到生命中最為寂靜的那個角落的時候,他會聽到自己對於愛的呼聲和需要。世界雖然藐視愛情,但是,人人的內心卻在渴望真愛。這樣的現實,也是耶穌那個時代的現實。人類歷史雖然滄海桑田,可是,愛的主題卻從未改變。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中,耶穌是如何做的呢?他沒有坐在家裡等待愛的奇跡,等待人心的自然進化,自然改變,而是走出家門,宣講天主的愛,用自己的生命證實了真愛的可能,真愛的存在。一個基督徒應該相信的一

聽命的次子

本主日的福音講述了一個極為生活化而又特別實際的比喻(瑪21:28-32)。故事中的長子和次子,他們的作為形成了一種鮮明的對比。長子表面溫順,父親説什麽,他就應什麽。可是,實際上,他根本沒有遵守父親的誡命。相反,次子則顯得十分率性,開始的時候雖然拒絕了父親,但是,最終卻按照父親的意思去做了。這樣的對比,其寓意也十分清楚。耶穌是為了讓他的聽眾明白怎樣才算是真正的基督徒,怎樣才算是真正的聽命。 這裏,我們可以由兩個問題開始反省。首先,為什麼耶穌認可次子的做法呢?次子在一開始就衝撞了父親,而後,他覺得有些後悔,所以,他最終選擇了聽從父命。這樣的一種過程,就是耶穌所說的“悔改”。次子的做法之所以是對的,就是因為他悔改的緣故。 在人類的世界裡,任何聖人的成聖之道都是通過不斷地悔改和更新做到的。沒有一個人生下來就是聖人。如果一個人扮作是一個完美無缺的聖人,那麽,就要小心了。也許他就是墮落的光明天使。 其實,大兒子的做法讓我們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時代。在年幼無知的時候,父親或者老師告誡我們的,我們都會輕易應允,可是,後來呢,卻忘得一乾二淨,依然我行我素,一意孤行。這樣幼稺的做法,在年輕的時候無可厚非。可是,如果一個成人也是如此行事,可想而知他將來的人品怎樣,他的結局又是如何。所以,生命是需要悔改得以更新的。而悔改的過程不是一種自然而然,到時候就要發生的事情,那是需要我們有意選擇,刻意犧牲的結果。 另外一方面,我們又可以發現次子的可貴之處在哪裡。我覺得次子的為人,相對於長子來說,比較真實。那種感覺就如同朋友之間一樣。如果一個朋友從來沒有跟人說過“不”字,從來沒有何人爭論過什麽,那麽,他給人的感覺就特別不真實。一個有著七情六慾的成人,怎麽可能事事都說“是”呢?這樣的情況只有兩種可能,要麽自欺,要麽欺人。所謂的虛偽,其本質就是自欺欺人。 其實,生活當中不乏這樣的實例。看一下身邊的朋友,特別是那些有家室的,我們就會發現做人真實的價值。有的夫婦從來不吵架,在眾人的眼裏,簡直就是一對模範夫婦。但是,許多時候這樣的夫妻卻會突然離婚。相反的,那些所謂的普通人的夫妻,偶爾吵吵架什麽的,他們中許多卻可以白頭偕老,天長地久。為什麼呢?因為他們至少對於對方比較真實。兩夫妻如果任何怨言都埋在心裡,雖然表面恩愛,可是,不真實的生活是注定要崩潰的。朋友之間亦是如此,彼此的信任是在每一次的爭論中,每一次的道

