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April, 2012

耶穌善牧

Image
“善牧”這個稱呼,在我們的教會內一直都是保留給主耶穌基督自己。雖然説教會內的許多牧職人員也可以稱為“牧人”,但是,真正能夠稱得上“善”字的,確實是鳳毛麟角。為什麼成為一個牧人比較容易,但是,成為一個“善牧”卻是如此困難呢?其原因就是在於“善牧”的標準不是隨便任何一個牧人都可以達到的。 耶穌在今日的福音(若10:11-18)中,以自己為牓樣,為我們解釋了作為善牧的標準。概括來說,有三個標準:第一就是,善牧應該具備,擁有為自己的羊群犧牲的決心,甚或犧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辭。“善牧為羊捨棄自己的生命”(10:11)。記得在《創世紀》一書中曾經有這樣一件事。原祖父母在犯罪之後,罪惡就進入了人類的世界。所以,手足相殘就成為人類的第一宗罪過:加音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弟弟亞伯耳。當天主詢問他,他的弟弟在哪裡的時候,加音就說出一句話:“我不知道,難道我是看守我弟弟的人嗎?”(創4:9b)。這句話,其實就是對於因為罪惡而被破壞的人際關係的經典表達,換句話説,就是:關我麼也事?他是死是活,我怎麽知道? 在今天這個社會里,對於類似這樣的回答,我們并不感到陌生。人們的良心也是因為這句話而找到自己的安慰:我有不認識他,關我什麽事情?如果有人讓我們為非洲的饑民感到內疚,為環境的破壞感到負責,為社會的風氣感到不安的話,我們肯定會覺得他有些聳人聽聞,誇大其詞。可是,如果你身邊的朋友需要你的時候,你卻沒有時間;如果你的孩子孤獨,迷惑的時候,你卻沒有開導陪伴他們,那麽,這個時候是不是也可以用這句話來搪塞呢? 其實,當加音説這句話的時候,他並非是要陳明兄弟之間的關係如何,而是在掩飾自己的罪行。我們時常引用類似的話來開脫自己,只不過是為了掩飾我們內心的虛偽和冷漠而已。那些聖人之所以不同於常人,就是因為他們具有一顆悲天憫人的愛心。他們去關愛別人,不僅僅是為了工資,為了迴報,或者義務,而是因為別人需要他們的愛。一個放羊的牧人要為羊群捨棄自己的生命,在有些人眼裏看起來莫名其妙:哇!值不值得為幾隻羊去死啊?不就是幾隻羊么!所以,問題的關鍵就在這裏:如果你只是當他們是一群羊,一群讓你賺取工資的動物的話,的確,為這麽一群低級動物而死,不值得。但是,在天主眼裏,我們並非只是“一群”受造的高級動物而已。他把我們視為朋友,視為他的子女。所以,他才要為我們而死。他才能夠為我們而死。如果你的家人只不過是你養兒防老的養老金

複活的顯現:關於希望

Image
根據聖經記載,耶穌在複活之後,並沒有即刻離開人世,而是不斷地顯現給他的門徒們,堅強他們的信仰,托付給他們不同的使命。本主日的福音中(路24:35-48),耶穌再一次顯現給他們。只不過,開始的時候,他們並沒有認出來耶穌就是他們的主,所以就感到特別的驚訝,以為是看到了鬼神。宗徒們的這種想法,並非是什麽褻瀆的表現,而是人之常情。人們對於那些不可以理解的力量,通常都會關於“鬼神”的稱呼。 耶穌似乎已經習慣了門徒們這種經驗,不知所措的反應。所以,為了證實自己的身份,就伸出自己的手和腳讓門徒們看,並且還和他們一起吃了些食物。我們知道,耶穌每一次顯示自己的釘痕和傷口的時候,也就是勾起了門徒們對於一段愛情故事的迴憶。這樣一段美好的迴憶足以證實眼前的這個人,就是為他們出生入死的主,基督。 其實,耶穌每一次的顯現,都是在有目的地培養門徒的信心,並且讓他們可以重拾希望,振作精神。因為將來的人類救贖工程,恰恰就是藉著這些人傳播出去的。然而,眼下的這些門徒,個個都是喪失了鬥志,失望灰心。面對這麽一群軟弱平凡的門徒,耶穌用他充滿仁慈的愛心,循循善誘,一點一點地準備他們去接受聖神,也就是天主的全部能力。 耶穌的做法特別符合人性。可以想象,門徒們在失望的時候,就是感到迷茫,不知所措的時候。一個人迷路了,有什麽辦法可以讓他走出迷茫,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嚮呢?有經驗的人告訴我們:一個人迷路的時候,找到方嚮最好,最快的方法,就是順著原路回到起點。這個道理聽起來似乎十分簡單,可是,許多時候人們卻不太相信這個方法。人們寧可相信自己的直覺和感覺,也不願意很“沒有面子”地回到起點,重新開始。可是,就是因為如此,一個人的路是越走越錯,越走越遠。 門徒們迷失了,所以,耶穌才“開啓他們的明悟,讓他們明白經書”,重新解釋給他們,為什麼自己要受苦,死亡而後複活。這些事情雖然都已經過去了,可是,就是因為門徒們不明白,也不願意接受這樣的一個過去,這樣的一種現實,所以,他們對於將來也感到迷茫和失落。當一個人無法完全接受自己的出身,自己的過去,自己的現實的時候,他也很容易對將來感到迷茫,失落生活的方嚮。所以,找到希望的地方不僅僅是在將來,也是在接納過去的過程中。 這個方法,在今日的心理學中似乎十分的流行。所謂的“舊時的陰影”不能夠抹去的話,將來也會變得模糊不清。所以,許多心理醫生在醫治病人的時候,首先就是走近他的過去,讓他

