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March, 2012

聖枝主日

Image
每一年的聖枝主日就是標誌着聖周的開始,也是我們再一次反省生命和信仰的機會。教會的禮儀,雖然每一年都是一樣地循環着,但是,每一年的內容卻是不同的。因為,每一年慶祝同一個禮儀的人,就是我們,已經變得不同了。這就如同是聖經對於我們的啓示一樣,雖然是同一個內容,同一篇章節,但是,十幾年前和今天看起來,其感想絕對不會相通的。不是聖經變了,而是,我們自己變了。 耶穌也曾經是我們當中的一位。是一位有血有肉的人,歷史中的人,可以感到生老病死的人。既然是人,那麽,他對於世界的認識,對於自我的認識,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歲月的變遷而變化的。 所謂的聖枝主日,如今也稱為主的苦難主日。因為,今天我們紀念耶穌進入他苦難的日子,也是他踰越奧跡的開始。聖經中關於聖枝主日的福音,無論是榮進耶路撒冷的篇章,還是耶穌山園祈禱的部分,都顯示出來一個共同點:在面對這種救世使命的時候,耶穌曾經經歷了一種抉擇的痛苦。換句話說,也是他做出選擇,做出決定的時刻。 信仰告訴我們,在耶穌之內,既有神性,也有人性。人性的部分,讓耶穌踟躕不前,讓他在山園祈禱的時候戰栗流血;而神性的部分,卻讓他堅持自己的使命,有勇氣對父説:“不要按我的意思,而是要按照你的意思成就”(谷14:36)。這樣來描述耶穌的抉擇,似乎有一點輕描淡寫的味道。可是,事實當中,耶穌的這個決定並非這麽清晰,也並非這麽容易的。 如果用一個現實的比喻來描述的話,這就好像一個父親突然知道自己身患絕症。醫生給他的建議只有兩個:一是接受所有的痛苦的治療過程,化療,電療等,但是,仍然不能夠保證在所有的療程之後,他的病可以完全痊癒。不過,至少有一半的希望。另外一個選擇就是,不要再去理會,放鬆自己,開心地走完剩下的時間。在這樣的情形下,許多病人都會質疑第一種選擇的可行性:如果我在經歷了那麼多的痛苦之後,仍然還是要死去的話,我又何必讓自己走的那麽辛苦呢?第二種選擇聽起來沒有那麽嚇人,因為,至少在病發之前似乎不需要受太多痛苦。也許,就像許多病人希望的那樣,中間會有什麽奇跡發生,自己的癌症會突然好起來呢!當然了,這樣的奇跡畢竟是少而又少啊! 但是,現實中的選擇沒有完全,絕對自由的。也沒有完全孤立的選擇。那位生病的父親,也像其他人一樣有這樣的思想鬥爭,但是,他必須要選擇接受治療,就算是受盡痛苦,只能獲得一半的希望也好。為什麼呢?因為他還有三個需要他的孩子,和一個懷

聖母領報

Image
聖母領報的節日是教會中一個重要的慶節。這個節日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它和耶穌基督的奧秘是息息相關的。在聖經裏面,所有關於聖母的奧秘都是在耶穌基督的奧秘基礎之上成立的。每一個聖母的事跡其實也是在間接地肯定我們對於耶穌的信仰。 關於歷史中這個節日的歷史背景,我們不必多說。已經有許多資源可以隨處看到這個節日的演變過程。不過,由一個常人的角度,我們可以再一次重新發掘這段奧秘的意義。 首先,聖母領報就是為了說明耶穌在世生活的開始。那麽,耶穌作為天主子,為什麼一定要經歷九月懷胎,體驗人世間所有的一切呢?其實,聖保祿宗徒的話似乎就可以解釋“為猶太人,我成為猶太人;為希腊人,我成為希腊人”。人,是一種複雜的存在。他有自己的個性,靈魂和自由;有喜怒哀樂,有七情六慾。人不像一台機器或者電腦那樣,可以被寫好的程序所控制。他的行為充滿了變數和未知。先不要説如何控制他人,就算我們自己,自己的性情,情緒和感覺,也都是一生所掙扎的問題。那麽,拯救這樣的一種人類,天主的方法最為實際,也是最為真實誠懇的。他“屈尊就卑,降生成人”。人的生命始於受孕的時刻,耶穌基督的救恩也就自這一刻開始。人的標記,就是為生死所限,那麽,耶穌的救恩也就自生命的開始而啓動。 聖子“降生成人”,這樣的救恩方式為人而言是極為方便的得救道路。因為,人和天主之間的界限從此消失殆盡了。天主已經不再是“不知人間煙火”的神,而是一位可以感受人生的天主。換句話説,就是“理解”。理解,乃是一個人交朋友,組織家庭,愛一個人和幫助他人的必要條件。有了理解,天涯可以“若比鄰”;沒有理解,一家人可以“形同陌路”。不過,許多時候,人生諷刺的事實就是,我們對於外在的朋友,“面子上”的朋友都特別注意,理解他們的習性癖好;但是,對於身邊的人,家人,子女,父母,配偶,許多時候反而連什麽時候生日,喜歡什麽口味都不記得。如此,家庭中時有一些不情願的爭吵,不體面的傷害也就不足為奇了。因為不是生活在一起就自然理解對方了,理解並非只是靠得時間積累,更加靠得是關心的多少。有心之人,一天就可以讀出內心;無心的人,就算綁在一起一生一世也是枉然。“我是看著他長大的,他想什麽,我會不知道?!”“我們一起生活了30年了,你不說我也知道”...許多時候,話是這樣説出來的,可是,事實呢,卻是大相徑庭。 其次,聖子降生,為什麼要選擇瑪利亞,這位童貞女作為他的母親呢?當然了,這最

