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耶穌是光)

聖史若望是耶穌的愛徒,耶穌在世的時候曾對他愛護有加。在若望所記載的福音中有許多關於天主的堂奧。有些章節對於普通的讀者似乎比較費解。特別是今天這段福音(若1:1-18),當他論及耶穌与天主聖三之間超性奧秘的關係時,其文法顯得更加深奧。在許多讀者眼裏,這簡直就是一篇哲學大作。
論及哲學,我想到許多年前聽到的一個小寓言故事。説是一個盲人想知道太陽是什麽樣子,於是他就詢問身邊的人。有個人説:“太陽的形狀就像一個銅盤子”。於是,那個盲人拎起一個銅盤子,敲了一下,説“明白了”。 第二天,當這個盲人聽到教堂的鐘聲的時候,他以為是太陽升起來了。但是,其他人糾正他説那是教堂的鐘聲。於是,他又問其他人:“太陽是什麽樣子?”又有一些人説:“太陽就像蠟燭一樣發光”。過後,當那個盲人摸到一根笛子的時候,他以為自己觸摸到了太陽。
這篇寓言小故事著實簡單淺顯。但是,其寓意也並非夸張。在耶穌降生之前,我們對於天主所謂的“理解”就是這樣的滑稽可笑。看一下舊約中的天主形象,有的時候是一個自私的判官;有的時候是一個無情的殺手;有的時候是一個捉弄人類的神話。這些對於天主的妄自猜測和誤會都是因為我們和天主之間的距離太過遙遠,沒有一個人可以洞悉天主的堂奧。但是,這一切在耶穌誕生之後都改變了。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天主的肖像,他的生活也指給我們侍奉天主正確的道路。因為,在若望的筆下,耶穌經常被比喻為世界的“光”。他的到來恰如同光明來到世界。
既然提到“光”這個概念,那麽,我們就來看看光的作用。簡單來說,光有兩個作用:其一是為了炤明。讓我們在黑暗的地方看到道路,認清回家的路,明白身邊所發生的一切。這個作用為人們所中意。但是,光的第二個作用卻並非人人喜歡。當你面對光的時候,你會看到自己的背影。所以,光的第二個作用就是揭露出一個人的黑暗“背影”。“背影”這個詞可以喻指一個人的弱點,缺陷,罪過,兒童時的傷害等等,總之都是一些負面的迴憶和經驗。事實上,不是每一個人都喜歡面對自己的“背影”,因為背影有損他們的自我優越感。愛屋及烏。人們因為不喜歡看到自己的背影,所以,有些人也就憎恨光明,就如同若望所說的一樣,他們“光明來到了世界,世界卻不接受他”,為什麼呢?因為面對光明,他們看到了自己的背影。
其實,許多人不喜歡走近教堂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如此。到了天主面前,讓自己覺得是個“罪人”。那種“罪人”的感覺并不太討人喜歡。
人們對於光明的這種態度,許多時候也反映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中。生活中,我們學習到:人是需要朋友的。特別是所謂的“知己”,一生總是需要有一個兩個的。朋友之道,最主要在於“理解”二字。彼此的瞭解越多,通常彼此的友誼也就越深厚。這是常理,但是,也有例外的時候。如果理解越多,關係越深的話,那麽,我們的知己就應該不外乎自己的父母親,自己的丈夫或者太太了。你的配偶瞭解你的性格,你打呼嚕的方式,你的個人衛生問題,你的口味,你的口頭禪等等。你的父母養你,育你,看著你一點點長大。可是,試問一下身邊的人,“有誰的知己是自己的父母呢?”,“又有誰的知己是自己多年的配偶呢?”我曾經在許多地方問過同樣的問題。肯定的答案確實鳳毛麟角。為什麼會是這樣呢?許多身為人父,身為人母的人都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自己的親生孩子什麽事情也不跟自己商量,反而跟那些公司的酒肉朋友,甚或是網上的素未謀面的網友去傾訴呢?”“究竟是孩子沒有良心呢,還是自己做得不夠好呢?”
其實,如果我們稍微留心就可以發覺:一個人成為另外一個人所謂“知己”的條件,最重要的條件并不在於一大堆知識性的瞭解,什麽“生日什麽時候,喜歡吃什麼等等”。這些就好像一個人的病例一樣,看到了病例并不等於成為病人的朋友。相反,成為知己最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陪伴be there for you "。那些抱怨子女反叛的父母也許應該問多一句:“在我的女兒哭泣的時候,我在她身邊嗎?在他們成長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在哪裡呢?”如果孩子需要的時候,你都在忙碌地工作。就算你的忙碌也是為了這個家庭,但是,這種忙碌並不能補充你對他們的陪伴。所以,孩子們更多的時候是相信他的朋友,甚至網友,最少每次他們需要找人傾訴的時候,他們都在那裏。
試想一下,一對兩地分居的夫妻。如果一年見不到一次面的話。如果夫妻之間傾訴的對象不是對方的話,家庭生活又怎會沒有危機呢?不是今天的人不喜歡家庭生活,而是生活的奔波中人們把家庭生活,夫妻關係放在了最后一位。不出問題,才是不正常呢!
由此,我們回到福音的主題:耶穌究竟為什麼要降生救贖呢?像某些人説的那樣,只是為了“體察民情”,瞭解人間疾苦嗎?若為此,他不需要降世也瞭若指掌的。其實,他的降世恰恰告訴我們:天主,我們所追隨的這位天主,不僅僅想成為我們的造物主,審判者,他更想要成為我們的“知己”。一個在我們需要的時候隨時守候的知己。正因為如此,他才不厭其煩,降生成人,活在世界,死在人間。目的就是讓我們把他也當作生命中的知己,可以信賴的朋友。這也是天主對於人間疾苦最深刻的理解。就如同我們探望病人一樣,你如何理解,或者活讓病人感受到你對他痛苦的理解呢?不是閑來無事的時候的探訪,不是一篇大道理,跟不是看他的病例,而是床邊的守候。日夜的守候,就是對他最大的理解。人世間的幸福固然不少,但是,許多痛苦也是不可告於人知。天主瞭解我們疾苦的方式不是虛偽的,膚淺的,像法利賽那種旁觀者的方式,而是最深刻的,最為真摯的理解。因為他永遠在那裏和我們同行,在那裏守候。
記得多年前一首英文的經典歌詞:Wherever you go, whatever you do, I WILL BE 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這就是我們的聖誕!這就是我們聖誕等候的基督!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聖神降臨節

聖伯多祿,聖保祿

复活雅依洛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