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主慈悲主日

每次談到“救主慈悲”,我們都會論及人們的罪過和寬恕的問題。這又不禁讓我想起小學時候的一篇課文。說的是達芬奇在十四嵗的時候,跟一位名師學畫畫。能夠投在這位師傅的門下,小達芬奇自然興奮不已。覺得應該有許多“獨門絕藝”可以學到。但是,第一天,老師就讓他去畫一個雞蛋。他畫了。第二天,又是。第三天,還是畫雞蛋。於是,小達芬奇開始不耐煩地問老師,問什麼總是畫這些雞蛋。老師的回答很是簡單,但是,其意義卻很深刻。“雞蛋雖然普通。看似一樣。但是,世界上沒有一模一樣的雞蛋。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光線,看到的樣子也就不一樣。畫雞蛋,就是鍛煉基本功。基本功紮實了。才會畫出好畫”。想不到,這麽一個雞蛋竟然成就達芬奇後來的傳世之作。
天下既然沒有一模一樣的雞蛋。那麽,天下就更沒有一模一樣的人了。就算是一母所生的雙胞胎,也是性格各異,甚至相差甚遠。那麽,其他的人,更加是有優劣聰愚之分了。
天下的人雖多。可是,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如果每一個人的性格,經驗,背景都不相同的話,那麽,每一個人的人生之路也更加不會一樣了。每一個人的人生之路如果不同的話,那麽,所謂的“完人”的概念,其實,在現實的世界中是根本不存在的。
不過,許多時候。我們很容易被一些傳統的觀念所誤導。比如,小的時候每每談及信教的原因的時候,人們總喜歡説:“信教可以讓人變得更好!”這樣推論下去,那些信教越深的人,自然人品也就越好了。如此而言,在教會中兼有“靈魂導師”的那些人,就更應該是人群中的表率,生活中的模範了。可是,現實往往充滿了譏諷和滑稽,事實證明,並非如此。因為談及人品道德的話,不一定每一位基督徒都是高於非基督徒;不是每一位神父或者修女的德行高於教友的。
可是,在自己閱歷不深的時候,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總覺得那種類似中國文化中的“聖人之道”是實在可行的,是有前人實踐過的,是不可置疑的。這種崇拜就如同一個女兒在小時候對於父親的崇拜一樣:在一個小女孩的眼中,自己的父親是無所不能的,是完美無缺的男人,是自己一輩子都可以避風雨的保護傘。可是,突然有一天自己長大了。突然看到父親失業,醉酒,無助的樣子;突然有一天聽到父母吵架的聲音;突然覺得不再認識眼前這位超人般的“父親”的時候,她才明白,其實,過去的那種“完美父親”的感覺只不過是一種兒時的錯覺而已。
在追隨信仰的道路上,我幾乎也看到了類似的情形。許多“久負盛名”的人,許多所謂“德高望重”之輩,那些越是在人們眼中近乎“完美”的人,越是容易成為醜聞的焦點,越是容易爆出最為陰暗的一面。所以,經驗的結果就是:所謂的“完人”是不存在的。如果有些人把自己打扮的像聖人一樣,而且也喜歡他人如此看待自己的話,那麽,遲早有一天,他的真實嘴臉會暴露無遺。因為“每一個人都犯了罪,每一個人都是罪人”。這就是聖經上告訴的事實。
所以,在信仰生活中“力求完美”的觀念,嚴格上來講,是很脆弱的。首先,自身不會達到這種完美。其次,一個人太過苛求於人的話,很容易墮落成為法律賽一般的偽君子。凡事以自我為準,自私自利,並且缺少最基本的同情心。
如果信仰不是讓人“力求完美”的話,那麽,信仰帶給人的還有什麽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我想也就是本主日的主題:慈悲!這個世界之所以能夠存在,乃是因為天主的慈悲;人與人之間能夠和諧相處,也是由於慈悲。
耶穌揀選門徒的時候,乃是基於一種慈悲心,就算門徒中有人背叛他,有人在複活後否認他,就算所有的門徒在自己受難的時候棄自己而去,他還是繼續揀選他們,並且要在他們身上建立他的教會。所以,我們的教會時時都不會忘記,自身的存在,並非因為每一位基督徒的功德所致,而是基於天主的慈悲。畢竟,我們的教會乃是一個“罪人的教會”。
耶穌建立一個慈悲的教會,乃是願意讓我們彼此之間,都可以用一種“慈悲心”相處共存。論及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我們也許會注意到另外一個現象,那就是,越是那些閱歷豐富,經歷過大風大浪,深諳人世滄桑的人,他們越是比較容易寬容那些晚輩或者新人的過錯,甚至還可以循循善誘,悉心教導;相反,那些突然成功的“暴發戶”,或者投機倒把獲得些微成就的“半瓶子醋”,卻往往得理不饒人,對別人的過錯極盡羞辱之能,恨不得讓全世界都知道他是“對的”。按照今天心理學上觀點來看,如果一個人不能夠正確地對待他人的過失和錯誤的話,那麽,他對於自身也不會客觀地評估。通常這樣的人給人一種咄咄逼人,盛氣淩人的感覺。其實,傲氣的背後,只不過是一副撐起來的皮架,除了虛偽,別無他物。因此,在聖經當中,耶穌特別憎惡那些所謂的道德上的“權威人士”,就是那些法利賽人,因為他們常常“侵吞寡婦的財產,然後,以長久的祈禱作為掩飾”。
然而,耶穌的慈悲並非如此。他的慈悲來自於他對於人性最為深刻的理解。他明白“我們為何所造”,所以,他也“承擔了我們的罪過”。這種慈悲和寬恕,也就是我們福音的喜訊,也就是救贖的力量。隨便看一下身邊的人。那些對於子女教導有方的,往往是那些可以理解子女,包容那個他們成長的父母;而不是那些時時刻刻在子女面前擺著一副“父母架子”,自己永遠都不會錯的父母。耶穌固然希望我們像“天父一樣成全”。天主是愛。模仿天父的成全,也就是模仿天主之愛。耶穌曾經用比喻説過,當人子再次來臨的時候,他問我們每一個人的第一句話,不是你有沒有行過奇跡,不是唸了多少經,不是做了什麽事業,而是“你的愛有多少”,你有沒有收留炤顧過我那些最小的弟兄?這,就是慈悲。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聖神降臨節

聖伯多祿,聖保祿

复活雅依洛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