审判亦或拯救?

今天的福音,其內容特別丰富。我們只能捕捉一點來分享福音的奧秘。這一點就是關於耶穌將生成人的目的的問題。耶穌之所以將生成人,目的很清楚,就如同他所說的一樣“不是為審判世界,而是讓世界藉著他而得救”(3:17)。耶穌為何要特別強調和區分他降世的目的呢?就是因為不同的目的就會帶來不同的後果。審判世界,不需要愛情;而拯救人類,則是非愛情不可。審判的結果,就是為了區分善惡,變出黑白。而拯救的結果呢?是讓人由黑變白,棄惡從善。審判這個世界,耶穌就不需要來到世上,費盡周折,因為他在天上也可以看清楚人的是非黑白。他之所以還要費事來到人世間,就是為了把人領出罪惡的黑暗。 在經驗中,其實我們也體會到:審判一個人遠比拯救一個人或者幫助一個人容易得多。比如,鄰居的兒子嗜賭成性。許多人的反應就是“真沒有出息!敗家子一個!”其實,這句話就連傻瓜也知道怎樣說出口。但是,如果那個嗜賭成性的男孩子是自己的兒子的話,恐怕反應就截然不同了。真正愛他的父母絕對不會袖手旁觀,只是在那裡評頭論足的。他們絕對會不惜一切代價幫兒子戒掉這個毛病。為什麼呢?因為他是你的兒子,你愛他。指出一個人的錯誤,人人皆可做到;但是,在指出錯誤之後,還能夠幫其糾正,那就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得到的了。 耶穌降生的目的既然是為了拯救人類,那麽,作為基督徒的我們,我們作人的目的也就清晰可見了:不是為了批評他人,而是為了幫助他人。 人無完人。是人就會犯錯誤。所以,錯誤也是我們生活的一大部分,作人的一大部分。因此,如何對待他人的錯誤,這就決定了我們和他人的關係如何。有的時候,不是説你心裡愛人就夠了,你的愛在沒有成為現實,沒有表達出來之前,是毫無意義的。只有付諸實行的愛,才是真愛。因此,正確地對待他人的錯誤,也是我們實際愛人的表達。 比如説,你的兒子或者孫子説粗口,你的反應是什麽呢?人之常情,沒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粗俗放蕩,因此,自然的反應就是反感。“收聲!你這個縗仔!從哪裡學來的!”可是,這句話聽起來就是一句單純的批評和判斷。孩子聽到這句話之後,絕對不會立刻改過的。但是,如果用另外一種方式:“孩子,如果有人對你説粗口,你覺得舒服嗎?你不希望他人這樣對你吧!” 這樣的“批評”就是一種幫助,因為孩子感受到了你的愛心和理解。 另外一個例子,比如,撒謊。小孩子,幾乎個個都撒謊。呵呵!成年人似乎也不例外。上小學的兒子回到家,告訴他父母,自己期

