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July, 2012

五餅二魚(若6:1-15)

“五餅二魚”的奇跡,在聖經中也是極具爭議性的問題之一。如今,有些激進的基督教派為了迎合人們對於理性的崇拜,而否認了聖經中所有奇跡的超越性,可能性。不過,讓人感到可惜的是,這樣的思想曾經在中國的一些小修院裏面被視為“權威性的”解釋,甚至被人放在課堂上來講授。現在想起來,簡直是荒謬至極,誤人子弟。 比如,對於今天耶穌所施行的“五餅二魚”的奇跡,他們是這樣解釋的:耶穌其實根本沒有施行什麽奇跡,只不過是說了一番鼓舞人心的講詞。然後,使得在場的人都感動不已,慷慨解囊,將自己袋子中的食物拿出來和他人一起分享。所以,才會出現聖經上所謂的“五餅二魚”的奇跡一說。 這樣的解釋看起來似乎合情合理,也容易被人所接受。但是,這種所謂的“合情合理”的背後,卻是引向一個最大的不合理,不合情的事實,那就是:否認耶穌的天主性,否認信仰的超越性,否認世界上精神力量的事實。“只有合情合理的東西,才可以被接受”這樣的邏輯,其實,是來自於人性中自大和無知的那一部分。一個人無論信不信天主,信不信永生,都應該會同意:人世間的許多事情,並非都是人的理性和知識可以理解的。像所謂的“愛情”,“意義”,“價值”等這些高尚的,真實的價值觀都不是依人情為判斷標準的。否認了這些超性的存在,也就是將人性降低為低級動物的邊緣。這種思想其實是對於人性的一種侮辱。 其實,聖經所記載的這個奇跡,“五餅二魚”的奇跡,嚴格來講,並非是一種廣義上的“增餅”的奇跡。通常人們對於這個奇跡的解釋就是:耶穌看到人們沒有吃的,所以,就將五餅二魚變成了幾千張餅,幾千條魚,所以,最后每一個人都吃飽了,還有剩餘。可是,聖經當中並沒有這麽説。從頭到尾,聖經上只是強調,耶穌僅僅用“五餅二魚”餵飽了幾千人。而且,在最后,若望還特別説:“他們就把人吃後所剩下的五個大麥餅的碎塊,收集起來,裝滿了十二筐”(6:13)。這裏是“五個大麥餅”的碎塊,而不是幾千張餅的碎塊。所以,這個奇跡的真相就是:耶穌用五餅二魚款待了幾千人,而且,每個人都吃飽了,滿足了。換句話説就是,耶穌沒有改變五餅二魚的“量”,而是轉化了五餅二魚的“質”。他讓這幾塊普通的餅發生了內在的變化,奇跡般的變化,以致於讓一個人吃飽的食物去餵飽了幾千個人的肚腹。這就是奇跡的本質所在。至於這様的奇跡如何發生,那就不是我們這些普通人可以做得到的了。 在此,我們也可以看到天主行事和人行事的一大區別所在。天主的

“到荒野休息一會儿吧”(谷6:31)