生命的迴報

任何宗教信仰都會涉及一個功德和賞報的問題。所謂的“積德”就是讓人為將來的賞報多家籌碼。那麽,在我們天主教的信仰中,這個永生的賞報問題又是如何解釋的呢? 本主日的福音瑪20:1-20,耶穌借用傭工的比喻來闡明天國的賞報究竟是如何一回事。在這裏,我們首先應該澂清一個問題,那就是,比喻中所說的人人都得到一樣的賞報,無論工作時間的多少,這樣的標準是否有失偏頗呢?換句話説,這樣的標準公平嗎?記得過去每次勸勉一些朋友歸信天主的時候,有的人就說:“我現在還不可以,等到死前再信不是一樣嗎?況且,現在信了,許多事情就不可以做了!”這樣的想法的確很精明:既可以在世界上為所欲為,又期望在天上享受永福。魚和熊掌都可以兼得!如果天國的賞報真的如同耶穌這個比喻中所說的那樣的話,那麽,我們這些自幼信主的人是不是得不償失呢? 其實,今日這個比喻,耶穌主要的意思不是在強調賞賜平等的問題。因為天國的賞報是根據每個人的行為做出回應的。保祿宗徒在格後5:10已經解釋的明白。對於福音的解釋之所以要參照宗徒的書信就是為了避免誤會聖經,斷章取義的麻煩。 這個比喻最終的寓意是想告訴我們: 永生的賞報,為每一個人都是一種恩寵。恩寵如同機遇,不只是簡單的努力的結果。在爭取永生的道路上,自身的努力固然重要,但是,天主的恩寵才是生死的關鍵所在。雖然大家服侍天主的時間不同,但是,天主給予每人的機會是一樣的。就如同那個主人在不同時間段招聘人一樣。當人獲得了這個機會之後,他的所作所為,他的動機和目的就是他天國賞報的標準了。 其實,有的時候,機遇就如同那個銀幣一樣,為每一個人都是均等的。但是,均等的機遇并不一定帶來一樣的結局。比如,工作的機會,每個人一生都會得到,但是,那份工作帶給你的是痛苦抑或幸福,卻是取決於你的工作態度如何了;許多人都有結婚的機遇,但是,這段婚姻是被苦水還是美酒,就看你如何釀造了;再廣闊一點,生命的機會,每一個人都是均等的,但是,在這個均等的生命中,人們看到的是不平等。不平等的是生活方式,可是,對於幸福,自由的追求又是平等的。所以,我們所要看重的不是生活方式的比較,房子大小的比較,而是,生活態度的比較,生活質素的比較。幸福的生活不會被生活方式所限;反過來說,同樣的生活方式卻不能帶給人同樣的幸福生活。 天主賜給人最大的機遇就是,每一個人都可能得救。但是,得救卻不僅僅是自身努力的成果。所以,我們才需要基

寬恕

關於“寬恕”的道理(瑪:18:21-35)在新約中比比皆是。耶穌所説的那句話“七十個七次(瑪18:22)也已經成為這個話題的金句警言。但是,在一個弱肉強食,爾虞我詐的社會中,我們發現對於這句話的實踐並非那麽簡單。 寬恕的存在,是因為爭端和仇恨的存在。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爭端,所以,實踐寬恕的教訓就如同試圖解決爭端,其困難和挑戰是可想而知的。 當一位基督徒嘗試着勸勉另外一個人去寬恕的時候,那個人第一反應通常為:“為什麼?是他欺負了我,你卻讓我去寬恕他?我沒有錯,為什麼要我與他和解?” 是啊!為什麼呢?是耶穌的教導。是得救的道路。這些固然是真,但是,在人的心底深處,我們仍舊在疑問:憑什麼是我讓步,讓我去和解寬恕?天主如果是公義的,就應該立刻懲罰那個傢伙!這樣的想法通常伴隨着爭端和仇恨產生的。在仇恨中,我們都期望天主是在我們這一邊主持公道。天主為什麼要站在我們這一邊呢?因為我是對的;因為我堅持的是真理。言外之意,如果天主不是站在我這邊,那麽,這個天主也應該是有問題的了。這種極端的想法,其實就是問題的根本所在。 但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卻在這種想法中忽略了,那就是,信仰不只是讓人成為一個正人君子,信仰更主要地要求人成為一個有愛心的人。一個沒有愛心,同情心的君子更加可怕過一個心懷同情的小偷。那個卑劣的僕人之所以不願寬恕他人,就是因為他恰恰忘記了自己也是一個需要“第二次機會”的人;也是一個靠著主人的同情和寬恕才存活到今天的人。 “我看起來像是需要人寬恕的人嗎?”這個問題直接解答了另外一個問題:“我需要寬恕那個人嗎?” 明白了寬恕的原因不等於已經做到了寬恕的事實。寬恕的過程中有許多實際的困難有待剋服。比如,時候我們覺得寬恕一個朋友比寬恕一個敵人更難;寬恕一個人所犯的錯誤,容易過寬恕他是因為他曾經指正過我們的錯誤。在這些實際困難面前,我們沒有一種具體的而又有效的標準可以借鑒。但是,有兩個大的原則是需要的,那就是:理解和謙虛。謙虛可以讓一個人正確看待自己,而理解可以除去我們看他人時眼中的“大樑”。在一個相對客觀的人際關係中,你我評估中,愛的種子才有可能產生。因為寬恕不僅僅是讓一個人走出自己過去的陰影,更加是讓另外一個人走進光明的未來。耶穌來到世界,不是為了追究人類千年來所犯的罪孽,而是接著寬恕送給人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 其实,如果逻辑地分析宽恕的问题的话,我们就可以发现: 宽恕的

