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

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谷93037
“哪里有嫉妒和自私的欲望,哪里就有混乱和种种恶行(雅316), 保禄在这里提及两种人人都可能有的毛病:嫉妒和自私。说到自私,我们许多时候都把自私和小气等同。那个人是铁公鸡,一毛不拔, 不愿意和他人分享自己的财富等等。然而,有的时候,我们应该将一个人的小气和自私分别开来。引用一个现实的例子来说:比如,中国现在大多数的家庭几乎都是独生子女。许多子女都三四十岁了仍旧和父母生活在一起;靠着父母过活。今天,人们有一个字眼来形容这样的子女为:啃老族,意思就是说他们是靠着老人养活,不能够自食其力的一帮年轻人。然而,啃老族的出现,并非只是子女的原因。那些作父母的也有很大的责任。这种父母多数都不喜欢自己的子女太过独立。孩子们小得时候,父母供他们吃穿,读书。等到孩子长大成人了。这些父母也不愿意孩子离开自己去独立生活。养儿防老吗!孩子毕业了找工作,父母来给介绍;孩子要结婚,父母一定要和子女一起来住;孩子生了孩子,作祖父母的又负起了教育孙子孙女的责任。表面看起来,这种父母就是比较大方的父母,肯于为子女牺牲的父母;然而,再看多一眼,似乎就不是这种情形了。
这些父母供孩子读书,学费再高也要读。读了中学,读大学;读了大学,读博士。然而,条件是:孩子要读父母选择的科目,孩子的兴趣根本不考虑。等到孩子结婚时,两方面父母忙前忙后,似乎很热闹;然而,结婚的朋友多数不是子女的,而是老人们的。换句话说:新郎新娘只是个摆设,没有发言权。在哪里摆酒,请多少人,怎样的婚礼,都是父母说了算。因此,许多年轻人在结婚时就因为两家的婚礼筹划而埋下了离婚的炸弹。结婚后,孩子要买房子。这种父母都是大方地拿出自己的辛苦钱来付首期,有些索性自己买了给孩子们住。但是,不是白住:子女必须还父母一起住。如此,这个家,也就成了四世同堂。小两口之间的口交往往会升级成两个家庭之间的冲突,久而久之,夫妻之间的感情也因为两方面父母的介入而变得更加复杂棘手。离婚迟早就成了不得已的选择。
与这种父母相比。还有另外一种父母。这些父母在孩子成长的时候,似乎也没有给孩子太多的零花钱。他们只供给孩子们需要的。等到孩子们成人之后。他们更多地是希望孩子们靠着自己的努力去找工作,买房子,买车,结婚生子。买房买车的时候,父母就算有能力全付;他们也只是给孩子付首期。剩下的房贷,他们希望小两口自己来安排。这种作父母的,较之前面那种,似乎小气得多。不过,和前面不同的地方是:他们虽然在物质上给予孩子的没有前者多,然而,生活上,他们却给了孩子们自己奋斗的空间和自由。除非不得已,他们不会干涉孩子们的生活。独立,恰恰是这种父母给予孩子们最大的期望。
在普通人的眼中,许多人都觉得前者似乎更加慷慨大方,而后者则显得小气,甚或有些自私。可是,我觉得第一种父母才是最为自私的一种,后者不是。
第一种父母虽然在经济上给予孩子多过他们的需要;可是,这些钱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花在子女身上的。作父母的希望子女的生活富裕幸福,等到自己年老的生活可以养活自己。养儿防老这样的思想其实没有错。错就错在:就算是父母也没有权力剥夺孩子们自己的幸福,或者追求幸福的权利。子女的生活,如果因为父母的“帮助而变得更加依赖,更加脆弱的话,这样的帮助”, 其实就是父母自私的剥夺。一个人追求自己的好,没有错;但是,如果他因为追求自己的好,而忽略了甚至剥夺了他人的好的时候,这才是真正的自私。
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乃是家庭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这层关系的好坏,许多时候都会影响到其他层面的人际关系。自私的父母,只能造就自私的子女。一个人自私了,便不再者同,与。他只希望自己是人间最为健康,最为幸福的一个;他人的死活,他都不放在眼里。一旦看到别人做得比自己好,生活更加成功,心中的妒火便油然而生。有了嫉妒,诽谤,污蔑,谎言等等一切恶性也就如瘟疫般泛滥开来。
