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活的問題(路20:27-40)
过去曾经听说过一件关于监狱生活的故事。有一对好朋友因为一桩诈骗案而同时入监。服刑十年之后,他们对於监狱那种见不得天日,看不到希望的生活已经无法忍受了:“这样的生活还有什么意思呢!”於是,他们两个人都产生了自杀的念头。自杀之前,他们都想和自己的家人,特别是自己的老父亲说上最后一席话。两个人的年龄都不算年轻了。他们的父亲也都年迈体弱,已经步入古稀之年。
第一个人打电话回家,几次都没有人接听。最后,终于接通了自己表妹的手机。原来,他的父亲生病住院,危在旦夕。那人听到这里,心里自然焦急万分。赶紧嘱咐自己的表妹把电话递给他的父亲。然而,他的表妹转告他父亲的意思说:“你的父亲不想见你。他临终最后悔的一件事情,就是生了你”。然后,电话就挂了。那个人听了。当晚也就自杀了。
第二个人的经历几乎一样。他的父亲也是年老体迈,在医院疗养。当他拿起电话,带着绝望和悔恨跟他的父亲道别的时候,他的父亲却用微弱的气息告诉他:“我死不了。我还等着你出來孝顺我呢!”。那个人听了这段话,再也没有勇气自杀了。几年之后,刑满释放。终于回到了父亲和家人的身边。终于开始了一段崭新的生活。
这两个同样经历的人,最终走入了不同的命运,也许就是在于他们在询问:“这样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的时候所得到的答案不同所致。最让两个人挂心不下的,就是他们的老父。第一个听到父亲那种以自己为耻的态度之后,他感到这个世界真得再也没有什么意义可言了。於是,轻生而去。然而,第二个人在电话的另一端却听出了父亲对於自己的希望和爱。他的父亲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中,仍旧没有放弃他,还特别“需要”他来孝敬自己。正是这种“需要”的爱,让那个人从监狱的煎熬中坚持了过来。
如此,我不禁想起了一位德国作家维克多些的一本关于集中营生活的书。这本书的主题乃是反省人生如何寻找意义。作者自己则是在集中营中幸存的少数。他的书,也就是在集中营生存下来的整个描述。
据作者说,在集中营的监狱中,每一年圣诞节到新年的这段时间里,监狱中死亡的人数最多。导致死亡的原因,多数不是因为外在的因素,而是多数人在这种佳节团圆的时期,放弃了心中幸存的那点希望和期盼,乃是“心死”所致。一个人一旦丧失了生存的欲望,其他一切的方法都是没用的。
在这些死亡的人中,有些是自杀的。按照监狱的习惯,他人不可以解救那些试图自杀的人。所以,帮助他人的方式,只有提前预防。作者记得当时曾经也有两个人产生了自杀的意念。因为他们都已经绝望了:“这样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就是这个问题在吞噬着他们生存的欲望。
在这个时候,按照作者的反省,开解二人的方式并不是给他们道出一大篇生命如何伟大,如何宝贵,如何做一些丰功伟业来充实自我的大道理。他们已经绝望了。对将来的生活已经不再有任何期望。所以,这些“对人生期望”的话题为他们是毫无用途的。
按照作者的经历,他对於生命的意义有着特别的眼光:所谓的生命意义,并不是一种笼统概括的生活模式,而是一种具体的,独特地,涉及每个人生活深处的东西。它不是“我对生活的期望”,而是关于“人生对我有何期望?”的话题。这种意义不是一种理论或者空想,而是人们用自己的行动不断地来完成这种来自生活的各种“期望和追求”。比如,那两个试图自杀的狱友,他们看不到自己对这种见不到天日的生活还有任何的期望和希望。然而,其中一个在外面还有一个年幼的女儿;而另外一个则是个科学家,还有一项毕生投入的研究还没有完成。作者就是用这两种“生活对於他们的需要和期望”入手,进而开导他们走出轻生的阴影。当两个人明白到自己作为“父亲”,作为一位“科学家”的位置是不可期待的责任的时候,他们从此再也没有了自杀的念头。引用尼采的话说:一个“懂得‘为何’而活的人,任何痛苦都可以忍受得到”。
