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母:天主之母
聖母為“天主之母”的稱號,在教會的歷史中曾經頗有爭論。有的人為了反對教會的信條,甚至不惜放棄信仰,改信他教。雖然教會在第一次厄佛所大公會議(431年)中正式欽定了此一信條,但是,許多基督教派一直到今天仍舊否認其正確性。
其實,教會之所以欽定“天主之母”的信條,其根本原因也是基於耶穌基督人而天主的信仰。在希腊的神話中有許多半人半神的故事。凡是宙斯和人間女子所生的孩子,都具有半人半神的本性。不過,耶穌作為人而天主的事實卻並非這種半神半人的故事。他是一個完整的人,同時又是一個完整的天主。簡而言之,歷史中耶穌的生命歷程也恰恰是天主共同走過的一段路。這樣的一種奧秘,說實話,的確並非我們可以在茶餘飯後可以談說明白的。許多神學家,哲學家曾經為此爭論不休,其結果也只有各持己見,不歡而散。許多爭論雖然到今天仍舊沒有結果,但是有一點我們十分清楚,那就是,教會之所以堅決肯定地相信此一信條,其最終原因還是為了肯定天主曾經為了救贖人類,犧牲了自己的獨生子,最終複活升天的事實。
肯定這樣的一種事實,並非只是為了哲學上的真論,而是讓人們相信一位真正愛人的天主的存在。人類的所謂文明史,其實,從某一方面來說,也是人類的暴力史,罪惡史,戰爭史等等。每一種所謂的文明背後都有著不可原諒的暴力和罪惡存在。就算今天所謂的文明發達社會,仍舊有許多遭受着非人的待遇,經歷着戰火的摧殘。
世界的大格局如此,我們生活的小圈子又何嘗不是?作為一個普通的人。我們都對憧憬著未來的幸福和美滿。可是,看一看身邊的人,數一數自己的歲月,又有幾天,幾年,我們是真正地生活在人間樂園呢?朋友之間,爾虞我詐;工作當中,嫉妒競爭;家庭,算是生命最后的避風港了,可是,家庭的暴力,虐待,離婚,墮胎,婚外情,等等都將這個看似輕而易舉可以得到的幸福吹得無影無蹤。在這樣的一個世界生活的你我,是否仍舊堅信那位愛人至死的天主呢?
這個問題的回答不是一段邏輯上的證明,而是生命的體會。教會在自己的歷史中相信了。因為耶穌在十字架上已經回答了。
正如聖誕節我們所紀念的一樣,耶穌的生命之所以能夠將我們從黑暗中領出來,就是因為這種對於愛的堅信,對於愛的執著。人們的罪過開始於人們對於愛的唾棄。當生命當中缺少了愛情的時候,這個生命就只剩下了空殼,那,就是地獄。
耶穌之所以被稱為天主之子,就是因為他“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聖母之所以被教會稱為天主之母,也是因為她對於天主徹底的交付,絕對的服從。聖母作為耶穌的“第一位門徒”,自懷胎的時候,一直到十字架上,她從來沒有放棄,甚至懷疑過天主的許諾。“天主之母”的殊榮,在瑪利亞的時代并不存在。在人們的眼中,她是一個木匠的太太,而且還有未婚生子的非議。她的獨子一生漂泊,最后被政府定罪,慘死街頭。現實也許比這更糟,更難接受。可是,就是這段殘酷的現實成就了這位“天主之母”。任何一個女子生了孩子,就可以稱為“母親”。但是,不是所有的“母親”相稱於“母親”二字。聖母之所以稱為“天主之母”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由她誕生了耶穌,更是因為她用生命去相信這位腹中的小生命。是她的“信”,令其相稱於“天主之母”的稱呼。所以,自宗徒時代開始,一直到今天,聖母一直都是教會信仰上的典範。所有的聖賢都是如同聖母般相信了耶穌,相信了天主。
其實,由某些方面來看,“基督徒”的稱呼也有類似的性質。一個人只要領洗了,就是基督徒了。但是,這個“基督徒”是虛構的呢,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呢?那就要看這個人如何為人處事了。口不及義,滿腹邪惡的“基督徒”,其實根本上,什麽都不是。其他的稱號比如“父親,母親”,“妻子,丈夫”似乎都是這樣的一種稱呼。一個父親如果不再做父親應該做的;一個妻子如果放棄了做妻子的責任;那麽,他們就根本不是什麽父親,妻子了。
在現實生活中,每一個人的稱呼不止一個。一個男人也許是“基督徒”,“父親”,“丈夫”;一個女人也可能是“太太”,“母親”,“教授”等等。每一種稱呼都要求人去盡相應的責任,可是,責任太多的時候就會出現選擇的問題。選擇的另一面是淘汰。如果你“丈夫”的頭銜和“父親”衝突了,你要選擇淘汰哪一個呢?如果基督徒的稱呼与“成功的商人”,“有錢人”,“情人”等衝突了,你要完成哪一種責任呢?