本主日的福音中,恰好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宗徒们在追随耶稣去耶路撒冷的路上,因为谁大谁小的问题而争得不可开交。大家之所以争论,乃是因为他们都觉得此次耶路撒冷之行,必定是升官受爵。跟随耶稣受苦的日子似乎终于到头了。然而,人性就是如此:共患难容易;同享福难。患难的时候,多一个人,就可以减轻一份痛苦;而享福的时候,特别是发财后,多一个人,便意味着多分一杯羹,自己就少的一份。宗徒们在跟随耶稣的当初,大家都怀着同一个梦想和追求:追随这个默西,救世主。眼看着苦尽甘来的时刻已经到来。人们心中的那个小九九便开始打开了。一个人一旦开始为自己,只为“自己打算, 的时候,他就开始原来的所谓的朋友,兄弟什么的,都突然之间变成了潜在的竞争对手和敌人。宗徒们也不能免俗:一旦想到等耶稣为王的时候,谁坐在左边?谁坐在右边?谁大谁小?的问题时,宗徒之间的情分和身份全然不顾了。等到耶稣询问他们时,个个都不作声。因为他们知道刚才的争论乃是自私的表现――无地自容。
看到如此一般门徒,我想耶稣肯定极为失望;不过,他是为治病救人而来的,不是为了审判。毕竟,门徒也需要一个学习和皈依的信仰旅程。
随之,耶稣告诫门徒们:你们中谁想作首位,就应该作众人的仆役。 这句话简单地翻译就是:天主所看重的,不是一个人能够统治多少人,而是他能够服务多少人。首位,“老大,等等这些词语包含着一种统治。谁统治的人多,谁的地位也就更高。最高的人,也就是“老大的老大,就是那个统治人数最多的一个。仆人的定义恰恰相反:一个仆人服侍的主人越多,证明他的地位也就越卑微。如果一个人是服侍仆人的仆人,可想而知,他的地位应该是最为卑微的一个了。不过,耶稣在这里想要门徒们明白,在天主的国度中,不是这样来衡量一个人的份量的。在天主审判的时候,他只关心一个问题:你一辈子究竟“服务过几个人?
是啊!这个问题听起来多么简单,然而又是多么重要。一个基督徒如果扪心自问:自从以来,我究竟毫无私心地帮助过几个人呢?有多少次,我施舍给路边的乞丐?有多少次,我关心过身边生病的朋友?有多少次,我体谅过家人的辛苦?有多少次,我去放低身价,主动承担丈夫/太太的辛苦?……
服务人,之所以难,就是因为你要以他人的喜好为标准,而不是自己的,所以自私的人是不会服务的。自私的人之所以自私,就是因为他们是以自己的喜好来约束他人。如果有需要,他们不惜放弃,利用,和陷害他人。这样的人,无论是穿着知识的外衣,还是有着宗教上的地位,都和天主的国无缘。因为这些都是外邦人的行为。
讲到此,耶稣更进一步向门徒阐释服务的真谛。他用一个小孩子做比方:你们谁以我的名义,接待这样一个小孩子,就是接待我;谁接待我,也就是接待那派遣我来的(父)。 这个比方的意思很清楚,当我们服务的时候,服务的价值不在于那个被服务的对象是谁,而是在于我们的服务的初衷和动机如何。通俗一点说:一个发自爱心照顾一个乞丐一餐饭的人,他的价值更加大于一个为了钱财而去服务女皇或者总统的管家。可是,现实的生活中,我们许多人都比较喜欢服务那些根本不需要我们服务的大人物;对於那些需要我们服务的人,我们往往不屑一顾。
记得有个成功人士说过:许多时候,许多人,宁愿借钱给一个身家百万的人一百块钱;而不愿意给一个身无分文的人五分钱。当然了,这个人说这话的时候,不是劝导人去施舍。他是想告诉人一件现实的道理:你越是有钱,越是有人借钱给你;你越是没钱,越是没有人借钱给你。所以,银行其实主要是为有钱人开的。最终那个人是想说:你想要借钱,必须要装作自己是一个只需要一百元的百万富翁。这样才可以借到钱。 这个现实的道理,我想所有做生意的都明白。越是生意不好的时候,那些生意人偏要装出一副日进斗金的样子:开好车,住豪宅,挥金如土。其实,他的生意基本上已经濒临破产了。

生意场上的这种“精明根本不适用於天主的国度。耶稣其实就是希望我们在服务的时候,不要总是做那些锦上添花的事情,而是多做雪中送炭的善举。在大街上,当你给一个乞丐五毛钱,一块钱的时候,这个钱是收不回来的。正是因为这个人无法偿还你的一块钱,所以,天父只能以天上的财富来偿还。因为他们也是天父的子女。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聖神降臨節

聖伯多祿,聖保祿

复活雅依洛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