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翰的洗禮:悔改
在將臨期的第二主日上,教會選擇了若翰施洗這段福音,其意義十分深遠。若翰的生命被比喻為“曠野中的聲音”。他的洗禮是水洗,悔改的洗禮。然而,他的洗禮並非只是象征,無關緊要,而是對於聖神的洗禮的最佳準備。所謂的“聖神的洗禮”,也就是我們如今所領受的洗禮,乃是因為耶穌是這個洗禮的施行者。透過洗禮,人在救恩的道路上不再是孤身一人,而是借助聖神的力量,与聖神合二為一,更穩健地走向圓滿。可是,這個如此圓滿,神聖的洗禮不是那麽輕易完成的,如果想要得到聖神的真實效果,人們必須要首先接受水的洗禮,也就是悔改的洗禮。
記得曾經有這樣一個童言無忌的問題。有一個小孩子問他的媽媽:如果一個人吃三塊麵包就吃飽了的話,那麽,他直接吃第三塊不是同樣就飽了嗎?小孩子的問題當然天真可愛。畢竟沒有第一塊就沒有第三塊。人在許多時候都想一步登天,可是,事實還是需要人一步一步地來。
生活如此,聖神的效果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如今的我們在聖事內与早期教會分享着同一個生命。彌撒中領受的聖體,受洗時領受的聖神也就時門徒那個時代同一個聖神,同一個聖體。可是,在我們平凡的生活中,我們問什麼看不到一點一滴所謂的“聖神的效果”呢?領洗多年后的我,依然故我!幾十年前的毛病,現在依舊盛行。
其實,原因並非難懂。我們在信仰中許多時候只想吃“第三塊”,而不願意從頭開始。我們相信聖體的神性,但是忘記了耶穌的人性;我們追求超性的完美,可是卻不願意低頭看看自己的人性。如果沒了耶穌這個人,又怎會有基督的救贖呢!換句話説,做人,特別是做基督徒的第一步就是要:活得真實。教堂中的我,就是家裡的我。喝茶時的笑容,就是我每天帶給家人的笑容;領受聖體時的虔誠,就是我身居暗室時候的虔誠。
如今的心理學有“雙重人格”一說。一個人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這幾個角色之間似乎毫無關係,但是卻息息相關。那個“堅強”的你可以幫助那個“軟弱”的你。那個平靜的“你”可以讓你悔罪,而那個瘋狂的“你”卻可以讓自己找回自尊。這樣雙重甚或多重人格發展到最后只有一個結果,就是人格的徹底崩潰。心理上的雙重人格如此,我想信仰上的“雙重人格”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如果那個教堂中的我不是家中的我,如果公司中的我不是太太瞭解的我的話,那麽,遲早有一天其中一個會自動消失的。這就是為什麼有些教友“突然”不再去教堂的原因;這也是許多模範夫妻“突然”離婚的原因。因為其中一個“我”是假的,虛構的,是註定要崩潰的。
所以説,若翰的洗禮,也就是悔改是我們領受聖神的必須。沒有真正的悔改,聖神更本不會臨在。信仰的生命不僅僅在於不間斷地去教堂,更加在於我們嘗試著用信仰的價值去為人處事。嘗試的結果不一定成功,但天主的聖神就是在這樣的嘗試中一點一點地改變生命的。性格是難改,但是,如果每日的習慣改了,所謂的“性格”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消失的。習慣是難改,可是,如果每日都在減少重複的次數的話,所謂的“習慣”也是因你而定的。做聖人是難,可是,如果你儘量做好了一個“人”,一個男人或女人,一個丈夫或妻子,老師或學生,應該做的話,那麽,這個所謂的“聖人”也就離你不願了吧!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