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November, 2011

如何醒悟

將臨期是教會禮儀年中一段特別的時期,因為在這段時間裏面,我們要重溫初期教會的“末世”態度,和整個教會來準備基督的將來。在真實的世界中,這樣的準備也就象征着對於耶穌第二次來臨的準備。所以,耶穌在本日的福音中提醒所有的人應該保持“醒悟”,不要昏昏沉沉的睡覺,不要玩世不恭,渾噩度日。 每一次談到“醒悟”這個詞語,都會有些人追問“究竟怎麽做才是真正的醒悟呢?”是不是要如同比喻中所說的那樣,永不睡覺呢?比喻中的“睡覺”當然是指的一個人不妥當的準備,或者沒有準備,就是我們的罪過。那麽,一個人可能一輩子都不犯罪么?當然不可能。可是,如果一個好人,一輩子都是循規蹈矩,到了最后的時候,犯了一個大罪,結果,就是這個時候死掉了,那麽,他的靈魂究竟是算善算惡呢?又比如聖經當中經常論及的“右盜”的問題,他的情形是不是太過輕鬆了呢?如果每一個人都可以像右盜那樣,那麽,我們整日祈禱唸經,齋戒行善,又有什麽用途呢? 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在拉匝録的比喻(路十八19-31)中得以解答。當那個富翁乞求亞巴郎派遣拉匝録回到世界上去提醒他的弟兄的時候,亞巴郎拒絕了他,因為如果他們“不聽從梅瑟和先知的話,就算有人從死者中複活,他們也不會相信”。許多的時候,我們都曾經幻想:如果我知道自己的大限是何時的話,那麽,我的生活一定會安排的井井有條,絕對不會虛度人生。可是,事事可能會是這樣嗎?也許許多人因為知道了自己的死期,反而會更加肆無忌憚地享樂人生,縱情享樂了吧!正因為如此,耶穌就算來到了這個世界上,為了讓人得救,他竟然沒有告訴人們這個世界什麽時候走到盡頭。或者告訴每一個人什麽時候將要離開這個世界。其用意也就是因為看到了人性懶惰和投機取巧的一面。 所以,從這一面來看,真正的準備絕對不是費力去搞明白自己大限,或者死亡的日期,然後,才去做相應的準備。就如同一個真正勤奮的學生,絕對是不需要考試前才秉燭達旦,最后磨刀一樣。 這裏,我也想起在一部電影中聽到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是故事中的故事。說的是一個小和尚從小就很淘氣。況且,因為他是孤兒,所以,在寺廟的時候,老方丈特別地疼他,偏愛他。每一次他犯了錯誤之後,只要低頭説一聲“對不起”就什麽事情也沒有了。正因為這樣,他也就越來越淘氣,膽子也越來越大。犯下的錯誤也就越來越嚴重。終於有一次,他玩火不甚,將寺廟燒著了。小和尚也嚇得逃了出去,不敢再回來。可是,逃亡的日子畢竟不好過。所

基督君王節

基督君王節標誌着常年期的結束,降臨期的開始。在本日的福音中,我們看到天主對於人類終結的許諾。世界的盡頭之日,也就是基督受到光榮的日子。這種“末世”的希望曾經是支撐初期教會的基本信仰。 基督的權威變現在他的審判。所謂的審判就是善惡的區分。其實,善惡的問題追根泝源又會走到愛與不愛的問題。任何的惡裏面,都是缺少愛的存在。任何善的因素裏面,也都有着愛的包含。 可是,在我們現實的生活中,善与惡的問題似乎涇渭不甚分明。你我每天的選擇中有的時候善多一些,有的時候惡多一點。一個罪犯可能懷著善的動機;一個道貌岸然的君子有時卻心懷叵測,偽善驕慢。這就好像愛的問題一樣:作為基督徒的我們似乎都懂得去愛人,但是,我們的愛有時真實,有時虛偽;有時真,有時假;真真假假,更有時則是真假難辨。比如,一個單身母親為了她的孩子嘔心瀝血,辛苦掙錢,所有的心血都花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不讓他們受一點苦,不讓他們做一點工,受一點气。這種“愛”的保護,為孩子整個的人生而言,究竟是母愛還是毒害呢? 這樣的思考在我們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如果説“愛”是基督徒信仰的核心和根基的話,那麽,“何謂真愛”的問題就是實踐此信仰最為關鍵的問題了。 怎樣的愛才是真愛呢?是母愛的形式?夫妻之愛的方式?超性的愛?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蘊藏在今天的福音裏面。耶穌基督既然是區分善惡,審判世人的主宰,那麽,真愛的問題自然也是他第一個要解答的問題了。 面對這樣一個深奧抽象的問題,耶穌卻用一個比喻輕描淡寫地解釋明白了。在這個比喻中存在兩種人:第一種人實際地愛過耶穌,但是,自己卻不知道;另外一種人也不是不想愛耶穌,但是,卻抱怨此生并無機會。當然了,基督的審判不只是看你”想“做什麽,更加是要看你“做過”了什麽。所以,第二種人被天主捨棄了,可是,似乎這些人沒有被懲罰的心服口服,“主啊!我們什麽時候看到你沒有吃的,沒有衣著...而沒有炤顧你呢?”換言之,“如果我們知道是您的話,我們絕對會炤顧您的!” 問題的關鍵就在於此!這裏也是區別真愛的標準。第一種人的愛之所以被耶穌稱贊,被認為真愛,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只是“找著耶穌去愛”,而是誰有需要,就去幫誰,就算那個有需要的人和自己沒有任何來往,是一個陌生人。所以,他們幫助他人的別人沒有在自身的喜好或者“宗教”,而是在於眼前那個人:他是否有痛苦,是否有需要?他沒有吃喝,沒有衣服?所以,我要幫他。至於他是