教会的权威问题

本主日的福音瑪18:15-20談及教會權威的問題。從整篇福音來看,耶穌之所以論及權威的問題乃是因為爭端的產生。在沒有爭端的時候,權威的問題似乎不甚明顯。 說到爭端,這其實是每一個團體都要面對的挑戰。爭端有的時候會破壞團結,但有的時候卻可以凈化思想,提升境界。至於什麽時候是建設性的,什麽時候是破壞性的,端看處理爭端的方式如何了。耶穌所暗示的解決方案乃是一種彼此尊重,客觀理性的解決方法。如果你認為某位弟兄錯了,你的第一個反應,作為一個合格的基督徒,不是去捕風捉影,散布謠言;不是落井下石,鏟除異己,而是在私下的地方勸說他,提醒他。現實當中,我們常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許多人都喜歡聽到“英雄被打倒的消息”。許多人在他人的錯誤面前只有倖災樂禍,煽風點火。有幾個人是為了對方的好處而真心規勸呢? 個人的勸誡雖然容易接受,但是,也不是任何情形下都有效的。這個時候,就好像耶穌的比喻中所指的那樣,就應該訴諸於教會的權威來調解了。一種權威之所以能夠成為權威,必定是因為它能夠為大眾的好處服務,實現眾人的利益。所以聖奧斯丁説:一項不正義的法律是沒有約束力的。 明白了這層意思,我們就會更加清楚耶穌下面的那句話:“你在地上束縛的,在天上也要束縛;你在地方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瑪18:18)。就是因為這句話,西方中世紀的天主教會才認為“教會之外無救恩”,才認為教會擁有絕對的生殺大權;才去發動“聖戰”,用手中所握有的“天主的權柄”去統治其他的國家,民族和宗教。 借著這句話,耶穌的確是交給門徒們一種權力,一種權威。但是,這種權威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限製天主的恩寵,而是讓他們,也就是今日的教會成為一個散播恩寵的渠道。正是因為有了教會的存在,人們更方便,更容易地可以得到天主的救恩。這才是教會權威的最終意義。 權威的實現有不同的方法。這個讓我們想起了中國的“王,霸之辯”。所謂的:以力服人者,霸。以德服人者,王。耶穌在世的時候,之所以費盡周折,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就是讓門徒明白“我的國不屬於這個世界”。今世的國度是建立在鮮血和刀劍上的。但是,耶穌的國度卻是建立在寬恕和愛德中的。耶穌所行的是王道,而不是霸道。所以,在山園祈禱的晚上,耶穌讓伯多錄收起他的寶劍。天主的國不是靠刀劍和槍炮實現的。 換言之,耶穌所施行的施政綱領也就是所謂的“王道”:以德服人。這也是基督宗教的基本精神。一個基督徒

生命的取舍

在瑪竇福音16:21-27中,耶穌提出了一個關於生命的問題:“誰若想保存生命,必要喪失生命;誰若為了我的緣故而犧牲自己的生命,必要得到生命”。這樣一句聽似矛盾的話,其實是反映了耶穌真道的精華。 生命是一系列選擇的組合。每一天的瑣碎選擇都在點點滴滴地鋪下生命的歷程。所以,在耶穌的言語中,他特別重視我們基督徒日常生活的抉擇問題。生命,不是我們選擇而有的。每一個生命來到世界上,都非自己選擇的結果。但是,我們仍舊可以選擇如何塑造這個生命。死亡,也是同樣的道理。沒有一個人可以主宰自己的死亡。死亡就像一個意外,總是在你沒有準備好的時候發生。但是,面對不可逃避的死亡,我們仍舊可以選擇如何去“死”。“有人的死重於泰山,有人的死輕於鴻毛”。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可以看到耶穌啓示的更深層意思。如果生命是一系列的選擇的話,那麽,選擇就會有正確和錯誤的選擇之分。明智的選擇造就生命,愚妄的選擇荒廢時間。在耶穌看來,一個人最為錯誤的選擇莫過於選擇自己,唯我獨尊,“我寧負天下人,不可讓天下人負我”。自私,乃是一切錯誤選擇的根源。 什麽是自私呢?其定義也許見仁見智。有人形容自私説:一株紅色的玫瑰花想要成為自己,這個不是自私;但是,如果這株玫瑰要求花園裏面所有的花都成為玫瑰,而且要像它那樣是紅色的玫瑰,那麽,這就是最大的自私了。追求美好,追求幸福是每一個人應有的權利。儘情地去追求吧,這個沒有錯。可是,許多時候,我們也苛求他人去認同我們所堅持的東西。我們的某些想法也許是正確的,的確是正確的。但是,如果我們以為這個想法是唯一正確的,那麽,就是自私了。因為在這些自私的理念中,完全沒有他人的空間,完全沒有對於他人的尊重。 與此相反的選擇,也是耶穌所推崇的選擇,就是另外一種:“為了我的緣故而犧牲自己的生命”。這樣的生命態度才是正確的選擇。耶穌這個“我”,就是天主。“天主是愛”。在真實的愛裏面,我們是看不到自私的影子的。耶穌這樣教導群眾,其實,他也是這樣去做的。記得有一次耶穌在安息日看到一位患病多年的婦女。其他的人,特別是那些所謂的權威人士,都在留意他如何選擇。如果他醫病救人,就是觸犯安息日;如果他見死不救,那麽,他就是不仁不義。可是,在耶穌的內心里,沒有這麽多所謂的清規戒律,傳統習慣的束縛。他有的時候是一位很真實而又率性的人。在他的眼裏,這個婦女是一位受苦的天主的子女。他既然遇到了,就不可視若無睹。

