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聖體聖血節


在中世紀的時候,教會曾經有一段時間特別推崇隱修的生活。那種與世隔絕,不食人間煙火,不論世間紛爭的生活的確吸引了許多青年男女離家棄業,追隨那些修道士到曠野中靜修祈禱。說到這種隱修的生活,許多中國人會聯想到陶淵明般逍遙自在的隱居生活。然而,教會中真正的隱修生活并沒有來得那麽逍遙自在。許多隱修會都有嚴格的生活規律和祈禱工作的安排。每天睡覺的時間也不過幾個小時。除了自己祈禱彌撒的時間之外,每個人還要遵守靜默的規矩,不停地做相應的工作。比如,有的修會就專門抄寫書籍;有的做一些體力勞動;有的釀酒,有的烤麵包;有的做神職人員的祭服等等。總之,真正的隱修生活中沒有中國古時那些閑雲野鶴般的隱者懶散的生活。
其實,在隱修生活中,最大的挑戰還不是在於這種繁忙清苦的生活節奏。最大的困難還是在於內心的慾望和寂寞。一個人在繁忙的時候,內心的各種呼聲,各種需要,幾乎都是置若罔聞。可是,當一個人偶爾靜下來的時候,內心真正的需要才會出現。各種匪夷所思的慾念,各種去而復來的仇恨,各種似曾忘卻的往事,在你靜下來的那一刻會全部湧向你的腦海。
記得修院中曾經有一個德高望重的老神父曾給我們分享説:“祈禱的時候,我們的腦子似乎特別地活躍,記憶力也特別地好。許多忘記的事情,很多時候都是在祈禱的那一刻突然湧現出來的:一道沒有解答的算術題,一個記不起來的名字,一件不知道擺在那裏的衣物等等,這些東西在你剛剛靜下來祈禱的那一刻,會莫名其妙地走出來。如此,也更容易讓人分心走意”。
類似這樣的祈禱時的困難,在隱修的生活中,每天都會遇到。然而,比起那種內心深處偶爾會有的疑問和孤獨,這些又是相對容易剋制了些。
所以,在隱修院中,有許多人走進去;也有許多人走出來。有一個年輕人就曾經歷過類似的事情。在剛剛入修院的時候,他的好奇和熱火讓他忽略了內心的問題。可是,幾年之後,當一切都不再那麽新鮮;當每天的生活都是那麽一成不變,都是那麽清苦繁重的時候,他的心開始質疑:“每天如此地工作,祈禱,寫書,靜默,打苦鞭等等,究竟有什麽價值呢?為什麼自己的毛病還是沒有減少?自己的罪過依舊?自己的智慧還是那樣呢?”
於是,終於有一天,他克制不住自己,來找神師談心:“神父,告訴我?我每天這樣寫書,做工,守齋,唸經……為什麼我卻感覺不到自己在做一些很有意義的事情呢?相反,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內心感受到的卻是無比的空虛,枯燥甚或是孤獨。是我自己哪裡出錯了嗎?還是我自己的聖召有問題呢?”
他的神師是一個兼具聖德与智慧的人,聽了這些,他靜靜地問這個年輕人:“你的叔叔是個農民,是吧?”“是啊?”年輕人不解地回答説:“那又怎麽了?”
“那麽,你覺得你叔叔每天定時吃飯,睡覺,睡覺,吃飯,日復一日地做這些事情,是否有意義呢?”神師靜靜地問他。
青年人聽了之後,想了許久,還是不只所答,搖頭説:“不知道”。
神師看著他不知所以的臉色,繼續説:“其實,如果我告訴你,你的叔叔之所以每天定時吃飯,睡覺,休息。在他人眼裏好像他特別地注重保養自己,懂得愛護自己的身體,以為他想要長壽,甚或有點自戀等等。如果你叔叔做這些真的是這個原因,當然,他每天的日常生活是毫無意義可言的。然而,你的叔父之所以這樣規律地生活,保持自己健康的體魄,乃是因為他的膝下還有三個未成年的孩子,還有一對年邁的父母。他之所以讓自己健康,避免生病,就是因為他明白:自己的每一餐飯,每一次休息,都不僅僅是為了自己這個肉軀而已。自己的健康,也就是孩子和父母生活的保障。所以,他每天都要吃得很健康,睡得很充足。如此,他才可以盡到一個男人,一個父親,一個兒子的責任,擔起這個家。”
說到這裏,神師頓了頓,問年輕人説:“你現在明白問題在那裏了嗎?”“當我們每日的祈禱,工作,休息,不再是為我們所愛的那個人(基督)而做的時候,當這一切不再是我們主動想做,而是被動去承擔的時候,我們的隱修院就會變成我們自己的監獄。一個人在蹲監獄的時候,是不會去探討意義和價值的問題的”。
年輕人聽後大悟。自己的日常瑣事,如果不再是出於愛,出於一個明確的動機的話,一切都會變得毫無意義,一切也真得毫無意義可言。
所以,愛因斯坦在談論生命的時候説:“一個人的生命只有為他人而活的時候,才是一個值得去活的生命”。
生命的意義在於愛的付出和奉獻;生命的食糧也是在愛和奉獻中得到供給。所以,耶穌説:“我就是生命之糧那吃我的人,也要因我而生活”。換言之,我們每一次在彌撒中都會領聖體。而領聖體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領了,就完了。這樣領聖體的方式,是沒有任何作用的。領聖體其實就是我們開始“為耶穌而活”的起始和肇端。一個教友領了聖體之後,即刻忘得一乾二淨,生活中依然故我,這樣的做法就如同一個人整天混吃悶睡,自私自利,不思上進一樣,是豬一樣的懶散生活。固然他可以吃得很健康,吃得很肥美,他仍舊是過著一種懶豬一樣的生活。生命固然在他的身上繼續,然而,生命的意義卻於他無緣。
當耶穌説:“這就是我的身體”的時候。任何領受的人,無論是罪人還是義人,都是領受了他的生命之糧。然而,義人在領受之後,會“因他而生活”;而罪人呢?他們就像舊約中的人們在吃了“瑪納”之後,依然抱怨天主,依然不知感恩的人一樣,仍舊生活在自己的罪過和自私當中。所以,這樣不相稱領受基督生命的人,保祿斥之為:“吃喝自己的罪案”。
“因我而生活”,耶穌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他生命的本質,也就是聖體的本質是什麽。因他而生活,也就是不再把自己的自私作為行事為人的標準,而是讓耶穌的生命在自己的身上展現出來,繼而讓他人也可以感受到生命的食糧。所以説,一個真得明白“生命之糧”的人,也必定是一個懂得如何生活,如何為人的人。偽君子,假善人,撒謊者等等,這些人絕對不是領受基督體血的人。因為耶穌的生命沒有在他們的行為中生活出來。

生命缺少了生命之糧,必然死亡。這就如同我們的家庭生活缺少了愛而必然破碎一樣。夫妻,父母子女之間的日常生活都是瑣碎不堪的。每一件事,每一句話,就如同畫家的一筆一畫一樣:單獨來看,孤立來說,是沒有意義的。可是,當這一筆一劃構成一幅愛人的圖畫時,這其中的每一筆,每一畫都會有了它的價值和意義。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聖神降臨節

聖伯多祿,聖保祿

复活雅依洛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