其实,这种对於生命意义的反省,为我们基督徒而言,也是对於“复活”反省的铺垫。福音中,那些不接受复活观念的撒杜塞人,用一个寡妇婚嫁的比喻来讥笑复活概念的荒谬和错误。然而,耶稣的回答却是在暗示:复活的观念乃是超乎人们俗世的理解和看法的。对於他们这种无知的抨击,他没有继续迎合他们。
基督徒之所以相信复活,乃是因为耶稣“自己复活了”。宗徒们也曾经多次宣讲:“如果基督没有复活,我们的信仰就是空的”。换言之,复活乃是我们信仰的基础。
然而,对於这种信仰的基础,我们却没有办法用理性和推理的方法去证明和验证。那么,这个无法验证的“复活”为我们今世的现实生活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首先,我们应该清楚。基督徒相信复活,乃是因为复活是一件事实:基督复活的事实。而不是因为我们的信,才有基督的复活。这种因果关系是不可以混淆的。
如果一个人坚信复活的道理,他的生活究竟有什么改变?其实,复活的具体含义并不是神学或者哲学上的那样笼统。比如,说将来复活起来的人如何美丽,如何健康等等。这些并不是“复活”信仰的基础。复活这端信仰,乃是基督为“我们每一个人而死”的见证。
基督为我们“每一个人”,而不是笼统的“人类”,而死,乃是因为我们“无论犹太人,或者希腊人,都在罪恶的权势之下”(罗3:9)。罪恶,乃是死亡的阴影,也是死亡在世界上的力量和工具。耶稣,那个人而天主的基督,能够为“我”的缘故“死而复活”,就是让“我”明白,“我”的生活其实并不是一定属于罪恶和死亡的统治的。死亡的同一性,消极地在我们耳边说:“你只不过是一个走向死亡的血肉之躯而已”;然而,基督死而复活的事实就是证明:我(们)是天主的子女。天主是神,是生命,所以,“我”也是生命之子,而不是死亡之子。“我”的生命之所以宝贵,之所以有意义,因为那个为我而死的人,耶稣,他“需要”我们;他对我们有着无数的期望。而且,他对於我的指望,乃是独一无二的,乃是人间不可替代的。所以,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世间独一无二的使命。
怀着这样的使命和期望,在生命的成长和跌倒中一步一步地走向完满,这就是将来“复活”的境界。现实生活的无奈,有的时候如同在集中营坐监。我们不必再去探求那种抽象的“生命意义”,而是应该不停地答复生命的追问。如果我们很爱身边的人,很爱那位十字架上的基督的话,我们就会明白自己的生命是由许多切实的行动组成的。我如果对於今天的生活不再“指望”什么,那么,最少应该明白“生活对我指望什么”。这种“指望”或者需要,为有些人而言,也许是一个人,比如他的儿子,爱妻;为另外一些人而言,也许是一件事,比如,一个理想或者研究。但是,无论是人还是事情,这种“指望”乃是不可期待的。那个父亲在儿子心中的地位是不能代替的;那个科学家自己的心得和研究也是不能冒充的。所以,这就是人们在“绝望”中看到希望的原因。
在教会初期的时候,我们在宗徒们的书信中可以读出来,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为“基督”而活的。作为基督的“肢体”,他们有许多“期待”去实现,去完成。所以,就算是这种实现的过程中充满了荆棘和痛苦,他们也都会一往无前,决不退缩。因为,他们的使命乃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这个社会里,最让人受不了的寂寞就是“平庸”二字。我们多数都是普通人,但是,没有人想要一种“平庸”的生活。换句话说,“有你不多,没你不少”。当一个人在自己的家庭里,朋友圈中,在这个社会里不再被人需要,平庸到没有“自我”的时候,这个人对於生命的意义,也就无处感受了。
基督的福音,之所以为“劳苦和附重担”的人是一个喜讯,就是因为他死而复活的事实告诉我们每一个人:“我”是基督所期望的一位。在这个世界里,“我”被赋予一种使命和“生命”去完成。完成的境界,就是跨越死亡的复活。当这种独一无二的感觉成为一种信仰的时候,一个人的生活才是真正走向复活,而不是走向死亡的旅程。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