基督圣体圣血

关于圣体的道理,我们教会里面可以说是罄竹难书。可是,关于领受圣体的话题却不是很多。许多时候,我们都常常将“圣体”比喻为生命的食粮,那么,领受圣体自然也就像是吃饭饮食一样。说到饮食,我不仅想起多年前讲过的一个故事。有这么一位哲学家很是出名,所以,当时有许多年轻人都愿意拜在门下,将来也希望会有个好的前途。在众多的追随者中,只有三位徒弟获得老师的青睐,留下作为他的首批弟子。但是,在这三位弟子当中,老师还需要选出一位德才兼备的成为他的大弟子,用以百年之后秉承他的衣钵。所以,老师就出了这样一个题目: 三位弟子当中谁可以做出最好的一餐饭给老师,谁就能成为老师的大弟子。 题目揭晓之后,三位徒弟都各自忙着准备去了。过了三天,到了考試的时间,三个人分别呈上自己的答案。第一位徒弟不惜重金为老师准备了最为丰盛的一餐,山珍海味,样样俱全。第二位徒弟在准备饭食之前详细调查了老师的喜好和口味,知道老师喜欢喝什么样的汤,吃什么样的菜,结果为老师准备了一餐最为可口的美食。到了第三个徒弟,他却两手空空。老师询问:“你准备的是什么呢?” 第三位徒弟说:“我为老师准备的饭食没有在这里,请您跟我来”。然后,他就将老师领到了一家他们经常光顾的小餐馆里面。其他两位徒弟都不知道他究竟准备的什么特餐。 等到了餐馆里面,老师突然愣在了那里,两眼看着一个人发呆。此时,那个人也看到了老师,他也是一副吃惊的样子,然后,两个人突然抱头痛哭。这个时候,老师的第三个弟子端上了一壶酒,简单的两碟菜,然后,就拉着其他两位徒弟出去了。 当老师出来的时候,他望着那个弟子说:“这是我吃过得最好吃的一餐饭”。 其他的两位徒弟简直不知所以,不停追问缘由。原来,第三位弟子知道老师有一位失散多年的朋友,虽然,不是常常提及,但是,可以看得出老师十分挂念这位朋友。当这位弟子听说这件事情后,他就四处托人打听那位朋友的下落,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还是让他给找到了。他给老师的这个惊喜远远超过任何金玉美食。 其实,有的时候,我的朋友也曾经问过我:“你经常四处走动,那么,你认为最好吃的一餐饭是在哪里吃的呢?” 刚开始,这个问题还真的让我想了想,可是,后来才发现,原来最好吃的那餐饭是跟自己最好的朋友所吃的那餐便饭。让饭菜成为美食的不是食物本身,而是那位与你共食的人。人们常说“酒逢知己千杯少”。其实就是说,吃饭一半是在吃心情。坐在桌面的那个人就是你的

The Passion of Christ

Passion is something strong enough to push someone ahead. The Passion of Christ is something more profound. On the Palm Sunday, the Catholic Church celebrates the event that Jesus entering Jerusalem as a victory signifying the overpower on the eveils. But, the victory does not bear it in reality. The torture that ends Jesus' journey to Jerusalem was nothing but a sign to God's love to our fellable human nature. How does this happen in our history? One thing we have always to keep in mind is that Jesus was a real human being. He, of course, has certain things uniquely different from others, but, he shares the same human nature. One of our deepest desires for life is the desire for power. We want to be in control of our work, our education, our friendships, our society, and even others. Power without limits drives people crazy. That's why we all keep far from those "power hungers". The only supreme power of the universe is God. "God almighty", is of the

爱有大小吗?