記得小時候學習成語故事,老師講到“廢寢忘食”一詞,説是一個人工作或者學習很努力,以致於吃飯和睡覺的時間都沒有。作為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我有些不明白:為什麼不吃飯,不睡覺,就代表一個人學習努力呢?努力工作就一定不要記得吃飯嗎?當然了,這些問題并不敢去問老師,恐怕老師會批評自己。 後來自己長大了,听到的也和老師曾經教過的沒有什麽區別。在中國,所有的所謂的“道德模範”都必須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廢寢忘食。甚至有的時候還要加上一點:三過家門而不入。當時聽到這些所謂的“偉人”的故事,心裡很珮服:這些人不簡單,不同凡人!  等到入了修院,聽到老神父講解教會靈修,發現卻是無獨有偶:原來教會的靈修也提倡人們去“廢寢忘食”地工作,去學習,去犧牲自己。按照過去靈修的觀點,當一個人的聖德到達一定水平的時候,這個人幾乎就是“不食人間煙火”了。換句話説,人性中的一些基本的問題,什麽饥饿,慾望等都再也不會困惑他。這樣的道理的確能夠鼓舞年輕人的心;並且這樣的道理聽得多了,人們就將“廢寢忘食”和“工作認真”等同來看了。比如每一年在復活節之前,有的神父不停地聽告解,做彌撒,吃飯的時間似乎都沒有,那麽,所有的教友都會評論説這個人簡直就是“活聖人”。但是,如果到了午飯的時間,有人提醒他人離開教堂進餐的時候,立刻就會有人批評:“你這個人,就記得吃飯!” 這樣的情景看多了,聽多了,耳濡目染,漸漸自己也學會了。直到有一天自己也開始工作的時候,這樣的思想自然就成為習慣了。而身邊的人呢,多數也都認同這種思想。可是,沒有多久,胃潰瘍,胃酸,胃痛......所有的不舒服幾乎都來了。不過,這樣的痛也是有迴報的,所有知道你生病的教友都會説:好様的!工作很努力!把痛苦獻給天主吧! 難道天主喜歡人們把胃病當作禮物獻給他嗎? 聖經裏面似乎并沒有這樣的說法。特別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説得更是明白。當門徒們牛刀小試,在外面傳教講道,施行奇跡之後,興奮地回到耶穌,他們的師傅跟前,不停地向他講述他們是如何治好病人,如何打敗魔鬼的時候,耶穌卻並沒有慫恿門徒這種興奮的心情,而是立刻督促他們:“私下到荒野的地方休息去吧!” 耶穌這樣做,并不是向門徒潑冷水,而是為了保持門徒們的信仰熱忱。為什麼呢?因為耶穌明白:人是什麽!人性又是什麽!無論一個人作得事業是多麽的高尚:傳播福音;無論一個人的能力是如何偉大:驅魔救人;他仍舊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耶穌派遣宗徒(谷6:7-13)

耶穌的一生乃是傳教的一生。自出生,隱居,一直到出外傳教,他畢生都在致力於發掘和執行天父交給他的使命。那些追隨耶穌的人,特別是十二宗徒們,學習耶穌做人的第一件事,就是學習他去如何傳教,如何發掘自己的使命,並且去致力完成這個使命。所以,在經過幾年的準備之後,耶穌也開始派遣宗徒們去嘗試這種傳教的工作。 照常理説,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準備的。 比如説,夏天旅行之前,我們都會準備一些路上要吃的食物,衣物和用品等。以免到時候有需要反而找不到。小時候説,“窮家富路”,就是這個意思。寧可準備的用不上,也不要用得著的時候卻沒有準備了。不過,第一次旅行的人,通常都會犯下一些很可笑的錯誤,就是,他們經常準備一些根本不需要的東西。例如説:夏天回香港看朋友,如果你帶了許多春秋季節穿的衣服的話,那麽,到了香港肯定會被人談笑。再如,像遊船的時候忘了泳衣,看風景時忘了相機等時有發生。 如何避免這種旅途上的尷尬呢?其實問題很簡單:首先要清楚我們要去哪裡?是南是北?是城市還是鄉村?是山區還是海灘?一個人如果不考慮這個問題的話,他的行李肯定不會準備完備的。 到這裡,我們不僅對於今天聖經上的情節產生疑問:耶穌在派遣宗徒的時候,為什麼讓他們幾乎什麽都不帶?為什麼只是讓他們輕裝上路呢?難道帶上一點盤纏路費,帶上一雙鞋,也都不需要嗎?難道耶穌不明白“窮家富路”的道理嗎?難道長途跋涉的傳教之旅不需要準本些什麽東西嗎?其實,這些問題可以由另外一個問題解答:耶穌派遣宗徒出去是為了做什麼? 這個問題顯而易見:為了傳教,傳播福音,拯救人靈。傳播福音靠得是什麽呢?當然不是銅錢,不是衣服和外表,更加不是什麽明星效應...總之不是靠得這些外在的東西。傳教,不是一種口號而已,更加不是某些人謀生的工具。所謂的傳教,其實就是一個人透過自己的生命,讓人認識並且感受到天主的生命,天主的愛。這些乃是一個人內在的東西。就是這種內在的恩寵和品質,使得宗徒們可以驅逐魔鬼,治病救人。所以,當有人向伯多祿乞討的時候,他們沒有給他們錢財,因为“金子和银子,我没有。我把我所有的给你。因纳匝肋人耶稣的名字,你起来行走吧”(宗3:6) 許多時候,我們在傳統的思想之下,很容易神化那些神職人員,一個神父或者主教好像是萬能的一樣:移民的問題可以找他;做生意,投資的問題可以問他;工作,生活的矛盾讓神父做主;甚至結婚離婚的決定也要讓他來決定。而有些神職人員呢