救主慈悲主日

Image
如今每一年復活節後第二主日都被稱為“救主慈悲主日”。這個特別的日子乃是前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為了推廣“慈悲敬禮”而指定的節日。教宗本人曾經特別地熱心敬禮救主慈悲。為此,他還特別頒布了《丰富的慈悲》通諭來闡釋天主的仁慈和悲憫在人類救恩史當中的作用。 教宗之所以可以這樣做,並非是空穴來風,或者標新立異。自從傅天娜,這位“慈悲的宗徒”接受到天主的啓示之後,她就畢生宣揚天主的慈悲。在她的日記中,她講述到人應該如何去獲得,祈求天主的慈悲,然後,如何去堅信這樣的慈悲,最后,又應該如何去藉著血肉之軀宣揚這種慈悲。 天主的慈悲在今天得到教會特別的重視和宣揚,乃是因為教會意識到“慈悲”在宣傳福音,拯救人靈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天主的聖言是生活的聖言,教會也是一個生活的教會,因此,在不同的時代里,教會的福傳都有不同的側重點和特征。有的時候,教會特別宣揚苦修的精神,有的時代則是著重貞德,而如今這個時代里,教會要讓人看到天主是如何慈愛和悲憫的一個神。 其實,“慈悲”這一個中文繙譯,乃是借用了佛教的一個術語,但是,也可謂恰如其分。所謂的慈悲就是指帶給人快樂,將人從苦難中拯救出來。這樣,“慈悲”一詞就包括了“慈愛和悲憫”兩層含義。慈愛的心,人皆有之。但是,一顆悲憫,悲天憫人的心,卻是要靠修行得來的。 耶穌,作為教會的“頭”,和宗徒們的師傅,他自己就首先做到了慈悲二字。這樣的例子在新約中不勝枚舉。今日的福音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耶穌在複活之後曾經不斷地顯現給宗徒們。不過,其中有一個門徒,就是多默,在第一次顯現的時候沒有在場。所以,情理當中的事,就是抱以懷疑的態度。可是,多默這個人似乎還帶有些頑固的性格:“除非我看到他手上的釘空,用我的指頭探入釘空,用我的手探入他的肋旁,我絕不相信”(若20:25)。多默這樣説,道出了“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的人之常情。他要“看”到,“摸”到耶穌,才會相信。否則,無論多少人看到了,他都不會屈服的。 過去的時候,多默總是在一些神父的講道中成為反面例子的典型,成為“不信”的首犯。其實,多默的這種做法,在一個正常的人性角度下來看,沒有什麽不對的,無可厚非。但是,多默的這種驗證的方法,或者説“不見不信”的態度,在人生的一些大的問題上,是不太實用的。耶穌的顯現,乃是肯定天主對於人類的愛情和許諾。而這樣的愛情,是“看”不到,也“摸”不到的。生活中,我們無論是平凡人,還是叱

Easter Sunday

Image
Today, the whole world is celebrating the resurrection of Jesus Christ, Easter. Even those non-believers could also tell something about the story of Easter. And, we Catholics are celebrating this once a year for centuries from the early church. The week before Easter, we call it Holy Week, because it commemorates the passion of Christ. In the Holy Week, we say that we die with Jesus in a mysterious way, and come to new life with him on Easter, that is, today. But, my question is, my dear friends, do you really feel the Newness of your life? Do you really come into a new life with Jesus Christ? Most of time, we have to confess, there is not much of feelings. If that is the case, it means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in our belief then. What is the reason or the cause then? I could share with your a real story of mine. My cousin almost lost his life in an accident two years ago. He was sent to the hospital and the doctors acclaimed his death. But, on the half way home, he come back to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