耶稣清潔聖殿

聖殿或者教堂乃是一種信仰和宗教的標誌。穆斯林的教堂,佛堂,基督教的教堂和天主教的聖堂,從其外表就很容易區分出來。但是,一個聖殿雖然代表了信仰,但并不能等同一個信仰,也並非信仰的全部。 在今天的聖經裏面,我們看到有兩種聖殿的存在。一種是舊約時代的聖殿。到耶穌那個時代的時候,舊約的聖殿已經失去了其開始時候的純潔。聖殿裏面雖然人來人往,熙熙攘攘,但是,卻是一群生意人和商販。換句話説,那個所謂的聖殿裏面的人,他們雖然來到聖殿,並非是為了朝拜天主,而是因為他們可以從中獲利。為他們來講,聖殿就是做生意的地方,就是賺錢的地方。這樣的一群人聚到了一起,但是不可以被稱為“天主的子民”因為他們聚在一起不是為了光榮天主,而是為了共同的利益:金錢。耶穌曾經說過,“人不可同時侍奉天主,而又侍奉財帛”。地方固然是天主的,但是,人心卻是屬於金錢的。這樣的團聚怎麽能稱為“天主子民”,最多是一群烏合之眾而已。 因此,耶穌才憤怒地將這幫人,像驅趕牛羊一樣,用鞭子把?,他們趕了出去。當人們質問他“憑什麼這麽做”的時候,耶穌説“我能在三天之內,重建聖殿”。這就是另外一種聖殿。耶穌的意思就是説,你們拆毀這個像賊窩一樣的聖殿,這樣的一種信仰外殼,那麽,我會在自己的踰越奧跡中(三天)重新建起。耶穌所建立起來的是一種真正的聖殿,因為藉著他的複活,人們不再癡迷於過去所謂“聖殿”的信仰,而是找到了真正的信仰。我們的心,就是“聖神的宮殿”。人侍奉天主的地方,不是在哪座山上,而是用“心靈和真理”來朝拜天主。 如果耶穌所建立起來的聖殿,也就是信仰是一種訴諸心靈的信仰,那麽,我們應該以怎樣的態度去進入這個聖殿呢?許多青年人不喜歡去教堂,除了如今的社會環境影響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無法在教堂中感受到一種“生活”的東西。大家雖然坐在一起,可是,並非就組成了一個有靈魂的團體。你我素不相識,也漠不關心的話,這樣的一個團體是死氣沉沉的。教堂的建筑,無論如何宏偉和壯觀,都不能給予人心所需要的東西。人心所需要的東西,還是需要從人心中去尋找答案的。 但是,說起人心,又怎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呢?人心裏面,簡直就是包羅萬象。對於乞丐的憐憫,出自人心;對於妯娌的寬恕,出於人心;對於丈夫的諒解,也是出於人心;但是,背後說人壞話,誹謗嫉妒人的,何嘗不是來自人心;見死不救,落井下石的,不是照樣來自人心;偽善欺人,惡語傷人的事情也不就是來自於人心

四旬期第二主日:耶穌顯聖容

四旬期的第一個主日是關於悔改的要求。一個人接受信仰的第一步就是先要悔改。但是,悔改的路,並非一條容易,舒服的路。許多人都不願意再接受“悔改”的呼籲。特別是在今天,對和錯的問題幾乎都被簡化成了“生活方式”的問題。沒了對和錯的區分,當然也就沒有罪過的說法了。沒了罪過,自然悔改也就無從談起了。 其實,耶穌的門徒在初期跟隨他的時候,比我們現在也沒有輕鬆多少。許多門徒,包括十二位宗徒在內,雖然日日跟隨着耶穌,但是,各懷心意,瞻前顧後。耶穌看到門徒的軟弱,并沒有像常人那樣大加斥責,輕視看低他們。他是一位良師,也是一位益友。他懂得如何循循善誘,讓自己得門徒一天一天,一點一點地成長起來。所以,在走向耶穌撒冷的途中,他在山上顯示出自己光榮的一面。耶穌這麽做,就是為了一個目的:堅固門徒的心,給他們一最后的希望。 “希望”在我們的教會中被視為一種德行。与信和愛併列。但是,我們日常的信仰生活中多數論及信德和愛德,而很少有機會論及“希望”之德。 記得有一次和一些朋友到一間寺廟參觀,在園子中看到有一個所為的許願池。池中丟了許多硬幣。這些都是拜佛的香客們許願的時候丟下去的。朋友中有幾個人也順手丟下了幾個硬幣。由於好奇,我就問那幾個朋友求的是什麽?幾個人的說法幾乎沒有多少區別,“求財”,“去病免災”。雖然他們都是信佛的,奇怪的是,沒有一個人求的是“成佛”,或者“升天”的願望。 這個正讓我想起我們教會的道理。教會之所以將人人都有的希望視為一種“德行”,就是因為基督徒最大的希望就是相信和渴望耶穌所許諾的一切,也就是天主之國。然而,我們對於世間萬物有諸多的希望,例如,希望健康,希望美貌,希望無病,希望生財等等。可是,對於自己整個的人生,甚至永生,是否也有同樣的希望呢?也許許多人並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耶穌説:“你們求,就得以得到”。這句話不是比喻,而是一種承諾。但是,如果“永生”,“意義”和“價值”從來不在我們的希望之列的話,這些又怎會憑空實現呢! 希望之所以不同於信德,就是因為除了相信天主的許諾之外,還要有情感和願望,也就是情緒上,感覺上的認同。人是一種有感官動物。如果一件事,我們只是理智理解,是不會產生任何行動的。支配行動的,除了人的理解之外,更加需要情緒和感情。當我們看到一個人憤怒的樣子時,我們就可以從反面知道情緒的作用了。如何做基督徒的道理,也許人人皆知,但是,如果沒有一種希望,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