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April, 2014

聖枝主日

上個主日,我們反省了關於“犧牲”的主題。任何的“犧牲”本身,其實,都是一種選擇。沒有人可以強迫我們去為了某個團體,某個國家,抑或什麽事業去犧牲自己。同樣,任何所謂的“犧牲”行為,如果不是自願的話,不是自己選擇的話,其本身也就不能算是什麽捨己為人的高尚行為。 現實生活中,我們的確看到有些人特別懂得為自己的家人,為自己的事業去做出犧牲。比如,在加拿大這個移民國家里,許多移民的父母的的確確為了孩子而做出了很大的犧牲。他們可以為了孩子更好的將來,放棄自己在國內相對優越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剋服語言和文化上的種種困難,只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擁有一個更好,更幸福的將來。 這些父母為孩子做出的犧牲,的確十分感人。作為子女的,的確也應該為此心存感激。然而,有些時候,我們卻發現,某些父母為孩子做出的犧牲最終卻不能換得孩子們的感激。甚至,在一些極端的情況中,孩子們還是特別地厭惡父母為其所做的一切。為什麼呢? 在一些真實的移民個案中,其中有這樣兩件事情:第一個家庭是一個普通的工薪階層。父母到這裡穩定之後,就特別地希望他們的女兒可以稱為律師或者醫生。所以,自小,他們對於孩子的家教甚嚴。雖然是在北美這樣一個自有的國度里,他們還是按照傳統的方式來管教孩子。例如,什麽時間可以看電視,什麽時間應該讀書,什麽時間必須睡覺等等這些都在父母的管制之內。最終,因為孩子的興趣並非是醫生,所以,她要花費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和金錢來完成學業。就算如此,父母還是省吃儉用,咬緊牙關,終於等到孩子獨立了,畢業了。經過幾年漫長的實習過程,她終於可以獨立行醫了。然而,孩子這麼多年來的生活都是在父母的“好心”壓制下熬過來的。雖然,孩子內心特別討厭醫生;可是,同時,礙於父母的辛苦,還是咬牙挺到了最后。不過,行醫沒有多久,卻因為內心的壓力過大,曾一度換上嚴重的抑鬱症。加上她因為叛逆而交接的那些不良朋友,導致心理上更大的壓力和無奈。所以,曾有幾次還試圖自殺。她的父母後來每次看到自己的女兒,都在內疚地説:“早知道今天。我們就不會強偪着她去從醫了。孩子的笑容,其實才是我們最為掛心的”。 另外一個個案也是十分常見的。父親是國內的幹部。母親是經商的。家庭富裕。所以,送女兒出國讀書。在大學里,她認識了一個男生。彼此特別相愛。可是,女孩的爸爸極力反對。因為男孩子的樣子有點“黑”。如此,父女之間產生了很大的分歧。最終,還是女兒拗不

耶穌複活拉匝録

在宗教生活中,我們經常談及“犧牲”的問題。比如,我們犧牲星期天的時間去教堂;犧牲娛樂的機會去避靜;犧牲去酒吧的機會去和家人團聚等等。當然了,真正的“犧牲”乃是一種德行,是一種有價值的行動。印度的甘地论及牺牲时说:“一个完全无辜的人,为了他人,包括他的敌人, 的好处,而牺牲了自己,成为世界的赎价。此乃是一种最为完美的举动”。 然而,有些时候,我们对於“牺牲”的定义,并非如此清晰。日常生活中,在许多人的抱怨中,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我牺牲了自己的时间来教堂,可是为什么 … ”,“我牺牲了自己的工作和他成亲,可是,他却这么对我”,“我牺牲了许多为了孩子们,可是,他们呢?一点也不知道孝敬我”等等。有一个艺人对於“牺牲”的定义曾经有过这样的一段评论。他说:“我时常听到人们说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努力奋斗,对於工作和生活,家人和朋友面面俱到。他们为了孩子牺牲了很多,很多 …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觉得她们似乎是疯了。因为所谓的牺牲,乃是说你除了陪着孩子之外,还有其他更好的事情去做。否则,这个不算是牺牲。”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家庭主妇,既没有工作,也没有事业,生了孩子,除了每天照顾孩子之外也无其他“更好”的事情可作的话,她就不可以说自己“牺牲了一切”去陪孩子。对於“牺牲”如此的定义,虽然表面听起来有点苛刻,但是,仔细琢磨一下,的确有其中的道理:许多人说自己“牺牲”星期天去教堂,其实,他们不去教堂的话,不是在家里睡懒觉,就是找朋友说闲话,喝喝茶而已;有的男人说自己“牺牲”了一生给自己的家庭,给自己的太太,孩子,其实,他如果不做份工养家的话,怎么还配说自己是个“男人”呢?难道他不做这份工,会成为总统,成为作家,或者不可能实现的伟大理想吗?这个也让我想起旧时在修道院分享的时候,许多修生总喜欢气宇轩昂地告诉大家:“我牺牲了家庭,父母,妻子,孩子,事业等等一切来跟随了耶稣”,言外之意,也就是说如果自己不修道的话,可能成为某个幸福的爸爸,可能成为某个名人,伟人;成为某个挣大钱,办大事的人物等等。每次听到这些,我都会仔细打量一下说这些话的人,心里不禁想:“说自己牺牲了父母,权且算你的吧。什么妻子,儿女,事业,金钱等等。你怎么这么确定自己如果不进修院的话就會成为一个叱诧风云的人物呢?这些话,在实现之前,只不过是一种无端的梦想而已。现实中抱有这种所谓的空想的人,比比皆是。就你这样,智商平平,样子一