常听人说“某人的爱是一种大爱”,“某人的爱是一种博爱..." 这样的品论固然是一种赞言。可是,如果细究起来的话,所谓的”大爱“的标准是很难界定的。 面对人性的软弱和阴暗面,世界上究竟有几个人称得起“大爱”这一殊荣呢!有大爱的人是否博爱?有大爱的人是否没有犯错的时候?有大爱的人是否如同“大爱”这样完美? 其实,在真正的爱情中,并没有所谓的大小高低之分。一份普通的母爱难道就一定不如英雄的博爱吗?一个为家操劳的父亲难道真的就比不上日理万机的总理吗?爱情也许有真假,纯疵之分,但真正的爱情并没有高低大小之分。只要是纯真的爱情,无论你是惊天动地的伟人,还是默默无闻的凡人,你都拥有同样的价值和意义。所以,耶稣说“爱,是第一条,也是最主要的一条诫命”。言外之意就是说,只要你完全了爱的要求,你就达到了天主要求的标准。你就是天国的继承人。 这样的真爱不一定需要某些花哨的头衔来装饰。你不一定非要成为达官权贵才有能力去爱。人的爱情是人唯一也是最美妙的得救方式。 人生百态,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道路。但是,真爱是没有分别的。父母之爱,朋友之爱,夫妻之爱,爱的方式纵然各异,爱的内涵和本质却是完全相同。天主教曾将讲足不出户的一个小修女定位传教主保,与另外一个轰轰烈烈,外方传教的方计格同名,其用意也正是如此。 真爱,没有分别!

真理需要信仰吗?

人类社会需要教育,这是不诤的事实。因为教育是承传文明,成熟人性的基本方法。教育的背后,人们通常都会涉及宗教和信仰的问题。今天的社会是一个所谓的文明社会。发达的自然科学背后,人们仍然看到历史的痕迹,那就是人性的问题。权且不论人性善恶的问题。就算是善的,如何保持这样的一份“善”已经是一个需要人毕生探讨的问题了。 提到了人性的善恶,不能不谈及信仰和宗教。在人们生活的语言中,宗教信仰似乎有的时候和探索真理,追求精神的升华混为一谈。可是,宗教的派别分歧,宗教群体之间的冲突和迫害又不得不让人怀疑宗教的真实。人性的丑恶并不会因为宗教信仰而消除。所以,你经常会听到一些宗教内部的丑闻。这些丑闻将那些幼稚的教徒所幻觉的光环打得净尽。这个时候,辩护的人们会说这只不过是一个人性的问题。可是,这样一种托辞并不能真正转移人们的注意力:这件事情毕竟是发生了。 如果信仰不能自保,如果信仰不能令人升华到真理的层面。那么,信仰究竟有什么用途呢? 其实,与其说信仰是真理的点金石,倒不如说,信仰是生活的点金石。真理虽然崇高,但是也是需要真实生活的包装才能走到人类的心灵。一个空旷的高尚真理只能是一种不堪一击的幻觉和自欺而已。一个人如果不知道珍惜生命的可贵,告诉他天堂的美好也是枉然。一个人如果不晓得担负家庭的责任,他就算是希望去博爱天下也只不过是一种自欺而已。 所以说,不是真理需要信仰,而是信仰需要真理。生活需要真理。

time&life

time tells a story about a life. And the life is not aware of the track of time. Day by day, hour by hour, life goes by without the little sense of time. It's been taken for granted, and no life would bother stopping his journey to look into it. Until one day when life almost reaches the end of time, it's inspiring that life could hardly recognize itself. So, it's really the time of life. someone could say life equalize time. But certain feelings and affections would rather deny it. Probably, it's only going to happen when there is nothing else to spare your life. Time stops, anyhow; not life. In love, times stops, but life still goes on. Life will be never ended if time rests somewhere, unlikely to move forward, even a little bit...that's heaven. So, we all say that Heaven is eternity, because life other side will never ended in vain. Something, but speeds up life, your anger, hatred; your emotional bizzards, all but will leave you nothing with lim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