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醒悟

將臨期是教會禮儀年中一段特別的時期,因為在這段時間裏面,我們要重溫初期教會的“末世”態度,和整個教會來準備基督的將來。在真實的世界中,這樣的準備也就象征着對於耶穌第二次來臨的準備。所以,耶穌在本日的福音中提醒所有的人應該保持“醒悟”,不要昏昏沉沉的睡覺,不要玩世不恭,渾噩度日。
每一次談到“醒悟”這個詞語,都會有些人追問“究竟怎麽做才是真正的醒悟呢?”是不是要如同比喻中所說的那樣,永不睡覺呢?比喻中的“睡覺”當然是指的一個人不妥當的準備,或者沒有準備,就是我們的罪過。那麽,一個人可能一輩子都不犯罪么?當然不可能。可是,如果一個好人,一輩子都是循規蹈矩,到了最后的時候,犯了一個大罪,結果,就是這個時候死掉了,那麽,他的靈魂究竟是算善算惡呢?又比如聖經當中經常論及的“右盜”的問題,他的情形是不是太過輕鬆了呢?如果每一個人都可以像右盜那樣,那麽,我們整日祈禱唸經,齋戒行善,又有什麽用途呢?
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在拉匝録的比喻(路十八19-31)中得以解答。當那個富翁乞求亞巴郎派遣拉匝録回到世界上去提醒他的弟兄的時候,亞巴郎拒絕了他,因為如果他們“不聽從梅瑟和先知的話,就算有人從死者中複活,他們也不會相信”。許多的時候,我們都曾經幻想:如果我知道自己的大限是何時的話,那麽,我的生活一定會安排的井井有條,絕對不會虛度人生。可是,事事可能會是這樣嗎?也許許多人因為知道了自己的死期,反而會更加肆無忌憚地享樂人生,縱情享樂了吧!正因為如此,耶穌就算來到了這個世界上,為了讓人得救,他竟然沒有告訴人們這個世界什麽時候走到盡頭。或者告訴每一個人什麽時候將要離開這個世界。其用意也就是因為看到了人性懶惰和投機取巧的一面。
所以,從這一面來看,真正的準備絕對不是費力去搞明白自己大限,或者死亡的日期,然後,才去做相應的準備。就如同一個真正勤奮的學生,絕對是不需要考試前才秉燭達旦,最后磨刀一樣。
這裏,我也想起在一部電影中聽到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是故事中的故事。說的是一個小和尚從小就很淘氣。況且,因為他是孤兒,所以,在寺廟的時候,老方丈特別地疼他,偏愛他。每一次他犯了錯誤之後,只要低頭説一聲“對不起”就什麽事情也沒有了。正因為這樣,他也就越來越淘氣,膽子也越來越大。犯下的錯誤也就越來越嚴重。終於有一次,他玩火不甚,將寺廟燒著了。小和尚也嚇得逃了出去,不敢再回來。可是,逃亡的日子畢竟不好過。所以,最后他還是下定決心回到寺廟。他心裡想:“大不了又要挨罵,跟師傅說聲對不起也就解決了”。所以,他如釋重負般地回到了寺院,期望這一切罪過都會煙消雲散。但是,讓他一輩子都不能釋懷的是,他永遠再也沒有機會去跟自己的師傅説“對不起”了,因為他的師傅已經他的那把火燒死了。
故事雖小,道理卻很貼切。想一下自己童年懵懂的年代,犯下了多少錯誤。得罪了多少人,特別是那些在身邊呵護自己,炤顧自己的人。每一次傷了他們的心,只要一聲道歉就解決了。所以說,一個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是不會改自己的毛病的,因為他不需要去改。他認為任何事情,包括傷害他人,都是有機會彌補的,都是有機會從頭來過的。可是,現實,真實的現實不是這樣的。有些事情是不能從頭再來的,有些感情是不可以踐踏的,有些話是不可以收回的,有些心是不應該打碎的。可是,這個道理往往是我們在被現實撞得頭破血流的時候才明白過來的。更糟糕的是,許多時候,已經太遲了。
這就是生命,這就是人生的真諦。生命中你可以做任何事情,但不是每一件都是正確的;對於人你可以想說什麽就説什麽,但是,不是每一句話都應該出口的。錯誤是不能避免的,但不是每一個錯誤都可以彌補的。這就是“準備”的道理。一個基督徒想要準備好自己,就應該在自己的小錯誤中一點一滴地形成一個好的習慣,也就是德行,這樣無論將來的情形如何,“主人什麽時候來到”都無關緊要,因為,好的習慣才是最好的準備。
天國的準備如此,人與人之間又何嘗不是呢?你還在隨意傷害你的愛人嗎?對於自己的父母,還是那樣毫不耐煩嗎?心里的怨氣還沒有消除嗎?......如果有的話,快去釋懷,不要等到錯過了機會才懂的警覺。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聖神降臨節

聖伯多祿,聖保祿

复活雅依洛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