先知在本鄉不受尊重(谷6:4)

最近剛剛看完了武志紅所寫的《七個心理寓言》一書。書中說到一個“為誰而玩”的問題。說是有一群小孩子經常在一個老人的門前玩耍,讓這位老人很是煩心。可是,面對這樣的問題,這位老人解決問題的方法卻與眾不同。他沒有去找那些孩子的家長去投訴,也沒有去斥責那些孩子們。反而,他卻給了每一位孩子25分硬幣。並且,他還告訴他們:“多謝你們在這裏玩耍,使得我這個老人也覺得自己年輕了許多”。第二天,孩子們又來到門前嬉戲。於是,老人最后又給了他們一點錢,只不過比昨天少了些:一人15分。第三天的時候,等到孩子們玩累了,老人説:“我現在老了,沒有什麽錢,今天就每人5分錢吧”。這個時候,孩子們都生氣了:“我們玩得這麽辛苦,你就給我們5分錢打發我們嗎!不給你玩了!” 從此之後,孩子們再也不到這位老人的門前來玩了。 其實,老人的方法很是簡單。孩子們最初到他門前遊戲,乃是處於淘氣,自娛自樂。換句話説是“為自己而玩”的。可是,老人就利用25分錢,把這種“為自己而玩”的心態,轉變為“為錢而玩”的心態。所以,最后,這些孩子覺得得到的錢太少,不值得去玩的時候。老人的目的就達到了。 現實中這種故事屢見不鮮。人固然不是為了這25分,可是,工資,獎金,他人的贊賞等,也是許多人“玩”的原因和動機。也因此,當外部的這些動機改變的時候,我們的心情也會隨之波動,出現抱怨,不滿,甚至自暴自棄的心理。許多孩子最初喜歡學習,只是因為簡單的好學心,好奇心,可是,家長為了能夠控制孩子的分數,用獎勵和金錢來督促孩子的時候,孩子內在的動機就會消逝,將來所做的一切也都是為了迎合那些外在的動機,獎勵,贊賞等。所以,父母和師長的贊賞和批評就成為這些孩子開心和痛苦的主要因素。 作人如此,當然很是辛苦。不過,許多人還是如此作人。所謂的“面子”,他人的評論,肯定,為許多人而言,仍舊春風得意的主要因由。 耶穌基督,作為人類當中的一份子,一定深諳作人的道理。相比之下,他作人的風格就顯得特別灑脫,特別成熟。人世間的這些世俗哲學并不能累及到他。當他説:“先知除了在本鄉,沒有不受尊重的時候”。他所要表達的乃是一種惋惜。 惋惜自己的同鄉人与天主的救恩失之交臂。雖然説,講經解道乃是一種權威的表現,但是,耶穌在家鄉講道并沒有“衣錦還鄉”,光宗耀祖的意思。人們拒絕他,並不是因為他的道理不中聽,而是因為他只不過是一個苦力的兒子。換句話説,人們對他的反應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