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三十主日
常年期第三十主日(谷10:46-52)
本主日的福音很简短,但是,路加却借此向我们阐释了一种信仰皈依过程。耶稣在世上的时候,他医治好过许多的病人,有瘸子,有瞎子,有癩病人等等。然而,路加对於这个耶里哥的瞎子,巴尔题摩,似乎记忆的特别清楚。在旧约的那个时代,当叙述一件真实的事件时,人们通常会将当事人的名号,以及他父亲和祖上的名号都一并提及。这样就是证明这件事情并非作者自己杜撰瞎编出來的。
这个瞎子的复明过程和其他的奇迹表面看来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首先,这个盲人是从来没有 “见过”耶稣的。他对於耶稣的了解也应该就是基于他人的转述。按照路加所描述的当时的情景,耶稣的名号其实已经传播开来,所以,他走到哪里,都会有一大群人观看和跟随。这个瞎子一听到是纳匝肋的耶稣,他立刻开始大喊:達味之子,耶稣,可怜我吧!然而,奇怪的是,当时竟然有许多人来斥责他,并且让他收声住口。要记住,这个人并没有口出狂言,或者说出什么不逊的话来。 他只不过是让耶稣来可怜可怜自己。难道这样的祈求也要遭到人们的厌烦吗?
仔细想一下,那些人让他住口的理由无非是来自于对於那个瞎子的轻视。这就好像当一个大人物出來体察民情的时候,如果有一个乞丐站出来提问题,那必然遭到他人的制止是一样的道理。当时那些围绕在耶稣身边的人,也不全是相信他的人。许多人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升官发财的好机会。他们“高看”耶稣并不是因为耶稣是天主子,是默西亞,而是因为耶稣将会是他们翻身闹革命,将来出人头地的砝码。所以,这样的一些人,必然不会让一个卑贱不堪的瞎乞丐来讨饶耶稣。
然而,这些人错了。祈祷,是不分等级的。不是说一个人越是受过高等教育,越是有钱,越是文明,就证明他/她越是懂得如何祈祷;而一个人如果没有读过什么书,生活在社会的下层,甚或是公开的“罪人”的话,就没有资格向天主祈祷。这样的观念完全是歪曲天主的谬论。所以,当耶稣听到那个人高呼的时候,他立刻停了下来,说,“让他过来”。
当这个瞎子听到耶稣叫他的时候。他的反应是一种意外和惊喜:跳起来,抛开毯子,跑到耶稣跟前。他之所以惊喜,至少证明他觉得自己最多有一半的机会能够接触到耶稣。然而,没有想到,耶稣真正地为他而停了下来,并且还要单独地给他说话。在那个瞎子的生命中,能够为他而停下来,和他交谈的人,应该没有几个。是啊,通常谁会为一个陌生的瞎乞丐而停下呢?对於大街上无家可归的人,我们“正常人”通常都唯恐避之不及。偶尔有人抛下几毛钱,也是匆忙而过,看多一眼就好像要被传染的感觉。耶稣并不是如此。他每一次停留,都是为那些真心寻求真理的人而停,都是为那些被人忽略的弱小者而留。
当瞎子来到耶稣跟前时,耶稣问他:你想让我帮你做什么?“主,让我看见!”。我们此时要留意这个瞎子的话,他的祈求已经变得更加清晰具体了。当他说:達味之子,可怜我吧!的时候,那是一种相对笼统的祈求。他那个时候还不确定耶稣是否可以听到他的呼声,自己是否能够引起耶稣的重视。所以,他的呼声是笼统的:可怜我吧!至于耶稣能否听见,或者听见之后做什么,他没有准备好细说。然而,当耶稣正正式式地将他叫到身边,并且问他:你希望我能帮你做什么?的时候,他的祈求就更加具体了:主,让我看见吧!
当耶稣听到他的这句话时,立刻对他说:去吧,你的信德救了你!耶稣和这个人初次见面,他如何判断这个人的信德如何如何呢?其实,一个人的信德最典型地表现就是在于那个人祈祷的内容和方式上。一个人如果向天主求财,证明当耶稣是财神;一个人求耶稣保护自己的生意兴隆,证明他还没有分清楚真神和迷信。那个盲人向耶稣祈求复明的奇迹,证明他对於耶稣是主,是默西亞的身份深信不疑。否则,他不会祈求一件 “在人看来不可能”的事情。
耶稣的话音一落,那个盲人即刻复明了。此时,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拂袖而去;而是果断地跟随了耶稣。这个行动就证明他对於自己的信仰认识的更加清晰,更加具体了。从“主啊,让我看见吧”到切实地跟随耶稣,这才是信仰上的一层逾越。我们对於天主的寻求,其过程基本上也都是如此:从一个笼统的需要,到一个具体的祈祷,又从一个个具体的祈祷走向最后的跟随和皈依。然而,可惜的是,我们许多領洗的老教友,走出了第一步,第二步,然后,就止步不前了。一生都在向天主“祈求”,求健康,求幸福,求永生,求智慧等等。这些祈求,没有错。错就错在我们以为这是信仰的全部。信仰的最高境界并不是在于学会如何祈祷,而是切实地跟随耶稣。祈祷,是我们寻得天主,接触天主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要引向终点的,这个终点也是另外一种生活的起点:跟随耶稣。那个瞎子在跟随耶稣的时候,他过往的生活已经成为历史,同时,他对於天主“寻求”的过程也已经结束;然而,另外一种新的生活才刚刚开始:跟随耶稣。设想一下,当他跟随耶稣之后,还会重复“主啊,可怜我吧”,或者“主啊,让我看见吧!”这样的祈祷吗?绝对不会。他接下来要做的乃是仿效耶稣的作法去对待他人,去见证天主的临在。可惜的是,我们许多領洗之后的人,我们的祈祷仍旧停留在“主啊,可怜我吧!主啊,让我看见吧”这样的一个阶段。正因为如此,许多人所谓的“祈祷”都没有什么效果。不是因为这些祈祷不够真诚,也不是因为这些祈祷不够具体,而是我们忘记了:祈祷是为了更好地追随耶稣;而不是说:我们追随耶稣是为了更方便得到自己所祈求的。
设想一下,如果那个瞎子求了,也得到了耶稣的治愈,然而,他仍旧留在原地乞讨。这样的祈祷,究竟又有什么意义呢?同样,一个人領洗了不愿跟随耶稣,反而用“无尽的祈祷”作为掩饰的话,这个人和那些没有領洗的人,还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吗?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