聖母的一生中,我們相信,也會有類似的選擇和衝突。不過,她的選擇永遠是站在耶穌的背後。沒有一次錯過。這就是天主之母的生命。
其實,教會之所以欽定“天主之母”的信條,其根本原因也是基於耶穌基督人而天主的信仰。在希腊的神話中有許多半人半神的故事。凡是宙斯和人間女子所生的孩子,都具有半人半神的本性。不過,耶穌作為人而天主的事實卻並非這種半神半人的故事。他是一個完整的人,同時又是一個完整的天主。簡而言之,歷史中耶穌的生命歷程也恰恰是天主共同走過的一段路。這樣的一種奧秘,說實話,的確並非我們可以在茶餘飯後可以談說明白的。許多神學家,哲學家曾經為此爭論不休,其結果也只有各持己見,不歡而散。許多爭論雖然到今天仍舊沒有結果,但是有一點我們十分清楚,那就是,教會之所以堅決肯定地相信此一信條,其最終原因還是為了肯定天主曾經為了救贖人類,犧牲了自己的獨生子,最終複活升天的事實。
肯定這樣的一種事實,並非只是為了哲學上的真論,而是讓人們相信一位真正愛人的天主的存在。人類的所謂文明史,其實,從某一方面來說,也是人類的暴力史,罪惡史,戰爭史等等。每一種所謂的文明背後都有著不可原諒的暴力和罪惡存在。就算今天所謂的文明發達社會,仍舊有許多遭受着非人的待遇,經歷着戰火的摧殘。
世界的大格局如此,我們生活的小圈子又何嘗不是?作為一個普通的人。我們都對憧憬著未來的幸福和美滿。可是,看一看身邊的人,數一數自己的歲月,又有幾天,幾年,我們是真正地生活在人間樂園呢?朋友之間,爾虞我詐;工作當中,嫉妒競爭;家庭,算是生命最后的避風港了,可是,家庭的暴力,虐待,離婚,墮胎,婚外情,等等都將這個看似輕而易舉可以得到的幸福吹得無影無蹤。在這樣的一個世界生活的你我,是否仍舊堅信那位愛人至死的天主呢?
這個問題的回答不是一段邏輯上的證明,而是生命的體會。教會在自己的歷史中相信了。因為耶穌在十字架上已經回答了。
正如聖誕節我們所紀念的一樣,耶穌的生命之所以能夠將我們從黑暗中領出來,就是因為這種對於愛的堅信,對於愛的執著。人們的罪過開始於人們對於愛的唾棄。當生命當中缺少了愛情的時候,這個生命就只剩下了空殼,那,就是地獄。
耶穌之所以被稱為天主之子,就是因為他“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聖母之所以被教會稱為天主之母,也是因為她對於天主徹底的交付,絕對的服從。聖母作為耶穌的“第一位門徒”,自懷胎的時候,一直到十字架上,她從來沒有放棄,甚至懷疑過天主的許諾。“天主之母”的殊榮,在瑪利亞的時代并不存在。在人們的眼中,她是一個木匠的太太,而且還有未婚生子的非議。她的獨子一生漂泊,最后被政府定罪,慘死街頭。現實也許比這更糟,更難接受。可是,就是這段殘酷的現實成就了這位“天主之母”。任何一個女子生了孩子,就可以稱為“母親”。但是,不是所有的“母親”相稱於“母親”二字。聖母之所以稱為“天主之母”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由她誕生了耶穌,更是因為她用生命去相信這位腹中的小生命。是她的“信”,令其相稱於“天主之母”的稱呼。所以,自宗徒時代開始,一直到今天,聖母一直都是教會信仰上的典範。所有的聖賢都是如同聖母般相信了耶穌,相信了天主。
其實,由某些方面來看,“基督徒”的稱呼也有類似的性質。一個人只要領洗了,就是基督徒了。但是,這個“基督徒”是虛構的呢,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呢?那就要看這個人如何為人處事了。口不及義,滿腹邪惡的“基督徒”,其實根本上,什麽都不是。其他的稱號比如“父親,母親”,“妻子,丈夫”似乎都是這樣的一種稱呼。一個父親如果不再做父親應該做的;一個妻子如果放棄了做妻子的責任;那麽,他們就根本不是什麽父親,妻子了。
在現實生活中,每一個人的稱呼不止一個。一個男人也許是“基督徒”,“父親”,“丈夫”;一個女人也可能是“太太”,“母親”,“教授”等等。每一種稱呼都要求人去盡相應的責任,可是,責任太多的時候就會出現選擇的問題。選擇的另一面是淘汰。如果你“丈夫”的頭銜和“父親”衝突了,你要選擇淘汰哪一個呢?如果基督徒的稱呼与“成功的商人”,“有錢人”,“情人”等衝突了,你要完成哪一種責任呢?
聖母的一生中,我們相信,也會有類似的選擇和衝突。不過,她的選擇永遠是站在耶穌的背後。沒有一次錯過。這就是天主之母的生命。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