塔冷通的比喻

每一次讀到耶穌講的這篇塔冷通的比喻,我都會想起小時候遇到的一位老藝人。老人家經常街頭和集市上義賣字畫。有人要給錢的時候,他總是説:“你把欠我的錢施捨給那些乞丐吧!”所以,在他的每一幅字畫下面,他都會署上一句話:若待有餘濟人,則永無濟人之時。這句話一語道破了慷慨之道。這世界上,沒有一個人窮得沒有什麽可以施捨;也沒有一個人富足得什麽也不需要。無論人擁有的財富多少,就像耶穌的比喻中所説的一樣,有的人有五個銀幣,有的有三個,有的只有一個。但是,無論多少,我們都有義務去善用上天所賜的財富,成就自己,造福社會;能力多的,應該多做;能力少的,可以少做。 就是因為如此,那個擁有一個銀幣的懶惰僕人才受到主人的懲罰。在他身上,讓人厭惡的不僅僅是懶惰,更加是那種不願意善用財富,分享財富的自私。 說到自私,我們都清楚指的是什麽。一個人只想獲得,而不願意分施,是謂自私。沒有人願意別人說道自己是個自私的人。可是,為什麼在我們的生活中,仍舊看到那麼多“自私”的人呢?其實,有一個實際的例子可以說明。比如,許多獨生子女,如果沒有接受到父母正常的教育的話,很容易在他們的溺愛中成長為一個自私自利的人。為什麼呢?許多獨生子女都是家庭裏的小皇帝,小皇后。他們自小就是在父母和親慼的縱容和寵愛中認識這個社會的。他們喜歡的,就一定要得到;他們得到的,永遠是超過需要的。所以,在這樣的小孩子世界中,他們接受到的任何東西,無論是物質上的財富還是情感上的關心,他們都覺得是別人應該給予他們的。“你是我父母呢,你養我是天經地義!” 如果他們覺得自己擁有的一切都是自己應得的話,那麽,突然有一天你讓他分施一些給別人,他們就覺得很不合理。“為什麼要施捨?”“我的東西,我沒有責任給別人的!” 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原因很清楚。一個人不懂得如何“接受”的話,他永遠不會明白如何“給予”的。 這些孩子之所以自私,就是因為他們忘記了最重要的一點: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其實,都是父母白白施與的,並非是自己掙得的,或者父母虧欠自己的。所以,他們應該在接受的時候懂得感恩。沒了感恩的心,人是不會懂得慷慨的。 這樣的一種給予和接受的關係也是踐行愛德的重要一環。耶穌希望我們都可以成為一個有愛心的人。愛心就是一種給予,一種施與。但是,這種愛的給予是建立在被愛的經驗上的。當一個人覺得他人對於他的炤顧和愛都是必須的話,這個註定是不會愛人的。所以,聖經上

十童女的比喻

看到這篇比喻,讓我想起中國古代的一個傳說故事。在周朝的時候,曾經有一位十分出色的軍事家,他的名字叫“姜子牙”。這個人的才略十分了得。特別是在軍事上,他更加是一位深居謀略的人才。他的朋友都曾經勸他去政府謀個一官半職,否則,他的大才豈不白費了。可是,姜子牙這個人並非池中之物,他所要等待的是一個可以讓他大展宏圖的機遇。 終於有一天,周天子聽到他的名望,所以,慕名而拜訪。當皇帝在江邊看到他的時候,他正在釣魚,不過,他的魚鈎與普通的不同,是一條直線。周王不解,問他這是在幹什麼。所以,自此中國的俗語中有多了一個典故“姜子牙釣魚,願者上鈎”。 雖然説這篇野史映射了古代文人許多懷才不遇的心理。可是,間接地也包含了一個能力和機遇的反思。我們的社會中,無論古今,都常有一些人抱怨自己生不逢時,或者懷才不遇。自己是塊寶玉,卻被他人當作廢石。要麽憤世嫉俗,要麽怨天尤人。比如,許多人抱怨在這裏找不到工作,沒有發展的機會,於是,就轉到其他城市,或者乾脆回到香港,大陸。期待着在別的地方,也許會有更多的機會。 可是,如果我們再想多一層的話,這些問題究竟是真的沒有機會呢,抑或是一個人的能力問題呢?讓一個人感到沮喪的不是機會不夠的問題,而是機會來了,他卻沒有能力去抓住。這才是比沒有機會更加掃興的事。 其實,現實的這些反思更能夠讓我們結合到聖經的訊息。耶穌今天將的這個十童女的比喻,我覺得也是一個能力和機遇的反省。小的時候學習道理,當老師談到死亡的問題的時候,他曾經説:如果一個人能夠知道自己什麽時候死亡的話,他一定會好好準備自己的靈魂的。當時覺得很透徹。可是,隨著對生活的體會不斷加深,這句話聽起來就越不合理。現實中,如果每一個人都知道自己的死期的話,那麽,這個世界就沒有惡人了嗎?絕對不是!如果一個人本性惡劣,又不俢德行的話,知道自己的死期,反而會成為他無忌放縱的理由。換句話説,天國就如同是一次絕妙的機遇,所謂機遇,就一定不是受人控制的,否則,就不成機遇了。這個機遇到的時候,一個人是否有能力(油)接受呢?那就要看一個人平時的修為了。一個人的死亡只有一次,所以,得救的機會也只有一次。這個機會是平等的。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要死亡,世界上的每一個人也都有一次得救的機會。可是,區別好人和壞人的不是這個機遇,而是一個人的能力,或者説德行,修為。平日不俢德的人,就算機會砸到頭頂也是枉然。 生死的機遇,也許聽起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